机床网
多策并举 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进口
2007-11-28 10:19:59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今年前十个月全国外贸顺差比去年同期增长59%,其中,机电产品外贸顺差已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8%,同比增加了9个百分点。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在破解机电产品顺差结构低端化和推动贸易平衡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仍不是很大。对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推进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多策并举,在优化引资、引技和进口产品的结构上下大力气,突出完善和充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的促进政策。特别是可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最近联合下发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东风,兼顾我国削减贸易顺差和加快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双重目标,以进口贴息等政策,促进目前国内尚不能自行研发制造的先进技术设备及国民经济各领域急需重要装备的进口,并以此为切入点,在未来几年里将机电产品外贸的顺差系数,由目前的0.125调整到 0.10以下的适度均衡水平,为积极推进全国外贸平衡发展做贡献。

  建立交互共赢的进口机制

  要确立始于国家长远利益,成于互利共赢,达于产业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进口价值取向。在推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结构调整效应上,必须要拉高尺度,设立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进口的新坐标。大力推动我国与美、德、俄、日等国技术装备制造业之间的双边贸易,要以突破对我国急需进口关键技术装备的国际封锁和市场垄断为目的,构建重大技术装备国际合理分工、公平贸易和总包分交共赢的交流平台,建立战略互信、全方位合作、优势互补的长效磋商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进口关键技术装备的保障机制,防范新一轮低水平、高价位和重复进口,要加强对进口关键技术装备的全国性统一管理,实现进口各环节和国内招投标、供货商和进口企业主体的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进口市场主体及其装备技术先进程度、诚信度和价格合理度的准入评价机制,即建立进口技术装备项目以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效益为主导的新的动态进口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进口技术装备项目专家评价管理和项目跟踪考评与监控机制。

  建立推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进口促进机制

  要树立借助进口实现集成创新的理念,引进先进技术和进口先进技术装备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装备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技术创新能力一定是内生型自主化的产物。因此,新时期进口重大先进技术装备并不只局限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急需,而是要把着力调整外贸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推进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摆脱“亦步亦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旧路”,走出依附型发展模式的束缚。

  通过学习借鉴引进技术及进口相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与进口先进技术装备的借用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制化自主创新集成优势。着力推进进口主体建立健全二次创造同步创新机制,在鼓励企业引进和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要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实施区域或全国“一次性” 引进或进口一条生产线、一套装备,一台装备或关键零部件的约束性政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大批量、多批次和重复雷同的进口现象再度滋生,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对国外重大先进技术装备的依赖局面。为了实现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增值最大化和消化吸收损失最小化,企业要增加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后续创新投入,加大自主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和再创造的力度,并大力营造企业保障消化吸收再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导向上要着力保证国外对华出口装备的技术先进性和价格合理性。对于国家需要的重大先进技术装备,应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进口关税结构,采取国际上惯用的随装备产出效率和效力的向后提升而不断提高关税的优惠水平,使名义保护率高于有效保护率,以便使关税在进口优质高效技术装备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优惠关税和国内市场为筹码,促使外国公司向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转让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推进和提高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进口先进技术装备时所获得的进口税收优惠款,一定要专款专用,应转为国家对装备企业技术开发的资本金,用于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原创技术的研发,实现装备自主核心技术的提升和突破。

  应建立清洁进口准入机制

  推动和平崛起与联手应对全球暖化是我国与各国积极推动贸易平衡发展的一大主题,客观地讲,我国外贸的高顺差和出口高增长,是把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留在中国的条件下形成的,是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的产物。

  在新时期,无论是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还是扩大进口先进的技术装备,都必须按照国家“战略环评”的最新环保建设工程要求,以强制节能减排与低投入<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