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立初期一年仅销售几台机床,到现在年销售数千台的机床,友嘉紧抓机遇,在业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我们与大多数的读者一样,对友嘉的成功充满好奇,为此本刊特别邀请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陆营销总监陈海军先生,请他带领我们走进友嘉,感受友嘉的别样魅力。
借力发力 开辟全新经营模式
谈到友嘉,就不能不谈并购,创立至今,友嘉在海内外并购多家企业,并购为友嘉带来了财富的增长和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但在并购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陈总告诉我们:“谈并购,就必须要提到友嘉实业集团总裁朱志洋先生。”在陈总的眼中,朱总裁是一个“有气魄、有胆量,追求完美的人”。对于友嘉的数控机床,朱总裁有一个终极目标——实现世界第一品牌,这是朱总裁对友嘉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实现这个战略规划,要靠二点,一是友嘉多年来自身的累积;二是“借外力”,这里的“外力”指的就是并购,一系列的并购,不仅为友嘉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整合后的友嘉,成为两岸机床产品线最为完整的制造企业。
在并购的具体操作中,友嘉遵循了一些原则:并购的所有品牌,要与友嘉自身的产品有很好的互补性,避免重复投资;并购后尽量保留原来的品牌,并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对并购品进行整合和优化;对并购的企业,友嘉入全新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模式;利用强的销售网络,友嘉协助并购品牌打开更多国内外市场。
正如陈总所说:“朱总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精心策划了每次的并购,并将其风险降至最低。”事实也一次次证明,友嘉这种并购手法,已在行业内开辟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
变“危”为“机” 友嘉逆市而上
2 0 0 8 年下半年, 在面对汹涌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时, 友嘉也曾一度受到困扰,尤其是08年的第四季度, 产品销量明显下滑。“ 当时友嘉的订单也在减少,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心里想得越多的,反而是客户。客户没活干,我们帮他们找项目;客户资金有困难, 我们帮他们度过难关;客户订单少的时候,我们帮客户保养和检修设备,所有我们能做到的,我们都会想办法。” 陈总的一席话, 道出了友嘉“ 客户至上”的理念。
为了进一步共同抵御
金融危机的风险,友嘉还与国内多个地区的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 双方建立起战略联盟。合作中,友嘉给予这些客户减免优惠、备件和技术支持、免费培训等多项优惠条件。
依靠“诚信”经营的原则,友嘉逐步走出了危机,从2009年1月份开始,订单激增,产品实现零库存,销量稳步有增。2009年8月,友嘉团队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机床销售台数位于全球第一。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被友嘉化解成百年难遇的企业发展良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危机,友嘉进一步凝聚了与客户之间的深厚友谊。
传奇友嘉的与众不同之处
友嘉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奖项:国家产品形象金质奖(台湾机床业唯一获奖单)、国防工业厂商评监合格厂、产品科技发展奖、创新佳作奖、国产精良机械金龙奖等等,盛誉之下的友嘉,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是高性价比,友嘉对所有的品牌,均采用直销模式,省去了流通环节不必要的支出。友嘉还在国内成立了29家销售办事处、35个服务网点,密集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了国内各个中心城市,二、三级城市以及一些边远的乡、镇企业等。二是规模效应,友嘉拥有全球化的集团优势,采购量大,因此友嘉建立优惠的进货渠道,把实惠直接让利于客户,形成良性的运营机制。
三是全面广泛的产品线,多元化的客户需求,需要更加全面、广泛的产品线。友嘉的产品范围覆盖面较广,如一米左右的加工中心,其他企业也许只有一、二款, 友嘉有七、八个系列,友嘉对这七、八个系列进行了细分:零件加工和模具加工。如果是零件加工行业,加工材质需要高速、轻切削,还是重切削;如果是模具加工行业,需要精密模具还是复杂曲面加工。不同的加工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产品,极大地提高客户的选择范围。对这七、八个系列的设备, 友嘉还对应着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的产品,充分满足了不同加工行业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是注重技术,友嘉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4%作为研发基金,推动产品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并购多家欧美企业,友嘉在技术方面也在不断地提升和改进。如今友嘉申请了很多专利技术,以控制器为例,友嘉增加了24项独有功能,如智慧性刚性攻牙、智慧性自动进给、故障排除导航、机床保养通知等。
五是严格的检测制度。友嘉采用流水式作业,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再次检测。从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到制造,再到装配和出厂检验, 每一个环节,友嘉都有严格的标准,替客户把关。以上这些,都确保了友嘉的产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