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方法总比问题多 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
2012-01-30 14:41:37

(二)善于“换地方打井”,解决问题就会有更好的方式

遇到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改换思路。思路一改变,原来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美国纽约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都会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但是有一个问题:一些游客总是趁管理人员不注意,将一些花卉偷走。

后来,植物园换了一个管理员。他将公园的告示牌,作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就彻底杜绝了偷花的现象。

原来的告示牌上写的是:“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

而现在,他将告示牌改为:“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

为何小小的改动能带来这么好的效果?听听这位管理人员的回答吧:“原来那么写,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来监督。“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在帮我监督。”

何等奇妙的转换啊!

(三)善于“换地方打井”,就更容易在单位脱颖而出

管理大师彼得斯在写出风靡全球的《追求卓越》一书之前,曾在麦肯锡顾问公司担任顾问,他是属于那种有独立见解的人,因此,在公司里有段时间属于并非主流派人物。

后来,他改变思路,决定由外而内建立自己的信誉。其具体做法是:对一些员工不太愿意去的外地,主动去了解情况、并和有关人士接触。这一来, 不仅能够获得新资讯,而且,仅仅一句“我实在看过了,并且就在昨天”就能增加自己说话的分量,在公司里树立自己的扎实的形象与信誉。

有了这样到外界去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意识,他就拥有了其他员工不具备的优势。此外,根据他多次研究所写作的书,又更有新鲜感和权威性,更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

(四)善于“换地方打井”,创造发明的思路会更宽阔

维生素对人体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少人知道,维生素最早是从米糠中提取出来的,后来,科学家又从新鲜的白菜、萝卜、柠檬等植物中找到了另外的一些维生素。按照通常的观点,米糠除了当饲料还能有什么用?白菜萝卜除了吃还有什么用?但它们的提取物偏偏可以用来改善生命质量,甚至挽救生命。这就是思维发散和平面思维的结果。

树皮、破布看来也毫无用处,但蔡伦却用它们来造纸,使人类文明的进程跨出了一大步。

浓烟和热空气是每个人都不陌生,但蒙哥尔费兄弟却利用它们灌满巨型气球,使热气球成功地载着人在天空中飞翔……正是不断挖掘这些事物性能的多样性,人类历史才不断发展。

(五)善于“换地方打井”,在竞争中更易立于不败之地

佛勒是一个靠8美分卖掉一把小刷子起家的刷子大王。后来,大家看到做刷子有利可图,纷纷生产,结果给他的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佛勒感到竞争激烈,于是大胆地将目光从一般百姓身上移到了军人身上。

当时正是世界大战期间,他精心设计了一种擦枪的刷子,并找到有关人士说:这种特制擦枪的刷子,可以将枪擦得又快又好。有关人士接受了他的建议,和他的公司签订了3400万把刷子的合同。

这种“换地方打井”的策略,使他赚了一大笔钱,更加奠定了他的“刷子王国”的地位,让其他还在百姓领域里争夺消费者的人望尘莫及。

“换地方打井”的策略,在市场定位方面,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几十年来,美国饮料市场一直是可乐的天下,直到1968年,七喜汽水提出了“非可乐”的定位策略。

七喜是一种碳酸汽水,在它的系列广告中,一直强调自己是“ 非可乐”,并告诉消费者,清凉饮料有两种:一种是可乐,一种是“非可乐”,如果喝腻了可乐,七喜是你的另一种选择。

“非可乐”的定位广告推出后,受到人们的喜爱,一年内,销售量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居第三位。

以类比方法解决问题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是类比”

(一)培养对“相似性”的直觉。

(二)直接寻找对应。

(三)让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天有效指导。

茅理群是著名的“方太集团”的创始人。他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电子打火枪,产品很好,但苦于没有销路。

后来,他决定参加广交会,希望借这个平台,来打开销路。

然而,在那么大的一个展销会中,怎么才能够引起买家的注意呢?突然间,他想起了中国茅台酒打入国际市场的故事——

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无人问津。最后一天,销售员干脆将茅台酒往大厅里一摔,顿时酒香扑鼻,吸引了众多客商和评委目光,并重新评选,将茅台酒评为国际金奖。

这个故事启发了他的思路,他决定采取类似的举措:左手拿一支喷火墙,右手拿一支脉冲枪,双手舞动,“哒哒哒,啪啪啪”地示范起来,嘴里高呼:“哈罗哈罗!”

幽默的举止与产品的示范,立即吸引了众多客商,电子打火枪由此一炮叫响。

茅理群的成功突破,就在于他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所谓类比, 是从两个和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的事实出发,推出其中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已经具有的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

类比在指导发明和解决问题时,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得到了思想家、科学家们的很高评价。

天文学家开普勒说:“ 类比是我最可靠的老师。”

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

现在,类比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本学者大鹿·让认为:

“ 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是类比……即使人们已经了解了创造的心理过程,也不可从外面进入类似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给创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得采用一个特殊的方法,简单地说, 就是使用类比。”

概括起来说,类比的作用主要有三条:1,指引研究;2,经验移植;3,有效影响他人。

类比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形状类比、功能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模型类比等多方面。

我们将重点探究如何培养自己的类比能力。

(一)培养对“相似性”的直觉

人的认识发展, 总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一新事物的认识,可以旧事物作参照。那么,要创造新事物或对新事物有效认识, 首先得有对“ 相似性”敏感的直觉。

一个星期天, 法国著名医生雷内克瓦带着女儿到公园玩。女儿要求爸爸跟她玩跷跷板,他答应了。玩了一会儿,医生觉得有点累,就将半边脸贴在跷跷板的一端,假装睡着了。女儿见父亲的样子,觉得十分开心。

突然,医生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睁眼一看,原来是女儿用小木棒在敲跷跷板的另一端。这一现象,立即使医生联想到自己在医疗中遇到的一个问题:

当时医生听诊,采用的方式是将耳朵直接贴在患者有病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学。

医生想:既然敲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听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样东西,将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声响,使医生能够清楚地听见呢?

雷内克瓦用硬纸卷了一个长喇叭筒,大的一头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里,结果听到的心音十分清楚。

世界上的一个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纸做成了单耳式的木制听诊器,后人又在他的基础上研制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双耳听诊器。

类比思维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类比思考往往都遵循这样三步:

1. 对现象的警觉,即“临机触动”。
2. 触类。
3. 旁通。

这三点在瞬间的合

一,就是相似性的直觉。

(二)直接寻找对应类比思维不仅是一种被动的感受,更可以是一种主动的开拓,即可以强迫自己进行类比。

因此, 当要创造某一事物而又思路枯竭的时候,就可通过类比,从自然界或人工物品中,直接寻找与创造对象、目的类似的对应物,这样便可以减少凭空想象的缺点。如借用乌龟的原理, 设计水、陆两用车,仿效蝙蝠的飞翔,进行超声波定向等等。

直接寻找类比的对应物,还有另一种类型:它并不是首先明确创造的目的,而是首先发现了某事物具有很值得借鉴的特点,然后再去寻找和创造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对应。

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很多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

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却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香蕉皮是由几百个薄层构成,层与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

他突然想到: 如果能找到与香蕉皮相似的物质,则能作为很好的润滑剂。最后,他发现二硫化钼与香蕉皮的结构十分类似。

经过再三实验,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剂被制造出来了。

看了这样的案例,你是否动心——假如你也能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类比思考,或许你也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三)让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有效指导二战后期, 德国开始着手研究核武器。这一消息,引起了已迁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视,他们希望说服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也进行核武器的研究。

罗斯福的好友——经济学家亚力山大·萨克斯, 自告奋勇去劝说总统。但总统对这些生涩的科学理论根本不感兴趣,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萨克斯又去见总统。这次,他没有谈核武器研究,而是一开始就讲起了历史:

“ 英法战争时, 拿破仑在海上连连战败。这时,一位叫富尔顿的年青人发明了轮船。他找到拿破仑,说只要按他的方法制造轮船,就能打败英国强大的舰队。

“ 这本来是一个很可取的建议,但是由于拿破仑对这一新的发明不相信,认为轮船的使用根本不可能,因此错过了战胜英国的战略良机。”

谈完之后,富有远见的罗斯福当即表示同意,并立即组织人马研究原子弹,最终促使了原子弹的产生。

一位创造学家说得好:

“要具备经验迁移的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相似之间的能力。”不管是要取得新成果还是避免老错误,都不要轻视类比的作用!

以逆向方法解决问题

当正面走不通道路的时候,尝试从反面走一走看,说不定一下子就走通了。

逆向思维方法就是大违常理,从反面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而言,掌握逆向方法,主要应该重视这些方面:

(一)逆向解决,柳暗花明;

(二)化废为宝,逆向运用;

(三)正反索因。

顾名思义,逆向方法就是大违常理,从反面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时候,对问题只从一个角度去想,很可能进入死胡同,因为事实可能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有时,问题实在很棘手,从正面无法解决。

这时,假如探寻逆向可能,反倒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联想集团创业初期的故事:

当时,有个部门负责人向一位客户销售60台电脑,如果成功了,可是笔大生意。

但是, 他用尽了办法,对方就是迟迟没有答应。

于是,负责人请总经理柳传志亲自出马,和他一起去攻下这个客户。

和客户一见面,这位负责人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公司和产品的优势,希望以这些来说服对方。

5分钟过去了,客户脸上已经出现了不耐烦的表情,而柳传志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最后柳传志干脆打断了他的话:

“你先别说了,还是我来介绍吧!”柳传志采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介绍方式,他十分谦虚地承认联想是一家新公司,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然而,正因为是一家新公司,才更加应该注意对客户的服务,全心全意把客户当成“上帝”……

奇迹出现了!柳传志表现的这种低姿态,竟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他一介绍完,对方就说:

“很好,就凭您这种态度,我决定要这批产品了!”

拼命宣传达不到效果,采用低姿态的诚恳态度,反而却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除了说明诚信为本的重要外,还说明:解决问题,假如你从反面着手,反倒容易成功!

掌握逆向方法,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一)逆向解决,柳暗花明

这是逆向思维法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南唐后主李煜派博学善辩的徐铉作为使者到大宋进贡。按照惯例,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员与使者入朝。但朝中大臣都认为自己辞令比不上徐铉,谁都不敢前往。宋太祖得知后,做了一个大大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命人写了十名不识字的侍卫名字送进宫,太祖用笔随便圈了个名字,说:“这人可以。”

在场的大臣都很吃惊,但谁都不敢提出异议,只好让这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侍卫前去。

徐铉一见侍卫,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侍卫根本搭不上话,只好连连点头。徐铉见来人只知点头,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讲。一连几天,侍卫还是不说话,徐铉也讲累了,于是也不再哼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以愚困智解难题的故事。■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