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问题”的苗头出现时,一定要将它紧紧抓住
既然问题是这样重要,那么,发现问题苗头时,就绝对不能放过,哪怕这一苗头是何等不引人注意,或何等荒诞。
通用汽车公司黑海汽车制造厂总裁,曾收到过一封客户对汽车的抱怨信。信的内容十分荒诞:这位客户一向有晚餐后吃冰淇淋的习惯。最近他买了一辆新的黑海牌车,结果去商店买冰淇淋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每次买完香子兰冰淇淋回家,汽车就发动不了,而买其他种类的冰淇淋,则没有任何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位总裁虽然对信的内容表示怀疑,但还是派了一个工程师去查看。结果工程师连续试验几天之后,发现客户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
难道是车子对香子兰冰淇淋过敏吗?工程师当然不相信,于是加倍工作,从多方面探究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神秘关系”,他每次都将各种数据记录下来,像日期、所用的汽油类型,汽车往返的时间等等。
几天后,他终于找到了突破点:车主买香子兰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买其他冰激淋花的时间要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香子兰冰激淋很受欢迎,因此被摆在货架最前面,很容易拿到,而其它冰淇淋都摆在货架后面分格里,售货员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找。工程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车子停的时间太短,所以发动不了。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汽锁问题:当车主买完香子兰冰淇淋时,汽车引擎还很热,新产生的汽锁耗散不掉,因而汽车起动不了。而买其它冰淇淋所需时间长,可使汽车充分地冷却以便起动。
通用汽车公司黑海分公司十分重视这一情况,不仅将这一辆车修好了,而且对其他类型的车进行了改善。这一解决“香子兰冰淇淋导致汽车发动不了”的传奇事件,成为通用公司享誉市场的一大美谈。
(三)先找问题,再找能力
先找问题,再看有没有能力解决,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创造发明,它体现的是这样一个道理:问题的发现,比问题的解决还重要。
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贝尔原是语音学教授,他偶然发现:当电流接通或截断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于是他想,是否可以以电传送语音甚至发明电话?
这一设想一提出,立即遭到许多人的讥笑:“电线能够传递声音?真是天大的笑话!你不懂电学,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贝尔的确一点也不懂电学,但他并没有放弃,于是千里迢迢前往华盛顿,向著名的物理学家、电学专家亨利请教。亨利对他的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当贝尔说自己最大的困难是不懂电学时,亨利斩钉截铁地说:“掌握它。”
亨利的话对贝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辞去了教授职务,专心从事电话试制。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电学知识。2年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由贝尔试验成功。
为何电话不是由那些懂得电学知识的专家、而是由一个语音学家来发明的?只因为他对问题的察觉,使他比别人更快地找到了“市场的标靶”和可以奋斗的目标。而相关知识,即使一时不具备,也可以去学。
一个人具有某方面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真正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捕捉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可以举出一大堆事例:
◇ 参与创立现代物理学的德布罗意,在大学学的是文科教育;
◇ 揭开星系横移的美国物理学家哈勃,原先是一位律师;
◇ 发明“脉译”、开创量子电力学的汤斯原来专攻语言学:
◇ 度盘式自动电话号码的发明者是一位承包工;
◇ 安全刮胡刀的发明人吉列是一位推销员
因此,请记住创造发明的问题导向原则——寻求问题比现在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才能更重要。有关学识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完善,发现问题才是智慧的起点。在这里,不仅要有对问题价值的判断,还要有面对这种价值,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只要发现了问题,这就是我的问题!不管前面是否有权威人物,是否有比自己更有学识和能力的人,我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
发现感、机会感与使命感紧紧相连,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了优势。即使在开始时没有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但最后最能出成果的,必然是他们!
(四)从五方面去“要问题”
第一,向“关键点”要问题。
关键点往往决定全局。因此,请重视:哪些点、哪些环节、哪些岗位、哪些人、哪些时间是关键的?“关键点”抓准了就会“纲举目张”。
第二,向“薄弱点”要问题。
一个链条有10个链环,其中9个链环都能承受100公斤拉力,惟独有一个链环的承受拉力只有10公斤。那么这个链条总体能承受的拉力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只能是10公斤。“木桶原理”也指出: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些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第三,向“盲点”要问题。
盲点就是你疏忽而看不到地方。向盲点要问题,就是要到我们从容易忽视的点、岗位、部门、工序、人员、时间等上面,去发现问题,或去防止问题发生。
第四,向“奇异点”要问题。
奇异点,是异乎寻常的点。异常现象可以提供新的机遇,或者引发创新,带来变革,也可以引发破坏,从而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五,向“结合点”要问题。
上下级之间、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甲乙方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间、计划的两个环节之间等等,都属于两个事物的连接部位,即结合点。结合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为什么?因为结合点部位是信息的集散地,是矛盾的集中地,是人们注意力的关注点。
找准了这五点,不仅容易避免出现引发损失的问题,还能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且由于善于探寻问题,很可能还有新的创造与发现。
把危机变为机会
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杰出的员工,不仅能够好好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把危机变为机会。
最高境界的方法,不只是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且是把问题、危机转化为机会的方法!
(1)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
(2)危机或许是你脱颖而出的最好机会;
(3)普遍危机可以变成独特机会;
(4)局部的“否定”,可以变为根本的“肯定”
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杰出的员工,不仅不会害怕和躲避问题,也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把一个个危机,变为机会。 “方法总比问题多” 最高境界的方法,不只是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且是把问题、危机转化为机会的方法!
(一)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
根据辩证法的原理,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可能变坏事。同样,坏事有时同样也能转化为好事。
几年前,我的一位在房地产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朋友,无缘无故被人在街上打了一顿。我这位朋友所在的公司,是香港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安徽某市的分公司。当时他们刚到那里,对当地情况很不熟悉。结果,当地一位蛮横的老板,以我的朋友抢了他的生意为由,带人将朋友打了一顿。事情发生后,到底该如何处理,大家意见不一。
当地的员工介绍说:这人向来刁蛮,经常无事生非,而且,跟当地的某些权要也有些关系,周围的人都怕他。于是,有人提出:“强龙不压地头蛇,忍一时风平浪尽,算了。”
但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找他算账,总经理被打,那还得了?有的说:“怕什么?公司里人不少,先把那个小子揍一顿再说。”他们的理由是:既然这里的人如此野蛮,为了避免“人善良被人欺”,只有打出威风来,公司才能做这里立足。说完,群情激愤,有的员工甚至操起家伙准备找他算账。
当时我正好在那里旅游,目睹了这一幕。我对朋友说:出了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但不能蛮干。与此同时,我分析:作为来这里投资的外商,遇到了这样恶劣的事情,如果宣扬出去肯定会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我相信市领导是不会对这样的事情坐视不理的。由此应该借此机会向市领导反映情况,这不仅是为了出气,更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朋友听取了我的意见,当场给市领导写了一封长信。我又写了一份辅证材料,并提出希望该市改善投资环境。
果然,几天后朋友告诉我,市领导十分重视这件事,当即指令公安局领导查处此事。经过调查核实后,公安部门按有关条例对那位打人的老板作出了拘留的处罚!不仅如此,市领导以此为由头,狠抓投资环境的建设,并在当地报纸上对此进行了讨论,以全面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
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位打人的老板,被放出来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买了一堆营养品来看望我的朋友。谦恭有理,前后判若两人。
分析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 不管你将生活设计得如何美好,问题还是会出现。
2. 虽然你无法预知问题何时出现,但你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
3. 面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态度,应采取最有建设性的一种。
4. 坏事有时可以变好事。
(二)危机是你脱颖而出的最佳机会
对一个职场中人而言,出现危机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把握得好,你会发现这可能是你脱颖而出的一个最好机会。
且看我们的金牌学员阿云的故事吧:
阿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当文员。没想到,工作不久,公司就因为投资失误,面临倒闭。公司开始不断裁员,人心越来越不稳定,有门路的纷纷找关系离开,没有人安心工作。甚至连老总的秘书,也离他而去。
这时候,只有阿云一如既往的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老总的秘书离开后,她又主动地帮助老总处理好各种善后工作。最后,公司倒闭了,她也不得不离开公司了。
老总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属于文人下海,没有经验,才导致了这次失败,老总心里很伤心,但是,他对阿云的表现,十分的感激。不仅在公司清盘之后,多给了她半年工资的报酬,还不断想法要帮助她安排一个好职位。不久,老总的一位学生从美国留学回来,准备在北京开一家大公司,要他推荐人才。他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阿云。
阿云从新公司成立之初,就很受器重,而她也更加努力工作,从办公室副主任做起,不到两年就成为了那家公司的主管人事和行政的副总裁。
一次,公司招聘营销总监,阿云是主考官,其中一位前来应聘的人,竟然是阿云原来公司的副总经理。自从公司倒闭离开后,这位副总经理就一直没找到好位置。当他发现最后决定他此次应聘命运的主考官,竟然是原来单位不起眼的文员时,大为震惊,不由得大声感慨说自己上到了人生的一场很重要的课,并总结说:“遇到危机,对于愚蠢的人是灾难,但对于聪明的人却是机会!”
(三)普遍危机可以变成独特机会
对成功者而言,机会无处不在。这不仅在于他们在寻常状态下,对机会有全方位的嗅觉,还在于他们善于挖掘危机中的机会。其中,把涉及所有人(包括自己)的普遍危机,变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机会。
公司快倒闭了,对所有的员工都是危机。但是年轻的阿云,却凭自己的人品与智慧,将危机变为了个人的独特机会。其实,这样的奇迹并不只是发生在普通员工身上,只要拥有这种把危机变为机会的意识,经营管理者同样也会深深受益。
卡内基是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的老板。他一直想有大的发展,兼并一些大的钢铁公司,但一直未能如愿。后来,美国全国性的罢工越来越多,所有的钢铁企业包括卡内基公司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一般人来说,这是问题来了。而聪明的卡内基却感到:机会来了。因而积极采取得力措施,使公司尽快从罢工问题中解脱出来。
他积累了处理罢工问题的经验,同时也积极储备资金。在此基础上,他密切注意各个竞争对手的状况,抓住机会,将这些处于罢工困境中的公司一家家兼并下来。卡内基公司获得了超时代的发展,其钢铁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7一跃而为1/3。不久,他将公司改名为US钢铁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成功,证实了华尔街股市的一句名言:牛(上涨)能赚,熊(下跌)能赚,猪只能进屠宰场。
卡内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所有人遇到同样的困难和问题时,只要你能先于他人攻克困难、化解难题,那么,普遍的困难和问题,就成了你超常的独特良机。
(四)局部的“否定”,可以变为根本的“肯定”
本来你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偏偏却出现另外一个结果,甚至可以说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遇到这种结果,很多人肯定认为是失败了。但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却能对这种看来失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利用。于是,奇迹产生了:当初的“否定”变为了“肯定”,问题变成了机会,甚至是更大的机会。
史华尔是3M公司的研究员。一次,他参与了公司一项粘度超强的粘胶研制工作,谁知不但没研制出超强度粘胶,反而研制出了一种粘度超弱的粘胶。公司认为这种粘胶毫无用处,只能当废物处理掉。但史华尔不死心,虽然他暂时还说不出它有什么用处,但他觉得这种粘胶肯定会对人们有某种帮助。
正好他有一位朋友参加唱诗班,他常常把小纸条夹在歌本里,以便很快能找到自己所要唱的诗,但苦于小纸条老是掉出来。于是,史华尔灵机一动,将自己所研制的超弱粘胶制成一自粘性书签——将它粘在小纸条上,不但可以当成不会掉的书签,而且撕开时很方便,不会损坏歌本。
史华尔进一步研究,又将这种粘胶制成自粘性便条纸。结果这种产品一上市,就风靡了整个美国,并走向了世界。许多人纷纷放弃使用图钉和回形针,转而用这种方便快捷的东西。
本来是要研究超强的粘胶,结果反倒出现了超弱的粘胶。按一般人的认识,肯定是失败了。但是,跳出原来的研究目的来思考,只思考现有的结果能够如何利用,结果反倒有了一个更大的市场。这不正是局部否定变为了根本肯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