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群书治要360 《群书治要》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书,它曾经是唐朝“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执政参考,在失传近千年之后重又浮出水面,进入当代国人视线之中。这部书是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命魏征、褚遂良、虞世南等大臣编纂而成,汇集了从上古五帝时期到晋代几千年历史中所保留下来的六经、四史、诸子百家的经典内容(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诸子百家则是指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总共50余万字,等于是把经、史、子的精华都浓缩在这一部书里面。
这部书到宋朝就没有历史记载了,失传有千年之久。所幸当时唐朝盛世,日本遣唐使将之带回日本成为皇室秘要。清乾隆六十年由日本人进贡回中国。习近平主席的父亲习仲勋先生看到此书后非常推崇和重视,2001年特为此书题词“古镜今鉴”。近年,中央党校也开始教授这部书。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从整部《群书治要》中选出360句警言,将所选警言整理为六个部分: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这就是《群书治要360》版本的由来。蔡礼旭先生作为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主讲教师,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群书治要360》的编译者之一。
为此,《商业评论》邀请“商亦载道”论坛创办人张哲诚专程赴马来西亚采访蔡先生,将他对《群书治要》管理智慧的一席谈奉献给读者。
弘扬《群书治要》对当下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这一部书不得不被重视。因为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到了继绝存亡的关键时刻,文化只要有一代人没有传承下去,就断代了。现在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被忽视了,再不相传,下一代就完全不了解了。五千年来,在教育下一代方面花最多时间的是哪一代人?而教育效果最差的又是哪一代人?我们可以冷静地想想。投资与回报很不成比例,根源就在于不明理,没有掌握教育的重点。
《说文解字》里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就是提升德行。而《三字经》里早就提醒世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无论是当父亲,当老师,还是当领导,你有这个角色,就应当教育好下一代明理,遗憾的是我们自己本身不明理,即使有这样的身份,也不见得能教好。而《群书治要》就是要让我们真正明理。现在很多家长习惯于把教育推给学校,学校却只传授知识,而无伦理道德的教诲,这太可怕了。
四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发展,终极教育强调圆满的人格以及无私、无我和奉献关怀,而根就在家庭教育。如果连根都不要了,怎么会开花结果?
从家庭到企业团体,包括整个国家,要带领社会走向安定和谐,都需要这部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就强调,解决21世纪的问题要靠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其实就是要靠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这部书来唤醒中国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有责任去挽救人心,因为世界上各种冲突已经太严重了。
您刚才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谈《群书治要》的重要性。让我们回到企业,为什么企业家和职场人士也需要阅读《群书治要》,这对他们来说有怎样的借鉴价值?
企业王国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支柱。企业主带领整个团队去照顾好所要服务的人群,原理原则其实跟治理一个国家完全是相通的。
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基本原则为例,无论你属于哪个行业,都离不开“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就是带领好团队,服务好客户市场,“国”就是企业团体。“修、齐、治、平”正是每一个企业组织价值观的展现。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家和职场人士对于何为格物、何为修身的概念不清楚,要从哪里下手也不清楚。现在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说明它与道不相合。其实老祖宗已告诉我们“得道者昌,失道者亡;顺天者生,逆天者亡”,我们这个民族是道德起家,你要在任何一个行业取得长远的成功,一定是与道相合的。观察企业组织,中国同仁堂的历史有三百多年,全世界要找这样的企业可能不多见。为什么同仁堂能绵延三百多年?因为它绝对是商业道德的楷模,才能经营这么长久。《群书治要》这部书所讲“修齐治平”的根本点,即是修养道德。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企业家一定要彻底明了,修身为本,治国平天下是末。如果修身不利,跳到治国平天下,其结果必然无有是处。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假如不深入经典,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着手,不但没有智慧且烦恼多多。如今企业家中得抑郁症的比例已经高于其他很多群体了,而《群书治要》等传统文化经典真正能帮助烦恼中的企业家解开迷惑,脱离水火。
学习传统文化要向“内”求。研习这本书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不能把它简单地当成一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需要发愿,要让你的存心与圣贤的存心相应。如果你发愿经营好企业,带领员工走向幸福,并透过你的企业落实传统文化,让天下人对传统文化升起信心,那么你这种存心就是利天下之心,就跟编书人完全相应了。假如你只想赶紧从中找些方法来改善管理,提升业绩,那就不相应了。“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意思是心态有偏,最好的东西给你也不见得有用啊!所以对于这点要自我警觉,要用最大的心量来读这本书,心量不到,你的受用和效果就很有限。如孟子所言“徒善不足以为政”,你徒有善心也不能把政治办好;而“徒法不能以自行”,徒有一个好方法,没有善心指引,也不可能自行做到。善心要有善法,善法也要有善心,两者兼备才能够发挥作用。学习这本书需要克服哪些自身阻碍?
学习过程中会有什么阻碍呢?
障碍还是自己身上的习气。我们在落实每一项圣贤教诲时都需要对治自身的某种习气。比如《群书治要360》纲目中的“修身”篇:“戒贪”,就是戒除自我的贪欲。不能以身作则,如何引领众人?“勤俭”,就不能奢侈;“惩忿”,不能乱发脾气,不能以个人愤怒去伤害天下公义;“迁善”,不可傲慢,须对任何人平等恭敬;“改过”,要有反省精神,勇于担当,勇于改过。“知人善任”的障碍在哪?在于去掉爱憎之心,一有爱憎就看人不准,判断就有偏。喜欢某人则看不见他的任何缺点,讨厌某人就看他一无是处。
《大学》中也说“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一般人很难突破这种好恶心,不容易客观,于是便容易因为人情而坏了人事制度。再比如纲目中,“反身”要求我们改掉遇事先指责别人的惯性习气;“尊贤”要求我们必须把嫉妒傲慢去掉,要有度量,才尊得了贤人;“杜谗邪”要求你耳根不能太软,要有冷静处事态度,不能人家一讲你就信;“务本”则要求你所有的思想观念,全部要回到根本,不能束缚在枝末当中。现代人思维模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舍本逐末,所以都活得很辛苦很累,导致家庭、组织、企业的问题一大堆,这种细枝末节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难的地方在哪儿?
内学!
问题都不在外面,全要往内求,这个最难。因为人总是顺着自己的习气来,人家叫你改掉习气:“你不要生气,不要贪婪。”一开始你可能很难接受,因为你已经把这些习气当正常了。但是观念一转,你明白这些坏习性会伤害自我身心,原来向内对治习气才是真正的自爱,那就不难接受了,别人提醒你改掉习气,你反而感谢人家。一旦放下了坏习气,你的身心就轻安了,马上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种内在的喜悦是世间的欲望刺激所无法企及的。突破障碍的关键在于能不能遇到每个境界都自我反省。
《群书治要360》第22句讲道:“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所以没有比正己心更重要的了,正己才能化人,正己才能真正落实企业文化!
来自西方的《第五项修炼》也是叫人转变心智模式,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让人转念,出发点都一样。为什么类似《第五项修炼》这种书较容易进入企业课堂,而传统文化似乎不易被企业接受?
根本问题是我们丧失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其实坦白讲,西方很多好的管理理念从哪来的?不也是跟东方学的?有个故事,说一群中国人跑到一家美国企业去学管理,美国企业说我们是跟日本丰田学的,于是他们又飞到日本,还没进入丰田大门就看到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来,日本是跟中国学的。
所以这又是务本的问题,信心也是根本。人没有信心会去学吗?没有信心会照做吗?接下来又谈到一个重点,光讲不行,你必须做出榜样来。大家看到苏州固锝的吴念博先生、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胡小林先生这样的企业家榜样,谁还会否定传统文化?
学习都来不及。所以榜样非常重要,树立榜样,传承理念和做法,这样就能恢复整个企业界对圣贤教诲的信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群书治要》与市面上受欢迎的“心灵鸡汤”之类的书有什么区别? 坦白讲,对于提升人的心性,如果不去碰触并突破自身习气,真正得益的人微乎其微,顶多是心灵的短暂润滑剂而已。所以老祖宗直接告诉我们,对治习气的下手处是“格物”,即格除习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不能格除自身习气,就不可能生智慧,不生智慧,遇事就无法观照自己的心念,就仍然随着习气做事情。为什么《群书治要360》把“戒贪”放在第一位?就是首先让人格物啊!没有格物,后面什么都免谈。如果没有让人在根上去下功夫,再讲得天花乱坠也只是花,撑不了几天。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敢于接受别人指出他的问题和习气,这个“君”才可能做得好。你看第49句大舜说的话:“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我如果有任何过失,你们就马上纠正我,千万不要当面听从我,背后又讲我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治国还是治理企业,都应该鼓励人家进谏,鼓励属下讲真话,然后才能“君明察而治情通”。有此革除习气之决心,才是圣贤领袖之气象啊! 传统文化或许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企业所有问题,那么请问研习本书的边界在哪里?其实没有边界。怎么说呢?你的企业是要走向兴旺和持续兴旺,还是由盛转衰,其实都与修身和教育息息相关。中华文化的教育均指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念念为天下着想,所以它没有边界,全看你的心量能到哪里,你就到达哪个境界。古人常常以天下为怀,为什么?因为一个地方不守伦理道德会影响全世界。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这一点就更明显了,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只管自己了。《大学》中的一句话“欲明明德于天下”,全都是以天下为己任,有这样的胸怀,才能传承老祖宗的圣贤教诲。至于在解决问题方面,可以说《群书治要》提供了解决企业所有问题的原理原则。因为这部书开创了大唐贞观盛世,请问现在的企业问题会比一个国家的问题还复杂吗?难度还要高吗?那么,问题解决之后会不会再出现呢? 只要德行一退转,问题当然还是会冒出来。
除了原理原则,本书也有讲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企业均可借鉴。比如孔子讲为政的“九经”就属于操作方法。不过要明白一点,原理原则应当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毕竟时过境迁,如果把原理原则忽略掉了,去硬搬唐朝、汉朝的具体做法,那就反而是 在否定传统文化。时代在变,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遵循的原理都一样。所以,讲东西不讲得很具体,事实上也是一种智慧。□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落实正确价值观争利,在当今商业社会几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企业不仅争利,甚至还要追求垄断地位。而《群书治要》“戒贪”篇中特别强调,想要独占利益,则“其害多矣”!这一训诫似乎与商界世风格格不入啊? 首先我们从大的方向来看。为什么现在自然环境破坏如此严重?不就是争的结果吗?最终导致人类面临生存危机,我们的后代也将面临生存危机。当我们的心态跟万物对立,比如不断地用农药去杀虫,最后伤害最严重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甚至不孕不育症也越来越多。曾子有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如果出发点就是错的,怎么可能得到好的结果? 由于商业社会竞争很激烈,企业争利被视为理所当然。但我们观察一下目前的现象,无论企业家还是压力满满的白领阶层,大家都很紧张,所有人都盯着眼前的业绩,为实现业绩目标甚至不择手段去争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看现在的人活得快不快乐?人们争到最后连觉都睡不着,即使争到再多钱,也得不到幸福。因为每天都草木皆兵,就会越活越苦。想象一下,一个人处于高度紧绷状态,身心会安吗?身心不安,能平心静气地去关怀爱护家庭吗?离婚率如此之高,太多企业人士赚到了钱却毁掉了家庭,不就是争利的后果吗?作为企业家,如果把员工带往失去平衡的人生方向,这个钱赚得心安吗?我相信一些在高度竞争状态下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会陷入迷茫和惶恐。您能否举个不争利也把企业做好的例子? 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胡小林董事长的现身说法,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他原本也是挣扎在争利的漩涡中,晚上为了应酬总是喝很多酒,回家后吐得死去活来,而且他动辄很紧张,一紧张就乱骂人,搞得员工都很紧张。争到后来他得了焦虑症,还想自杀,找西医看病,每天得吃好几种药,药有副作用,过得生不如死。同样是他,后来读《了凡四训》,接受了圣贤教育,这才彻底明了,该是我的跑不掉,不是我的争不来,干嘛去争?而且,财富的来源,是由于先有付出、服务,不是争能争来的。不良的竞争手段,反而会让原本该得的都大打折扣。
一念转变,心就安下来了,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他安了,所有员工就跟着放松下来。那么请问,一个人是在放松状态下还是在高度紧绷状态下产生的服务价值高?服 务于人的价值越高,企业是不是可以走得越长久?而且,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从自私自利的出发点,转为关爱人和服务人,无论员工、用户以及合作者都感受到了这份关爱,也逐渐一起付出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圈。结果,他现在不争了,公司业绩却实现了惊人的连年突破性增长,员工也前所未有地生活在感恩与幸福之中。而反观那些高度紧绷、疲于奔命的企业主,猝死现象已不罕见。这值得所有企业主好好深思:经营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服务人群。当你真心服务人,你的事业自然会慢慢发展起来,同时服务人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按照这个自然的轨迹,企业怎么会生存不下去?怎么会得不到发展?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就以“敬天爱人”和“利他”作为根本价值观和原则去经营企业,他的企业不也发展成了世界500强企业?当大家都去投资地产的时候,他不去争这种不必付出汗水的眼前利益,不去人云亦云地赶潮流。结果当投机市场哀鸿遍野的时候,他的企业却依然稳健发展。再有就是德国的很多企业,深钻在一个领域不断地精益求精,从来也不去争夺什么垄断市场,一样活得很好。两千年前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第一句话就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要带来什么利益?孟子说到,大王啊,你何必先谈利益,只说仁义就行了,上上下下都争夺利益的话,国家就危险了。而我们当代是,“上下交征利而企业危矣!而家危矣!”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灌输了竞争观念,长大了连父母都要相争,因为竞争意识确已根深蒂固,甚至为了点钱伤害父母的例子也不少。从历史来看这实在是空前的思想混乱,这些乱象,都是“不听老人言”的结果啊。《群书治要》作为修身治国之宝典,极为强调“节制欲望”。而现实中企业为了实现业绩目标,从上到下施压,以狼性文化为骄傲,追求强悍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节制欲望的古训,似乎很难适用于企业经营? 现在有些企业领导者居然在培养员工的狼性,人们为什么要学狼呢?五千年来我们的文明都在说明人与禽兽的分别在于道德仁义,不重视道德仁义的人比禽兽还不如,哪里有说提倡狼性的?这不是倒退吗?那么导致的结果如何?第一,他很痛苦;第二,当属下都变成狼,请问会不会反咬他自己?第三,如果带动同业都养成狼性,必然整个行业全部陷入非理性的互相撕咬搏杀。但是真正符合伦理道德的经营价值观,应当是同行或各行业之间互相尊重,共存共荣啊。比如我这里刚好没货了,你的货借我一下,而不是相互厮杀成这样。
所以企业家一定要明理!胡小林董事长明理之后,身心安顿了,健康恢复了,智慧也越来越高。从做好一家企业到现在要传播传统文化来引导成千上万的企业组织,你看他的价值有多大。今天一个企业的文化正确了,功至民族国家。如果你的企业文化与真理相悖,你将误导多少同行企业?哪怕眼前赚再多的钱又怎样?越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过失越重,这个因果责任是要背的。《了凡四训》讲道:“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问题明摆着,我们要回归经营企业的本质。企业的价值一方面是让客户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你的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是让员工在企业里能得到心灵成长。假如员工的德行在企业里一直堕落,那么员工的父母长辈都会恨这个企业,因为他的下一代被你毁掉了。每一个员工到你的公司来,你要对得起他的父母,对得起他的家庭,这才是有仁德心的领导者。如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不重视道德只重视争利的现状,是数十年来形成的,要把它完全导正,必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不能因为如此,我们就任由其发展不去扭转,选择权在自己身上,在企业主身上。其实这种经营理念背后的逻辑,是来自西方管理的主流思潮,即“股东利益优先论”。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也抛出了颇有影响的主张——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利润。在此理念影响下,今日诸多企业遇到了极大的发展瓶颈,那么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有助突破此瓶颈? 圣贤是通达人性的,他很清楚一种心态所衍生出来的社会影响。你看《群书治要360》里第304句。鲁哀公请教孔子,听说房子向东边扩建是不吉祥的,这个说法对吗?孔子说不吉祥的事情有五种,都跟房子往东扩建没什么关系。第一,损人自益,自身就不吉祥;第二,遗弃老人只顾孩子,家庭就不吉祥;第三,舍弃贤明之人,国家就不吉祥;第四,老人不教,年幼不学,风俗不吉祥;第五,圣明者归隐不出,愚昧者擅自用权,天下就不吉祥。孔子说“愚者擅权”,愚者是谁?即观念错误之人,观念错误的人拥有了极大话语权,也就误导了整个人类企业的价值观念。现在家庭和社会都非常乱,环境的破坏空前严重。你说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可以不负一点儿责任吗?企业难道可以为了股东利益破坏大自然?这是“损人自益”,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如今招致天下乱象的根源,正是西方人不听圣经等宗教经典的教诲,东方人不听孔孟圣贤的教诲。今天你说股东利益优先,虽说股东投资了企业,但如果不能首先照顾到底下流血流汗的人,谁还愿意帮你卖命呢?爱人者人恒爱之,作为经营领导者,应该先想到下面的人,而不是先想到股东,否则大家迟早会不平衡,这么简单的人性怎么会看不到?
所以,在稻盛和夫的眼里,第一优先的就是员工。没有这样的理念,怎么可能创造这样的世界奇迹——在极短时间内将已经宣告破产的日本航空彻底救活?而且航空领域是他根本不熟悉的。他接受这个苦差事,没有丝毫“自益”的目的,甚至不领 一分钱,一心只为拯救这家代表日本的企业。他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日航员工,凝聚了人心,才创造了奇迹。所以说人心可用啊!不要说企业,作为个人,你我每天食衣住行都会接受各行各业的服务,不都需要尽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多少社会大众的扶持,其社会责任难道就只是为企业谋利?对社区没有责任吗?对员工的家庭没有责任吗?产品是不是也要做到够好够安全?再来是不是要把员工照顾好?员工跟着你如果身心不安,道德堕落,你可对得起他的家庭?企业尽社会责任的过程,是在积功累德,这个才是事业的根本,不能把本给丢了。现在很多企业把利润当成了本,这是严重误导。《大学》里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次第很重要,首先要有德行,才能感召来人。没有德,哪怕身边很多人,流动率会非常大。有了志同道合的人才,才有企业发展的资源。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然后你赚了钱要怎么使用?如果用在照顾社群,发展企业,回馈社会,就用对了,福报也会越来越大;如果都用来喝酒玩乐,满足私欲,就用错了,企业便会深受其害。所以不可本末倒置。留心一下很容易发现,许多黑心企业一遇曝光便土崩瓦解。正如《左传》所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君亲师——管理之道多年来始终困扰民营企业家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职业经理人的授权与信任。企业家授权不够,则被认为心胸不开阔;企业家充分授权,又担心经理人以权谋私。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群书治要》告诫我们要“慎始终”,首先要慎于始,你今天能够与这位属下共事是难得的缘分。那么请问,你清楚他的德行吗?你们的理念相合吗?如果相合缘分才成熟。如果缘不成熟就把他请进来,日后你的烦恼会很多,你不能怪他,因为是你自己选的,所以确立缘分要慎重。《群书治要》中“知人”是很重要的部分。怎么看某人有无德行呢?《群书治要360》第186句选自《史记》,讲怎样选拔宰相:要看他平时所亲近的人;看他在贫贱之时能否坚守气节;富贵显达时能否广施恩德,无私地举荐人才。企业要用一个人,想知道他有没有情义,就要看他能否照顾好父母,照顾好家庭;有一定成就了,还念不念旧;是否还记得一些人给予自己的恩德;等等。只要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德的标准去考察就不会有错。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家并不首先看这个,考量的首先是这个经理人的才干,甚至有没有名望,进来以后能否帮企业提升名望。选人如果只看重才干,不看重德行,日后出了问题,当然会烦恼不断,这时候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不仅没有“慎终”,还可能与人结怨,麻烦就大了。你看第196句,把选用人才讲得何等清楚:“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所以选择的时候要很清楚地判断他的德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也讲到,人对于才德往往分不清楚,把才当德看,一个人观察力很敏锐,做事很有魄力,很有毅力,这叫才能,不叫德能。“正直中和”才是德,即公正没有私心;“直”代表真诚;“中”代表做事不偏激;“和”代表柔和,即很注重团体的和谐,待人和气,而且不会傲慢,这才是“德能”。然而有些经理人一有名就傲慢,他的团体就会受到他的不良影响,在“人和”上出问题。如今在职场上,很多企业选人时开始注重性格,出现了各种测评工具手段。这确实比较重要,但性格只能部分地展现德能,不完全等同德能。比如脾气很好,开朗大方,但是非不分,这也不算有德。而当你确认对方德才兼备,任用之后就应该有充分信任和授权。反之,作为专业经理人,带领一个团队,在忠诚尽责方面,也应时时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没有缺失,让领导全然信任。所以,双方都应从本分出发自我反省。那么该如何留住企业功臣和骨干?古人给予我们哪些智慧启迪? 假如只是想用高薪留人,这个思维是错的,“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他觉得利益不够就会走人;“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当你没了权势,交情就断了;“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因为志同道合,你又能保障对方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助其提升德行智慧,彼此间就会有一份君子交情,相互信任度就会非常高,自然不会轻易离开。老板和属下之间如果是一种江湖义气式的交情——我好你好,不管我做的事情是否正义合规,你都应该留下支持我,离开就是无情无义。如果抱这种态度,给对方压力,本身已经不仁慈。无求才叫仁义,有求就叫利欲,属于利益输送。用江湖义气捆住人才,彼此都会很累,硬拉住他三五年,到一定程度对方受不了还会走。所以还是要回到用道义、仁义来互相感召,而不是强留人才。如果不回到根本,只在枝末上打转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许多企业在用人和管理上的普遍困扰是,年轻员工很自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老板在自身累得半死之余,只能兴叹忠诚的员工难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作为老板你首先要自问,头脑中有没有出现过培养人才的观念?是否请一个人进来就马上让他进入工作角色?当你不看对方是否德才兼备,只是以才能导向选人,那么假如他德行不好,有才华但傲慢无礼,习气难调,自然就会衍生出很多麻烦,你就会被搞得晕头转向了。要知道良好的德行胜过卓越的才华。所以从一开始就应当选择有价值认同、志同道合的人。但假如你自己缺乏理念,唯一目标就是赚钱,那么你的员工也只会把工作当成追求名利的手段,既然是求名利,自私的习气就会被放大。而假如你是在经营一项事业,目的是透过这个事业去服务社会,并提升每个人的灵性与人生的幸福,那整个磁场感应的人就大不一样了。员工观念即使有偏差,也可能在此理念营造的氛围下有所转变。所以首要是领导者要反躬自省,自身观念不正确,却总想员工忠诚,不太可能。《群书治要360》第28句,商汤王讲:“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本身有罪,请上天不要牵连万方的人民;万方之民有罪,都是我没有做好榜样,没有教化好他们,罪责仍由我承担。所以领导先要有此胸怀才能以德化人。第31句孟子对齐宣王讲的话也警示我们,当你把员工看作手足,他就把你看作父兄;把他当犬马,他就视你为常人;把他当草芥,他会视你为仇寇。当你随意辱骂属下的时候,坦白讲就是把对方当犬马,那他当然对你无忠诚可言了,让你操心甚至气得半死,他也不以为然。好了,那领导者如何去反躬自省?这就要从“君亲师”三个本分上去思量。“君”,我有没有以身作则,给属下做出好榜样?属下不守时,我自己守时了没有?“亲”,你有没有发自内心关怀爱护属下?“师”,你有没有教导属下?这正是领导的本分。当你没有尽本分的时候,怎么可能要求属下?强求得到的只有更多的抱怨。你看孔子讲得多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人宽,“则远怨矣”。领导者自我责备从严,怨就少了;现在是反过来,领导者不反省自身却总怪属下,当然怨就多了。所以一定要用“君亲师”来观照自己。现在人们总爱抱怨年轻人太自我。可是我们在传统文化论坛上看到,一大批二十岁左右的义工,只要看到有人需要服务,就马上走上前恭敬询问,领很少的薪水却很卖力地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很有价值,使命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感到很光荣。所以,年轻人一样有感受力、有良知,人之初性本善,就看你启动的是他的仁德之心,还是启动了他的功利之心。企业在做人的过程中,很容易滋生腐败与官僚主义,从本书中能否找到化解之道?领导者还是要抓住“君亲师”这个精神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首先他要公正严明,竖立“君”的威信和榜样作用,以此带动一种团队的廉洁文 化,属下才不敢徇私。有段话很精辟,“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我是一位领导,底下的官吏不会敬畏我的严格,而会敬畏我的廉洁。“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老百姓不会佩服我多有能力,而会佩服我大公无私。所以“廉则吏不敢欺”,领导者非常廉洁公正,官吏就不敢贪腐。然后“公则民不敢慢”,领导者很公正严明,老百姓对他就肃然起敬。“公生明,廉生威”,领导者保持廉洁就有气节有威信。当领导者带头廉洁,属下就不容易有这种风气。比如,菲尼克斯中国公司的李慕松董事长,他家族的亲戚没有一个进公司的。在公司非常需要人的时候,有公司同仁说请李总太太进来帮忙,李总坚决不愿意,即使只干活不领薪水都不行。因为假如自己亲戚进来,其他人看到,会衍生出各种顾虑和想法,所以他杜绝了任何一个可能被人家误会的地方。唐朝有一个官员,他要回到家乡去做都督,很多亲朋都在那里,都来找他求情寻方便怎么办?于是他回到故乡上任以前,就请来所有亲朋,连续宴客十天,请大家痛快吃喝,到第十天还送每人一件布帛,可谓又吃又送。然后他就哭着跟所有亲朋讲,官民有分,我是官员,从今往后,我就要依法治理这个地方,绝不能循私情而坏国法,请大家原谅。他很真情地表白之后,从此就秉公处理,他的亲朋都互相提醒,不找私人关系。这样做让人感觉有情有义,情理法全部照顾到了,地方也治理得很好。二来是“亲”。就是你爱护属下要公平。假如你有偏心,受宠的人会侍宠而骄,滋长官僚气,甚至仗势欺人,而不受宠的则会抱怨。所谓“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大到政府,小到一个企业或家庭都一样。家里有三四个孩子,你如果不能用公平和智慧去爱他们,孩子的人格很可能都不健康。三来是“师”,要时时不忘提醒教导属下,保持“兼听”与“敬慎”。特别是有能力成绩突出的员工,比较容易傲慢,人一傲慢就容易变得官僚,故要防微杜渐。保持兼听与敬慎很重要!因为一开始摆出公正廉洁的姿态不难,但要做到自始至终的廉洁才不容易,否则为什么企业一大就容易有官僚作风呢?领导者一开始很公正廉洁,大家很赞叹,被人赞叹久了,骄傲心就来了,就听不进谏言了。员工也一样,大公司员工往往比小公司员工有傲慢之气,所以领导者首先要有自我洞察和判断,然后时时提醒员工,否则就会走向价值观的反面。
《群书治要360》的第五大项就是“敬慎”,其中第328句是老子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只要你不能审慎地面对事情,迟早要出事。如果最后还是跟最初一样慎重认真,就不会失败。所以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古人所谓“盖棺定论”,还没进棺材以前,成败都无定论。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最终却演变到安史之乱,一失足成千古恨。诸葛亮除了忠心之外,他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一生都谦虚谨慎,不好大喜功,又赏罚分明,如此智慧却评价自己比较钝,被司马懿誉为奇才。第329句是晏子引用《诗经》的话警示大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起初不无孜孜为善,但是能够善始善终的太少了,企业越做大越要异常敬慎才是。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 领导者倡导企业文化,是真干,还是装裱门面,是会产生实质差异的。企业的长久发展与积功累德的福报密切相关。无论对于个人、家庭还是组织来说,当福报积累或折损时,命运都会随之而改变。所以,如果今天企业是真干,也就是在积累企业的福报;只装裱门面,就是在图谋虚名折损福报,真正明理的人不干这种傻事。这就是真干假干的本质区别。假如你装门面图虚名,那么虚名越大越危险!“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啊! 而作为领导,你是真干还是装表面,员工看得最清楚,直接影响到你和企业的威信。如果员工对企业没有了信心,企业随时就可能瓦解。如果领导者果真诚信,哪怕现在有一顿没一顿,都会有人陪你挨饿,甚至倒闭了也会有人来帮你,因为信任你的人格。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在高速发展,需要不断招新人上岗,所以企业文化和员工教育关怀就被忽视了,这种企业有何隐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为本,以“治国平天下”为末。在很多企业家眼里,显然是把治国平天下看得更重要,本末倒置了。这就好比一个家庭注重赶快挣更多的钱,而把教育子女摆在次要位置。那么当下一代成了败家子,你每天都在担心,还会总惦记赚钱吗?再来说一个国家,如果把经济摆第一位,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就严重了,社会风气日下,犯罪激增,高速发展赚到的财富意义在哪里呢?所以《礼记·学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但企业主为何经常误入歧途?因为他觉得我不去抢就没了。结果在盲目求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员工教育,一味拔苗助长,人事问题一大堆,也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你就看现在的教育界、企业界,再看家庭,几乎都乱象丛生。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社会人心浮躁,都偏向急功近利,除非这个人明理,不然很难不被潮流裹挟。稻盛和夫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凝聚人心?因为他明理,做企业就是为了大义,是正义之师。□ 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推动企业变革领导者如何能够实质性地推动企业变革?这本书给予什么启示?
在推动变革之前,领导者需要反复扪心自问,我是要推动什么样的变革?所谓“道之所在,天下归之”,领导者需要清楚地判断,通过变革推动事业的目的,是否正如《大学》所言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否为了透过这个事业圆满你的人格,利益客户,利益社群,利益所有身边的人?只有这样的变革才有价值!如果我们选择的变革不是要解决问题,反而是制造更多问题,那么改则不如不改!看看教育领域,国家更换了多少个系统,结果花了一大堆钱,越改越有问题。我们需要把中华民族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拿出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企业家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把上百万的培训费用于训练团队,却不愿意接受祖宗圣贤的教诲,即使后者是免费的。所以,在变革之前,企业领导者首先要确信一项变革对社会、员工和企业未来发展是有意义的,如此才能让事业走向有序经营。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推动这项变革工程呢? 还是需要有“君亲师”的精神追求和力行原则。清朝少数民族几十万的军队入主几亿人的中华,为什么能够领导这么大一个国家?因为清朝的君主首先学习中华文化,完全接受汉文化。他们学儒释道都能坐在前面认真听讲,尊师重道。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是传统文化的通家,这个以身作则的力量就很大。然后还要落实“亲”与“师”。变革当中应当充分体恤人心,调节人情,不能过于强势,一强势别人就容易误解你的好意。另外还要有自省精神,当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要轻易指责,反而要自我反省。这一点在《群书治要》首篇“君道”里讲了很多。另外真诚也很重要,面对障碍,别把它当坏事,它是在帮助组织呈现出问题。只要真诚面对,就能感动同仁,危机才会化为转机。尊贤和纳谏也是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任用贤能时要尊重和重用他们,领导者必须很谦卑,能听得进谏言,才有机会随时调整策略。此外,在变革当中,公司往往需要不断地建立共识,所以领导者也须有持久耐心和坚定信念。您刚才讲到建立共识的重要性,但现代社会是价值观非常多元、人们自我意识都很强的时代,建立共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领导者如何能赢得这样一个挑战呢?
其实我们不必先设立场,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年轻辈的人,只要有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人生观,领导者用德行去引导,都能得到很大提升。我自己去大学讲了很多场课,每次同学们都是鸦雀无声,全神贯注。所以是我们对不起这些孩子,没有给他 们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圣贤教育,其实他们很想学,但我们只给他灌输知识技能,使他们的悟性都被严重抑制了。所谓自我意识强,往往是受社会错误引导所致。活在强烈自我意识中的人比较难与人交心,他自己并不快乐自在。只要有人引领他,他慢慢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推心置腹更自在;或者帮他分析人生真正吃亏的正是自我设限的错误态度,他的心念就会逐渐转变。假如变革本身是符合人性的,假如变革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正确的,我相信没有人会害怕。任何人都会选择更有价值的东西,这点要确信。企业变革的阻力往往来自既得利益部门或个体。当变革伤及个体利益时,该如何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人们为什么感觉问题不好解决?因为问题在细小的时候被忽略掉了,到了变革时再去面对,由于组织里的既得利益者和自私风气太强,也很难一下子扭转过来。就像很多家长面对青少年教育很无奈,是因为从小没有好好教育,等到他走上社会才重视他的问题,而这时候他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再教育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首先需要反省的还是领导者,不是底下的员工,因为是领导者自己忽略了这个问题。领导者在反省的同时就要懂得“先恕而后教”,先懂得宽恕,然后赶紧去教育员工,不能与他搞对立,否则他反弹结怨就会事与愿违。领导者不必刻意去平衡利益关系,重点还是教育和引导,所以离不开以身作则,领导者要带头做到公正,用“公正”去对治利益集团的“私心”。《群书治要360》第203句也讲道:“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通达天下人意志的(即能引导天下人的),最重要的是公正啊!你把公正行出来,小群体表现私心就不好意思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孔子或释迦牟尼佛来运营企业,他们会怎么做? 孔子如果办企业,毫无疑问他一定追求大同世界,即大道盛行的时代。正如《群书治要360》第201句所描述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寇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确立了企业愿景后,在企业治理方面,孔子一定遵循“治理国家九项原则”(该书第160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因此,孔子定会以身作则,然后任用贤才,用爱心和道义去经营企业。企业定会深度践行社会责任,不仅非常注重公司骨干和全体员工的教育,乃至家庭下一代的培养,也会提早进行企业接班人的选拔培养。因为企业的宏大愿景以及领导者的有情有义,员工深信跟着这样一位无私的领导者不会有错,所以会格外心安。在他的感召和教化之下,企业员工也必然很有爱心。比如像苏州固锝的员工就组成了400多人的义工团队,常常去孤儿院和养老院,用他们的爱心去真情服务孤儿和老人。“子庶人也”,指的是他会像爱护孩子一样,服务好广大客户,甚至企业周边社区的人,都会被视为亲人,企业会守护好一方的环境,而绝不会为了发展企业而污染一方,引发地方人民的反弹。“来百工也”,指的是带动各行各业的合作企业共同发展兴旺,因为真心为其着想,自会得到合作伙伴的高度信赖,并追随他共存共荣。“怀诸侯也”,指的是当企业怀柔天下的时候,再远的人都会慕名前来投靠,把这家企业当成安身立命之地,并以此为荣。如果是释迦牟尼佛来经营企业,他一定从事教育事业,并且会在“君亲师”方面做得淋漓尽致。因为人类有史以来,他的牺牲精神几乎全天下无人能及。他生前一天讲学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中没有一天休息,这是何等的以身作则?然后他又慈悲为怀,爱护弟子及天下百姓,始终诲人不倦。而且他所生产的教育产品都是当今乃至后世最需要的,而不会助长人的虚荣心、攀比心和欲望。至于说“打造品牌”这个方面,那简直不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完全自自然然,水到渠成。你看孔子,也从不标榜自己,甚至当时连个人宣传资料都没有,但天下学子纷纷归仰。而到两千五百年之后,美国还以他的诞辰作为教师节,真正影响了全世界,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