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中国有必要参考德国数控机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13-06-28 15:17:26

  职业教育和大学。在德国,职业教育受到关注的程度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究其原因,职业教育不仅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景。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为20%左右,而将近80%的年轻人
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
1.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小学学制4年,毕业后有三类中学可供选择:
●普通中学(6年,读完可以到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继续学习,只要补完13年的学习课程就可以上大学)
●实科中学(7年,还差2年,在各种学校补完2年后,可以继续上大学)
●文理中学(8年,以前9年,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大学,不需要高考)。
大学生占1/3,其他2/3进入双元制教育体系,归德国工商会管理。

  德国必须读满9年制义务教育,才能开始职业教育。德国分了360种职业,所有职业都需要职业证书,实行职业准入制度。根据职业不同,职业学校有2~4年培训。机电一体化专业通常为3年。

  德国《职业教育法》给予职业教育体系规范的法律保障。它不仅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目的,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概念,还对培训场地、培训职业认可、培训条例、考试要求、证书发放、培训时间、培训合同、双方义务、对培训学校的要求、培训期间的补偿、职业能力、解除合同、试用期、对老师的要求与监管等,都做了明确的阐述。

  学生和企业签订了职业学习合同,就取得了州属管理的职业学校上课资格,每周一天在学校学习,4天在企业学习和操作,有专门的培训教师负责授课,要按照国家制定该专业培训大纲。
另外,联邦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职业教育能够充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其一,将行业职业教育由传统机电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制造业,如纳米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和系统扩展技术。其二,保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仍能提供年轻人职业培训岗位。德国政府提出,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承担全过程的岗位培训,它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组建培训联盟,联邦政府给予必要的资助,但组织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国家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公约规定,经济界有义务每年提供30000个培训岗位,帮助学生实习,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逐步促使职业教育更符合创新的要求。

  2.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职业培训

  企业没有义务进行培训,凡是愿意的企业,到工商会进行登记,工商会对其资格进行审查,有资格的企业可以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培训过程是免费的,企业给培训学员发基本工资,上保险,但与中国的学徒工不同,德国的培训学员以学习为主,不是廉价的劳动力。工商会在培训中间对学员培训情况考核,全部培训完成后有结业考试,通过后由工商会发放技工证书。

  越来越多德国企业加入到职业培训中来,其主要原因有二:
⑴企业需要技术工人,自己培训的技术工人针对性更强,更能适应自己企业,而招聘其他企业培训的技术工人有很多问题。

  ⑵自己企业培训的技术工人,对企业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很少有员工跳槽,也非常有利于技术传承。

  德国企业把技术工人看做是公司的宝贵财富。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通快公司的销售额下滑40%,但是没有解雇一名工作人员,危机过后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原有的企业办技校的体制被取消,而新的培养体制还没有形成和完善,新进入人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而且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技术传承积累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3.国际化职工培训
最近,纽伦堡与北京昌平区签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在中国的德国企业进行职业培训,毕业后拿德国文凭。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