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产能过剩的应对方法之启动内需
2013-07-30 13:26:16

        1957年下半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主要行业产能过剩明显,社会各界对于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普遍缺乏信心。日本通过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最低工资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启动内需,消化过剩产能。一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1960年,日本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倍增计划确定按地区和产业不同,将日本劳动人口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实施统一的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支出,提高农产品价格。

      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收入,使其生活水平与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者相同。设计实行“逆向剪刀差”机制。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日本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缩小。三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倍增计划出台后,日本政府着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961年4月,正式实施《国民年金法》,实现了全民保险。1963年7月,颁布《老人福利法》,推行养老社会化,保障老年人经济和医疗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对老年人应享受的服务内容以及各级政府、社会和企业等扮演的角色做了明确规定。 
     这一系列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启动了日本国内需求,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进而引发出口导向企业转向日本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经济增长方面,1961-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劳动报酬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实现了国民经济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形成了近1亿人口的中产阶层。在计划实施的10年中,日本成为亚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以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提高为基础的消费革命,不仅化解了需求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危机,还促使设备投资与制造业生产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推动整个日本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