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政策都有个适用期,双轨制也是如此。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双轨制维持了经济的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了代价。现在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双轨制带来的。这之中最主要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寻租现象的普遍化和社会风气问题。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双轨制都消除掉,让企业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否则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
林毅夫还特别强调,中国经济目前仍受双轨制影响较深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保护补贴:一是金融领域内,尤其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上。二是资源价格方面,资源税费基本接近零。三是行业上的垄断,包括信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我们注意到,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不仅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要寻找、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取消双轨制的改革是需要逐个突破的,而可以各个击破正好是促进改革最值得庆幸的地方。尽管如此,由于不断固化的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推进每个领域的改革都需要了不起的勇气和智慧。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并无它途。
一是各个行业的反垄断,解除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性政策。比如,国资委通过实施“七大行业绝对控股、九大行业相对控股”战略基本实现了国有资本对上述行业的垄断优势,民营资本的进入实际难以改变垄断格局,但却可以产生“鲶鱼效应”,而民营资本的合资合作,极有利于通过改善公司治理解决国有企业当前存在的严峻的少数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是实现居民(含企业)国民待遇的均等化。比如在当下的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社会保障的平等覆盖,帮助更多的农村居民从半城市化实现城市化,有利于稳定城市就业队伍,拉动城市消费再上台阶,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居民的国民待遇,正是解决当前日益高涨的资本外逃和移民潮的根本方法,信心堪比黄金,只要居民对国家和社会有信心,拥有巨大市场容量、人力资源和资本实力的中国,又有什么问题不能克服呢?
最终分析结论:
取消双轨制的改革,实现居民国民待遇均等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强居民认同感以及投资和消费信心的关键举措,是“牵一发动全身”改革的一大选项,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