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火的移动互联网,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产品的发展速度,对于移动互联网产品来说,一年内就能“定生死”,这与在互联网上能坚持数年的光景截然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上,有过一个沉淀的例子:打车产品。
从微信到APP,打车产品兴起之后,各路资本大鳄纷纷入场,嘀嘀打车获得腾讯的青睐,而后摇摇招车得到红杉资本的融资,阿里巴巴和阿米巴注资快的打车,大黄蜂打车也傍上晨兴创投。打车软件一时间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打车软件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多。但是,我们很快认可了一点:当大鳄入场而没有一家能够独占鳌头的时候,推广成了最重要的症结。
其实,打车APP在技术上并没有难度可言,真正困难的是市场的占有量。怎么获得市场的占有量呢?还在发展初期的移动互联网没有更好的答案,而援引当年互联网的方式,就是做广告,给用户福利。
有了投资,一切都不在话下,这场疯抢的泡沫潮就这样开始了。北方的打车软件对南方市场虎视眈眈,而南方的打车软件对北方市场也垂涎已久,一场混战在所难免。好景不长,不是所有产品“烧钱”都能烧出春天。
所以,当政府的条例出台的时候,打车软件的热度戛然而止,被收回经营权的打车软件在规范的市场竞争中悄然落幕,还在坚持的已然不多,只剩下现在的萧条景象。而是否还能等来春天,就看“冬天谁更耐冻”了。
如果说在互联网世界剩者为王,显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在互联网同样适用。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强者恒强,在互联网行业一样是血淋淋的事实。如今的巨头,在整体上更加难以被撼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是强者,越明白自己的核心以外,还需要更多支撑。所以,三大巨头都在大肆收购,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成为它们的目标,相比以前巨头自己直接复制,这是一个进步。但这种情况的出现确实让无数中小型公司崛起的难度加大,这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让人颇感无奈的现实。
正是因为第一的重要性,让很多企业都加入到争夺的环境中。比如,微信3亿用户这样的用户量给了其他产品不小的压力,谁都想要分一杯羹。易信横空出世,来往低调推出,似乎一夜之间,微信一家独大的即时通信领域,增加了不止一个竞争对手,移动IM二次大战俨然会一触即发。在混战中,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用多种手段封杀微信、丁磊炮轰腾讯垄断,这充分表明,微信的地位已经让互联网各路诸侯芒刺在背,以至于不得不放低姿态,联合抵抗微信的入侵。而从不同的战略和方针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都开始站队。可微信的用户并没有出现分流,可见微信的地位依然不容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