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在成重点发展方向
2014-12-24 09:20:46

    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国内重要出口轨道装备,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也逐渐成熟,国产大飞机的研发也有了更多的成果,从这些成果来看,中国的高端装备自主研发也有了全面的进步。但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比如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机器人制造等,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需要全方位的攻关和崛起。
    目前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加速推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各国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出口型制造大国,中国急需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补上这一短板,改变以往低端、廉价的形象。

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掀起
    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推进,互联网技术和制造领域的深度结合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以3D打印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加速推动全球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全球机器人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企业应用积极性高涨。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水平显得非常重要。以往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往往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装备制造业。在这一过程中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的技术,尤其从德国引进最多。
    据统计,截至 2012 年底,我国从德国引进技术累计 18398 项,金额 606.7 亿美元。德国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如西门子、大众、曼公司等已经将生产或研发基地设在了我国。进一步推动中德就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3D 打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开展研发合作,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水平。
    另外要想真正提高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影响力,还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品牌。遗憾的是,我国还很缺乏这样的品牌。美国、日本、德国等装备制造大国普遍重视培育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尖端产品技术研发和对外贸易等,带动本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我国当前拥有众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品牌,但只有三一重工一家装备制造企业曾上榜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 强。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是制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以海洋工程装备为例,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深海装备制造取得一定突破。此外,海上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初步实现产业化,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初具规模,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产业发展仍处于幼稚期和起步期,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仍处于该行业的第三阵营。这只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反应。

面临技术封锁挑战
    尤为值得重新审视的是,随着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日益提高,从国外引进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已经越来越难。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加大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即便是一直合作良好的德国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德资企业在华的不断壮大,德国在华投资呈现出独资趋势。一方面新成立的独资企业增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中的德方要求独资,通过内部收购、增资扩股或稀释中方股权的并购方式,实现其对经营管理权的控制。如,西门子计划将其在华近 60 家企业尽可能地全部发展成独资企业,以博世、马勒为代表的德国零部件企业大都采用独资或控股的形式经营。
  德国跨国企业的独资化趋势对于试图通过合资取得先进技术的中国企业带来明显竞争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方式获得了较多德国先进技术。但是近年来,德国等跨国企业日益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使得通过合资方式获取关键技术越来越难。德国企业对向我国继续进行技术转让也更加谨慎,阻碍了两国在尖端技术和新兴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相对而言,德国对于中国的技术帮助并不小,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对于其核心技术的保护和封锁。
    例如在页岩气开采方面,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技术和设备在短短三年内已经完全自主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石化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探索,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页岩气公司只提供昂贵的服务和设备,不出售技术,这逼迫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创造自主的页岩气研发体系,这样才能把成本降下来。
    国外大企业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还体现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中国汽车曾经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合资发展后,国外企业几乎垄断了其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缓慢。
    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也逐渐走出国门,希望通过并购欧美企业,来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但这种尝试也受到了重重阻挠。另外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跨国收购还面临着艰难的整合问题。特别是德国对华投资和限制的措施不断增多,比如对投资收益利用的限制就制约了我国企业在德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中德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带来了明显障碍。

形成机制,奋起直追
    在市场人士看来,要想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全面崛起,必须加大我国自主研发的投入,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高端装备制造的攻关。目前国内已经开始重视起来,比如我们在不久前专门成立了机器人制造产业联盟,致力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不过,更多的专家认为,国家还必须建立更为健全的与发达国家对话、合作、交流机制,以便更好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少走弯路。 
    毕竟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我国争夺新工业革命时期全球战略制高点的关键。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居全球领先地位,我国需快速学习研究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措施和布局,加快编制落实高端装备战略的步伐,从国家战略层面设计与这些国家的战略合作布局,建立双方政府间长期有效的对话机制以及专题交流平台。
    还要聚焦战略合作领域向智能型、 研发端、 服务化方向发展。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欧美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通过参股、联合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并购其技术领先型企业,加强与被并购企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双方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技术引进。优化合作配套政策措施和平台也同样重要。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外投资与贸易的便利化,加强沟通协商,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加快我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外投资的审批效率。
    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背景下,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国内高端装备出口的一张名片,但国家需要更多高铁一样的产品。■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