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增速下行到“底”了没有?
机械工业从以前20%以上的增速降至去年的10%左右和今年一季度的7%以下(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57%、利润同比增长1.42%),那么下行是否到“底”了?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上述年初的几个增长数据已接近今年的“底”部,虽然4、5月份还可能再降一些,但下行幅度已经有限;今年增速的“底”部应该与一季度的主要数据相近。
但从长远看,今后增速仍将缓慢下行,预计增加值增速每五年将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在“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主营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8%仍是大概率的事,2020年后预计将降至7%以下。
2. 如何认识“需求不足”
(1)增长速度虽在快速下行,但多数产品需求绝对量仍在增长。
近年来,多数机械产品的产量仍保持增长,即使在今年一季度,产量增长的品种仍占一半。主要是与改善民生、提高效率、节能减排、增加出口关系比较密切的产品,以及保障在役机具正常生产所需零部件。
产量下降的主要是:一是与投资活动紧密相关的产品,如:工程机械、载重车、重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石化装备等;二是技术含量偏低或市场业已饱和的中低档产品,如普通机床、交流电动机、电焊机、电炉、电线电缆及低压电器、普通农机产品、照相机等。
(2)尽管需求增幅下行,但需求总量已达很高水平。
2000年机械工业销售额约为1.4万亿元,2014年已高达约22万亿元。2010年前年均增长速度虽高达20%以上,但实际年均增量只有1.26万亿元。而2013和2014年的增量分别达到了2.4万亿元和1.8万亿元,不比前十年的年均增量低。在年销售额已高达20万亿元的背景下,仍能继续实现如此大的增量,殊非易事。可见“需求不足”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数据有差距。
(3)深感“需求不足”之痛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多数企业有此强烈感受,主要是因为:
一是虽然多数产品需求仍在增长,但增幅在快速下滑。越来越多的品种(以前是1/3左右,今年一季度已上升至一半左右)需求绝对量下降。
二是与需求总量的增幅下行相比,企业的产能满足率下降更快。多年来的大规模投资已使全行业产能急剧扩大,产大于求的矛盾激化程度远比需求本身增速下行尖锐得多。这直接放大了企业对需求增速下行的痛苦感。
三是价格战导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在产能严重放空的压力下,机械企业同行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利润率急剧下降。即使实际产量并未下降甚至还在增长,但企业的经济效益却大不如前。这是深感“需求不足”之痛的最根本原因。
4. 应对需求不足的一些思考
(1)审察大势,选择调整方向。
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变化。要研究机械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的走向。要在这一大前提下认识和思考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今后的发展速度。
(2)应鼓励劣势企业退出。
化解需求不足,除了千方百计刺激需求增长以外,还应更为关注如何解决产能过大的问题,更为关注如何解决恶性竞争导致的效益非正常下滑的问题。
(3)向高端升级,在为用户争取更高效益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机会。
在几乎所有现有产品都供过于求、恶性竞争的同时,包括主机和各种零部件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的高端领域都有进口,说明仍存在颇具附加值吸引力的发展空间。机械工业每年3000亿美元以上的进口额,证明了这一点。
向高端升级不仅是对原有产品的技术指标升级,而且更要关注如何“为用户降本增效”,从这一角度改进自己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比之于其他同行同类产品、乃至于进口产品更高效、低耗、耐用,对用户更有吸引力。
(4)延伸产业链。
与自我扩张相比,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兼并重组进行扩张。
(5)重视服务型制造,提升附加值。
努力在原有“硬”产品基础上增加各种方便用户使用的“软”件,由向用户销售产品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转变。
(6)走向国际。
我国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是突出的国际比较优势。现有产能无论如何仅在国内是无法发挥的,只有大步走向国际,在国际竞争中才有可能找到用武之地。2014年我国机械产品出口额只占全部销售额不到12%,这一占比与德国、日本相比差距很大,说明发展潜力确实很大。
(7)长远着眼、眼前着手,持续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就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言,是生产效率、质量和市场反应速度之间的竞争。因此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努力是大方向。但具体到每个企业,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是否真能有效地提升现实的竞争力来决定推进节奏和工作切入点,不能盲目跟风。
(8)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相对较快,说明体制机制改革大有潜力。大型国有企业如不强化改革和创新,即使需求形势好转,也未必能扭转优势地位日渐下降的颓势。
(9)加大重点建设力度。
建议努力加大核电等国家重点建设力度,以此增加重大装备的订单需求,救助一些确实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竞争力的“国宝”级装备制造企业。此类企业的发展往往并非完全由市场所决定。一旦破产后果难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