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温泽:工业测量领域的领航者
2016-07-05 09:59:21

   德国温泽集团创立于1968年,是世界领先的计量解决方案制造商。产品涵盖了三坐标测量机、齿轮测量中心、工业CT、模具设计制造、高速测量、数字化系统和逆向工程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机电制造等领域。如今,温泽在全球范围已拥有16家子公司,销售及服务伙伴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在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CCMT2016),温泽盛装参展,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温泽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山先生。访间,他细致地为笔者讲解了温泽的创新产品,并就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工业测量的挚爱,融入了个人的无限激情。

高端测量设备  亮相CCMT2016 

  在CCMT2016展会现场,温泽的展区人潮涌动,好不热闹。此次展会,温泽以“致敬对每一微米的苛求,温泽用心耕耘中国十载”为主题,展出了新一代LH系列坐标测量机+REVOTM测头系统、XOplus系列桥式三坐标测量机+三维线激光扫描测头-SHAPETRACER、WGT280齿轮测量中心以及新一代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桌面型exaCT® XS等设备,让现场观众和参展商领略了温泽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优势。

  对于新一代LH系列坐标测量机,在展会现场备受关注。陈总介绍:“该产品延续了LH系列产品的优异特性和创新工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具备了稳定、可靠和全动态测量的功能,是一款适用于不同测量应用的通用灵活的测量设备。同时,配以Renishaw公司的高速五轴无级扫描测头-REVOTM,协助坐标机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仍能发挥最高的测量效率。”

  XOplus系列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同样吸睛。据介绍,该设备是温泽基于市场发展以及客户所需所推出的产品,可以全面满足工业领域的测量需求。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完成各种测量任务,同时提供了更高精度测量结果,是一款极具性价比以及竞争力的产品。配备的三维线激光扫描测头-SHAPETRACER,可将测量机转换为记录和处理点云的理想工具,是模具制造、设计模型以及任何需要记录实体表面和轮廓数据用户的完美之选。

  陈经理说:“除了我们展出的这些产品,一些合作伙伴也展出了温泽的产品。雷尼绍展位展出了LH108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北京丹青瑞华展出了CORE-DS光学高速多轴测量系统。”

引领创新技术  提升企业价值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测量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在线检测、校准、以及先进制造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泽始终保持着技术的领先,成为行业的领导品牌。陈总说:“温泽始终坚持持续性的发展,每一年都会在利润中,抽出两位数百分比的金额,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不断的钻研新技术,创造新产品,保障领先地位。”正是这样的发展战略,使温泽的产品不断丰富,满足不同领域市场的需求。

  除了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温泽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更加注重聆听市场需求,满足客户的实际应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温泽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帮助行业客户在质量控制方面提升竞争力。此外,在航空航天、汽车、金属加工、医疗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价值。“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解决方案,受到了权威性机构的认可,是客户理想的合作伙伴。”陈总补充道。

  陈总说:“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因此给测量领域孕育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温泽这样一个技术型公司来说,可以使产品供应的方向更加明确,能够促进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重视中国市场  助力中国智造2025

  温泽布局全球,十分重视中国市场,一直加大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力度。2006年,温泽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青浦成立,全方位负责中国市场的销售和服务。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温泽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在2015年中国市场不够景气的情况下,温泽的销量并没有受此影响,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这主要源于温泽产品技术的领先,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当记者问及温泽今年的销售目标时,陈总表示,在2015年销量的基础上,争取达到20%的增长。他透露,到目前为止,今年第一个季度销售目标已经达到,对于全年的业绩保持乐观态度。

  今年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头年,是中国工业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陈总说:“作为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符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温泽将用领先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帮助中国企业提升质量,保障效率,与广大客户一道,助力中国制造。”

  在采访的最后,陈总说道:“工业4.0是一个必然趋势,转型升级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未来,温泽将继续秉承‘精益求精’的传统,持续不断的积累技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馈客户。”■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