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机床工具行业2016年上半年进出口数据与建议
2016-08-05 09:12:14

    一、2016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与特点
    据海关统计,机床工具行业2016年上半年进出口109.78亿美元,比201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同比)下降9.35%。其中进口62.77亿美元,同比下降10.85%;出口47亿美元,同比下降7.26%。进出口逆差15.77亿美元。


    1、进口继续下降,卧式加工中心和数控折弯机床进口增长

    全行业2016年上半年进口同比下降10.85%,低于2015年全年同比下降18.18%。今年以来进口增速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金属加工机床进口3.43万台,38.89亿美元,金额下降7.57%。
加工中心进口1.19万台,15.04亿美元,金额下降7.38%。其中:立式加工中心1.03万台,7.48亿美元, 金额下降15.95%;卧式加工中心进口1263台,6.06亿美元,金额增长13.75%;
    数控机床进口6494台,14.51亿美元,金额下降6.23%。其中数控卧式车床1730台,1.72亿美元,金额下降16.67%;数控龙门铣床129台,3676.3万美元,金额下降22.79%;数控锻造或冲压机床314台,1.23亿美元,金额下降42.13%;数控折弯或矫平机床390台,8533.1万美元,金额增长29.55%;数控电加工机床753台,7595.3万美元,金额下降16.13%;
    激光加工机床进口2235台,3.2亿美元,金额下降6.93%;
    数控装置进口2.92亿美元,下降4%;
    金切机床零附件进口2.05亿美元,下降32.1%。


    2、出口下降幅度逐月收窄,卧式加工中心和激光加工机床增长
    全行业2016年上半年出口同比下降7.26%,比年初下降22.24%有所收窄。
    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3.95亿美元,同比下降6.23%。
    加工中心出口1459台,6914.5万美元,金额下降40.81%。其中立式加工中心出口1113台,4424.7万美元,金额下降14.96%;卧式加工中心出口91台,1304.4万美元,增长64.45%;
    数控机床出口1.41万台,4.3亿美元,金额下降7.51%。其中数控卧式车床3944台,1.19亿美元,金额下降17.93%;数控电加工机床出口1907台,6871.6万美元,金额下降18.05%;数控锻造或冲压机床1117台,3908.7万美元,金额下降23.16%;
    激光加工机床出口3.34万台,1.9亿美元,金额增长21.3%;
    金切机床零附件出口1.82亿美元,下降34.22%。


    总体看,全行业进出口比上年有所改善,有以下2个特奌:
    
一是今年以来进口增速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多数产品进口下降,但二种产品进口增长:数控折弯或矫平机床进口高速增长;卧式加工中心进口一改上年连续下降的局面,今年各月份进口量大,增速快,说明国内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是出口增速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多数产品出口下降,但二种产品出口增长:
 卧式加工中心出口高速增长,激光加工机床出口保持了增长势头,而且增速较快,出口额居机床类产品之首。

       二、市场预测
        2016年7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鉴于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今年的世界经济的增速调为3.1%,2017年为3.4%,两项指标均比今年4月预测值下降0.1%。报告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给世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前景趋于恶化,特别是对欧洲发达经济体而言。尽管英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略强于该组织4月份所做的预测,但英国“脱欧”公投结果预计将导致国内需求的显著减弱。报告将发达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原来的1.9%下调为1.8%。报告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维持不变,仍为4.1%。报告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提高0.1个百分点至6.6%,并维持中国明年的增长预期在6.2%不变。报告称,中国近期的政策支持是中国经济前景所有改善的原因。报告还认为,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
        目前我国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尤其是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有利于扩大我国产品的出口。
        从4月举办的第119届广交会(一期)机电馆了解到,不少企业为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普遍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产品品质提升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推广;有的企业围绕市场布局、创新研发和营销管理开展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在细分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从国际市场需求分析,我国部分机床工具产品比较优势依然存在,递补了一些国家的缺门,同时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企业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有所增强。我国政府发布了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有所提高。但是,机床工具行业内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较为突出,开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同时也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环保等投入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出口成本增加,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带来众多困难。

    三、几点建议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当前进出口形势,建议机床工具行业关注以下儿个问题。

    1、继续调整结构,克服困难, 创新发展。应该看到全行业出口产品中多数是低附加值和中低档产品。按出口额计算,金属加工机床(含机床零附件)出口仅占全行业出口的30%左右,所占比重太低,而主要依靠非金属加工机床、工具、磨具磨料的出口。因此,要加强金属加工机床的开发创新,特别要重视对近儿年进口额大的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创新驱动,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研制开发了一些高档机床,取得了成果,尚需继续努力,研制的新产品要更贴近市场需求。
 

    2、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重视国际市场需求情况的调查和营销工作,努力扩大出口。当前国际市场总体需求不旺。我国机床工具对美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情况较好,对欧盟、东盟、日本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难度增加,今年以来出口普遍下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要努力推销我国具有优势的机床工具产品,如中低档数控机床、工具等。对欧美市场急缺的一些产品,包括一些他们不生产又有需要的中小型加工机床、工具、零部件等,积极开展营销推广工作,不断拓宽市场。

    3、重视激光加工机床的开发创新。近几年来激光加工机床进口数额较大。进口情况是:2013年为5395台、6.6亿美元;2014年为5334台、9.15亿美元; 2015年进口5566台7.2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进口2235台、3.2亿美元。进口规模仍然较大,说明国内需求很旺。激光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的切割、焊接等工艺,具有加工精度高、高效、环保等特点。国内企业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研制开发创新,实现进口替代。

    4、用好国家有关外贸政策对进出口的支持。2016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努力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对部分机电产品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退税; 二是巩固外贸传统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三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建设一批境外展示中心、分拔中心、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 四是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五是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降低出口平均查验率,加强分类指导。
有关企业要熟悉并用好这些政策,发展进出口贸易。

    5、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很快。尤其与东盟十国、印度、中亚五国(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发展势头很好。
    我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从我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部瓜达尔港),发展很快,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或络续开工建设。
    近来我国与东欧部分国家尤其是塞尔维亚、波兰、匈牙利等在产能、贸易、投资等方面合作有了新的进展,要努力收集相关信息,积极参与合作并扩大出口。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 高频脉冲电源 - 高频脉冲电源 - ,,金属加工机械 - 金属切割和焊接设备,天津市天仪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频脉冲电源 - 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 双金属带锯条 - M42 双金属带锯条 - M42,M42,金属加工机械 - 锯床,江苏机床总公司机械设备分公司,双金属带锯条 - M42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 半自动卧式带锯床 - G4032 半自动卧式带锯床 - G4032,G4032,金属加工机械 - 锯床,靖江市乾坤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半自动卧式带锯床 - G4032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 QZ3032摇臂钻新货上市质优价廉 主要技术参数 QZ3032 钻孔最大直径mm 31.75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距离mm 0-650 主轴中心至立柱母线距离mm 200-650 主轴上下移动最大距离mm 140 主轴锥孔(莫氏)3 主轴外径35mm 主轴转数器三种(转/分) 270 730 1168 底座工作台面积mm 650*420 机床电动机 1.5kw 950转/分 三角皮带规格 B950 摇臂回转角度 ° 360 分度盘每转一周移动量mm 141 升降电机功率 kw 0.37 机床重量kg 295 外形尺寸mm 1400*625*1486
  • HT1208Z龙门式动台面雕铣机 HT1208Z为龙门式动台面雕铣机,整机铸铁制造自重5500kg;采用台湾上银滚珠丝杆、直线导轨传动,三菱伺服电机驱动;7.5KW伺服型主轴电机,宝元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