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产品主要配套件和数控系统分析
综合分析14家企业的产品配套情况,可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以境外配套为主,中国大陆产品配套份额较弱。滚动组件(包括滚珠/滚柱丝杠、直线滚珠/滚柱导轨、丝杠支撑轴承、主轴轴承、陶瓷轴承等)、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圆盘式、斗笠式、链式等)、主轴变速箱、电主轴、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等基本上采用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三菱)、台湾的产品(新代)。四、五轴高档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更是西门子和发那科一统天下。
第二,即便是应用于中档或中档以下产品的配套品,情况仍是如此。从前述这些企业主导产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很多产品并非是高技术高档次产品,且这些产品的应用领域大都集中在3C和家用电器市场,更何况目前正处于“配套荒”期,大家都在为配套件断供而寻找新的货源时,国产机床配套件仍不能顺势而为,可见积弊之深,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第三,激光类产品情况更为突出,且配套件所占成本较金切类机床要高。除机身、横梁、外观防护等少数机械件外,其余核心关键配套件,包括与金切机床同样的滚动组件、光纤激光器、超高精密行星减速机与齿条、伺服电机、摆角激光头、导轨和丝杠、激光头、镜片(自制激光头用)、激光三维切割或焊接机中的关节机器人及伺服控制器/控制电机和一些电气元器件等,多为美国、德国、瑞士、日本、英国的品牌产品。
第四,国产数控系统有一定的表现。在我国机床行业的主要配套环节对外依存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调查中发现国产数控系统在华南和华东企业中仍有一定的作为,如华中数控在鼎泰、创世纪、润星、乔锋产品上的应用以及在苏州胜利3C产品生产线乃至智能化示范工厂方面的应用。其中可借鉴的一点是,国产数控系统的推广与应用要与用户紧密配合,从发挥企业产品自身技术优势角度以及实现用户工艺要求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定制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并在生产应用中不断持续改进,就能取得进步。
4. 生产及制造工艺特点——流水作业
由于这些企业产品量大,在装配作业中普遍采用流水作业(包括电柜的组装),机床固定,人员流动,一批批投,几天后一批批出。这样的作业方式对于外协外购品的组织、工序的合理设计、“配膳”的跟进、工序作业与检验标准的制定与落实等一系列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点上,我们感觉这些企业具备了规模批量化生产作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
四.运营模式与发展创新
1.新兴机床企业的运营模式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电力装备的制造总量大约占世界的60%,造船工业占比达40%,汽车年产量和高铁的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3C产品和家用电器产量世界第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有赖于工业母机—机床产业的支撑。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 3C产品以及家用电器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加工机床需求急速上升,据专家测算,“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仅钻削中心、C型立加和精雕机类机床年需求量超过10万台,加工玻璃、陶瓷和金属的“高光机”年需求量超过4万台。由此造就了一大批新兴民营机床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机床行业新的增长极和行业新生力量。
在华南企业中有“轻资产”与“重资产”两种运营模式之分,资产的轻与重指的是企业的生产设备和设施。一般说,从3C产品做起的企业,属于“轻资产”型,即没有或很少加工设备,且厂房条件较为简朴,以外协外配套和组装为主要生产模式。从传统机床做起的企业,属“重资产”型,较“轻资产”型企业多了一些关键把关机械加工设备(当然,关键的检测设备都是有的),机床的基础件乃至主轴加工能自行解决。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难分仲伯,14家企业无论资产轻与重,目前都获得了成功。资产的轻重不一定就是企业的固定模式,实际上“轻资产”企业也很眼热“重资产”企业。但有一点是大家共识的,即资产的轻重一定要量力而行,只有挣到了钱,才能谈投入,任何时候不能置企业于资不抵债、资金断流的危险中。经调研和初步分析,新兴民营机床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可分为以下类型。
(1)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机床企业的运行模式
本次调研的“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纽威数控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是属于大型企业集团投资的子公司,由于大型企业集团财力雄厚,创建机床公司初期投资力度大,基础厂房建设配套,初期购置一批世界先进的加工母机和检测设备基本到位。公司引进机床行业技术人才,目标定位在中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生产,初期生产的机床可为集团母公司企业加工配套,稳扎稳打,逐步推广在全国装备制造业销售应用。这类机床企业按照母公司运营模式运行,整体管理规范,但由于进入机床产业时间较短,需要有一个技术和产业逐步积累提高过程。从总体看,这类企业具有较强发展生命力,是我国机床行业崛起的新生力量。
(2)以配套供应链为纽带的机床集成制造模式
据专家介绍,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年销售量超过15亿台,其中手机主要机加工件(手机面板、中框和盖板等)90%以上在我国加工制造。在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3C行业和家用电器零部件加工量也非常巨大,因此这类加工机床的需求非常庞大,这些用户行业对机床需求订货的特点是:机床订货数量大(一次合同几百台、几千台)、交货期紧迫、要求机床加工稳定、投资回收期较短、用户服务及时等,为适应这些行业加工需要,一批以配套供应链为纽带的机床集成制造企业应运而生。这类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强大的配套供应链和快速决策市场反应能力,以采购光机、数控系统、滚动导轨和丝杠、电器件、防护和附件等,迅速组织整机组装、调试和交货。这种运营模式是我国机床制造业发展中非常独特的模式,对我国3C等制造业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的资金积累,这类企业随3C领域产品的发展和对设备需求的变化,普遍意识到产品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新机型开发、配套件和整机的检测、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开始重视投入,在核心部件的制造上也开始着手布局。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类发展好的企业也将成为机床行业发展较快的新生力量。
(3)掌握数控机床核心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
企业发展演变通过技术进步和资金积累等手段,发展实力增强,进而逐步掌握机床整体设计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机床驱动和伺服优化技术、试验检测技术、可靠性等核心技术,并拥有机床关键件如主轴、床身、立柱等关键件加工手段和整机装配检验能力,企业具备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制造模式,即研发、关键件制造、整机组装和用户服务由主机制造企业掌握,大量的配套件实现国内外采购,企业逐步向“专、特、精”方向演变,成为掌握数控机床核心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
本次调研的不少民营机床企业已经开始向上述模式演变,其中江苏哈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以高校高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该企业掌握超精密机床的核心技术,以设计、整机装配测试和服务为主,在逐步加强关键件制造能力的基础上,相信将成为我国超精密机床研发、生产新的重要力量。
(4)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模式
激光加工是将激光束照射到工件的表面,以激光的高能量来切除、熔化材料以及改变物体表面性能。由于激光加工是无接触式加工,工具不会与工件的表面直接摩擦产生阻力,所以激光加工的速度极快、加工对象受热影响的范围较小而且不会产生噪音,可以对多种金属、非金属加工,特别是可以加工高硬度、高脆性及高熔点的材料,激光加工具有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光纤激光技术和激光器技术突破,以及激光器功率提高和成本大幅度下降,激光加工设备的性价比迅速提高,激光加工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激光切割机和激光焊接机发展尤为迅猛,由此推动激光加工设备制造业绩井喷式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激光设备制造企业。据介绍2017年全球激光器销售额120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占51%以上),光纤激光器装机9.5万台。2017年我国激光切割机市场销售量超1万台,预测近几年将以20%以上速度增长。
从调研来看,我国激光设备制造骨干企业一般掌握整机机型设计和自动化配套技术,激光加工设备核心件——中、大功率激光器一般从国外进口,高端激光头、数控装置、伺服驱动、电器件、滚动功能部件、减速器和齿条等重要部件也以进口为主,机座等焊接结构件国内加工,主机厂进行总装、检验和用户服务。这种制造模式的关键是机型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和自动化配套技术,整机制造质量、价格和服务也是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发展模式是:关键技术突破带动和市场需求牵引下的集成制造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