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食品工业领域智能化让企业尝甜头
2018-10-25 11:23:44

        在食品工业领域,智能化成为多个企业追寻的潮流。像乳企这类食品企业就尝试在预处理、发酵、灌装到包装的整个生产过程引进购入智能化的发酵罐、智能灌装机以及智能包装生产线等,利用中央系统控制实现所有设备的链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而食品机械设备企业也尝试在组装过程中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实现20秒完成一台设备组装的高效……

  按理来说,智能化该是每个企业主动拥抱追随的,但笔者实际接触部分食品及食品机械设备企业后发现,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智能化、机器换人,实际上带着些许“被逼无奈”的意味。

  首先是时代浪潮裹挟。当前智能制造2025的口号响得尤为嘹亮,像《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得智能制造受到热捧。地方也拿出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对发展智能制造的企业予以扶持。食品工业相关企业想要获得相应扶持就需要发展智能化,迎合市场发展大趋向。

  其次是劳动成本上升相逼。像近来有研究报告显示,如今年轻一代的辞职率逐渐攀高。表现在企业中就是常年招工却找不到工人。佛山就有一家咖啡机生产企业,原先生产时候需要近两千名员工,庞大的劳动需求量使得该企业常年集齐足够工人。另外,不少企业为留住原有工人,工资每年都会上涨,这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力成本。

  人们喜好多变,逼迫柔性化升级。人们的喜好多变对食品企业来说尤为明显,早先市场上出现的脏脏包、“蜂窝煤”蛋糕等都属于突然火爆的网红单品,出现后一时间风头无人能及,然而随后便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在多种口味的冲击下,不少食品企业选择少量、多品种生产,这对食品机械设备的柔性化程度要求很高。而非智能的食品机械设备在生产不同口味食品时候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动,极为麻烦。

  虽然是被逼的,但当前实现智能化、机器换人的企业都尝到了不少甜头。例如享受到了各地对智能化生产的政策、资金支持,拿佛山为例,该地为推广机器人应用提出对骨干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给与整机销售金额10%的事后补助,而购置机器人的企业也按照是否是佛山出品分别给与设备购置费用总额12%、8%进行事后补助。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上有着显著的作用。像上文中提到的咖啡机生产企业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后生产线上可减少一半人工。更让人惊喜的是,相较于人工、普通机械设备,智能化设备在精确度、失误率甚至效率上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智能化生产线由中央系统控制生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变更生产产品极为容易。我国就有啤酒企业引进智能化生产线生产针对年轻人的个性化啤酒。

  当然智能化设备集合高新技术,其使用、管理、维修等都有一定的难度。早先某矿泉水企业就引进国外自动化生产企业进行矿泉水生产,但因为对设备的调试、使用方面的不熟悉,导致这条生产线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智能化设备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拯救企业的万能钥匙。应用智能化设备、生产线后,更应该不断对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自身技术研发队伍的建设,在减少生产线工人的同时,加速培养研发型人才。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