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这句话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要。有人说将来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是AI和机器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人,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能自主控制进行操作,外表可能千差万别,适应于不同的应用领域环境,比如工业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机器人,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机器人,帮助进行大量分析、精确计算和预估判断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的机器人,还有能服务普通大众、辅助家务处理的机器人等等。总体来说,机器人给我们印象,基本上是模样怪异,外表看起来呆头呆脑,行为姿势有些别扭,声音听起来也不那么自然。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机器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很多我们之前只在科幻小说里才看到的事物慢慢成为现实,走进了大家的视线,进入了大家的普通生活场景里。大家日常购买家用必需品经常会关顾超市,里面各种日用品,从食品到衣装,从洗浴用户到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而超市里的服务人员也都分工明确,有负责收银的,也有负责给商品上架补货的,还有给用户提供咨询,进行服务导购的。大家有没有想过机器人应用在超市里,适合做哪种工作呢?
英国一家超市就做了大胆尝试,率先引进了机器人超市店员,对啦,就是图片上这个看起来萌萌的小伙子。这个机器人事先进行了仔细设定,将超市各种商品目录输入存储,并将各种商品的精确定位设置好,这样超市里一旦有顾客需要求助的时候,机器人能依靠良好的互动沟通和精确的商品目录分析,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商品。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机器人表现不尽如人意,负责商店运营的店长抱怨说,机器人移动不够灵活,不能迅速将顾客带到正在寻找的目标商品旁边,经常比顾客自己翻找商品的速度还要慢。
实际上,这个机器人遇到的问题,还是因为功能不够健壮完善。比如,当顾客询问啤酒在哪里购买是,机器人回答,“啤酒在含酒精的饮料区域”。这个其实是机器人没有完全理解人类的语义,没有给机器人设定好超市这个具体的工作应用环境。“啤酒在含酒精的饮料区域”是没错的,但这只是个通用答案,应用在超市这个环境中,应该给出具体的位置和货架,这才是标准答案。而且,在真实的超市环境中,充满着各种噪音,还有每个顾客不同的口音,这些都影响着机器人的感应接收,让机器人没有办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和做出正确反应。最后,店长通知机器人,超市不打算和他续签雇佣合同, 机器人很焦急地问到,“请问您是在生我的气吗?”。
国内也一直在做超市机器人的科研和尝试,在北京物美联想桥店有导购机器人上岗,负责商超零售领域的导购服务。在杭州下城区华润万家VanGo有无人超市的尝试。在上海南翔和国展中心,开设有盒马鲜生机器人餐厅,不断在实践中对机器人进行智能升级和更新迭代。更新版的送餐机器人外形的美观度优化提升,AI智能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可以智能躲避障碍,进行菜品的检验识别等等。目前,应该说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世界各国对机器人在超市等消费领域的服务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应用的场景不多,效果也并没有特别好。不过新生事物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假以时日,才能看到机器人的进步。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现在逛很多超市,会发现传统的收银员减少了,很多通道出口实现了自动收银,全程再无收银员。有人提出机器人最终将完全占领超市,完胜“超市离不开收银员、服务员和导购员”的整合。机器人甚至可能比传统的店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能精准地分析出,每个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量比较密集,客人在哪个货架停留选购的时间最长等等。可以说比店员和老板更了解顾客,更了解超市,甚至比顾客自己都更了解自己。作为超市老板,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不仅减少了大量人工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好店面管理,提升超市运营管理效率。
期待着科学家不断带给我们更强版本的机器人,就像会下棋的机器人一样,以前上学时用下棋软件玩,对方的电脑棋手水平实在是很菜。但是,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最终下围棋的“阿拉法狗”可以战胜人类顶尖高手。未来的时代,机器人一定会成功地应用在各行各业,给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