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讯 “Good morning(早上好)!”在杭州湾智慧谷6楼,办公室门还没推开,乌克兰院士郭瑞·弗拉基米尔(以下简称“郭瑞”)响亮的招呼声,便传了进来。
去年9月刚上任的郭瑞,显然已完全适应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乌方院长的角色,与员工们打成一片。尽管张嘴就是乌克兰语,只会偶尔蹦跶出一两句简单的英文或中文,但郭瑞与身俱来的热情,早已打破中乌语言之间的隔阂。研究院中的中国小伙伴对他的评价是:“待人和蔼可亲,工作一丝不苟,是个‘实干派’焊接专家。”
当中乌技术交流“使者”
此番郭瑞来萧山当“院长”,并不是一个“美差”。
根据协议,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乌方院长任期五年,这意味着,在五年中,他将带领研究院从零开始,建成全国领先的材料与焊接领域服务平台,发展形成集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研究应用于一体的国际化焊接技术服务转化中心。
面对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瑞却淡淡一笑,胸有成竹。他说,这是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的信心,更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看好。
十年前,拥有焊接技术及金属热处理双博士学位的郭瑞,出任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乌方院长。十年时间,研究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新型焊接工艺与装备的研发、新型激光焊接工艺开发及材料加工、制备新型焊接材料的制造等等,不仅致力于新型工艺的开发,同时还十分注重产业化发展,开发的多项工艺已在东部沿海不少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有的科研成果最终都要着眼于实际应用及产业化。”这是郭瑞从乌克兰最终决定“定居”浙江,来到萧山当“院长”的初衷。乌克兰焊接技术研究历史悠久,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更是“王冠中的王冠”,近年来与中国更是交流密切,所以当问及是否愿意当中乌技术交流“使者”,去浙江萧山“扎根”,更深入为中国企业“问诊下药”时,他如十年前那般,一口答应。
白天黑夜“连轴转”
尽管此前有中国生活经历,对中国企业也有了解,但当郭瑞“近距离”深入萧山多家企业,调研走访交流后,还是被萧山丰富的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场景,以及企业对焊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使用的迫切愿望所震惊。
“与其他地方相比,萧山企业在焊接技术上在存在哪些技术短板?”
“不能说是短板,应该说是发展潜力。”郭瑞十分看好萧山。
当前焊接技术已越来越成为航空航天、造船工业、机械制造、钢结构等行业的关键一环,因此推动焊接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提升焊接材料的品质,有助于制造企业降本提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上任的3个多月时间里,郭瑞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工作中。由于与乌克兰有六小时时差,他常常白天走访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搜集技术提升难点痛点;晚上则视讯连线乌克兰那边的专家团队,讨论技术解决方案,一个小问题要反复沟通半个多月时间,然后再亲自撰写方案,通过团队翻译成中文后,最终交给需求企业。
“白天黑夜“连轴转”累吗?”“不累!”郭瑞说,“人才公寓到办公室走路只要3分钟,衣食住行无忧,萧山提供了那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我还有什么偷懒的理由?”
郭瑞“实干派”的作风,感染着身边人。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副院长邵肖梅十分欣赏郭瑞:“他工作热情高潮,喜欢也善于在调研企业、交流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乐趣。有时一个问题没办法马上解决,他就会拉着团队绞尽脑汁、反复讨论,直到问题解决有了头绪,他才会‘罢休’,这让团队小伙伴们都很佩服。”
眼下,令郭瑞最为期待是,占地5000平方米的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先进焊接实验室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将配备10余套(台)科研产业化实验及配套设备,预计今年1月底完成建设。这下,郭瑞的技术产业化之路,将真正从蓝图变为现实:解决方案有了实践之地,同时人才培育、技术链接、成果转换等一系列行业问题也将相继破解,最终将真正助力企业实现制造技术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