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鼠疫、天花还是西班牙流感都给世界带来了巨变,我们正处于下一次重大变化的历史关口。我们总结成14种趋势,这是未来任何决策的重要背景或者基准。
1.政治的民粹化、极端化和强人化。欧美两极政治、否定政治、社会分化日益明显,政治光谱不论向左还是向右,最终都在极端化上形成闭环,这个闭环不利于人们寻求妥协与和解进而达成共识。
2.社会思潮的保守化、狭隘化和仇外化。更多地指责他者和外来移民,而不是检讨自身,将内部矛盾外部化。这种政治操作相对简单,也更加政治正确,但必然会对全球化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
3.经济活动中财政的债务化和货币化。大量抗疫财政支出形成赤字,使得大部分国家的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杠杆率都创下历史新高,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215%。而这种规模的债务只有通过货币发行的方式进行弥补,才有可能得以维持。
4.流动性释放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化和投机化。金融市场的波动将变得尤为剧烈,来自于地产和股权的金融周期益发明显。美股(特别是科技股)繁荣已经持续了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出现过短暂回调,但在流动性的冲刷下始终安然度过。
美股持续繁荣
5.全球的经济增长将出现停滞化和分化。中国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而全球其他主要大型经济体均为负增长。如果疫情持续更久,这种分化的格局以及全球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数年的趋势还会继续延展。
6.失业岗位趋势的扩大化、长期化和结构化。以服务业为重心的发达经济体,包括一些超大型城市,因经济停摆导致失业扩大的现象将会更为显著。失业扩大还受到技术替代的影响,疫情中企业会试图寻找更多取代人工的方法。
7.产业和行业的集中化、寡头化、智能化和线上化。在这次疫情中获益的主要是线上的寡头平台型企业,可以明确感受到,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到了更大负面冲击,它们可能会消失,也可能会被收购,行业集中度随之提高。领先企业还将更多地尝试智能化和线上化模式,替代部分线下和传统的经营模式以进行产业升级。
在这次疫情中获益的主要是线上的寡头平台型企业。
8.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加剧,导致两级化、激进化和冲突化。美国2020年多次冲突活动背后的根源是不同阶层生存条件的巨大反差。如果不能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就将看到未来冲突会变得更加残酷和频繁。疫情后整个社会还将因巨大的流动性投放,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9.全球化合作的停滞甚至是逆转。未来的全球化可能将展现出一副完全不同的面貌,与过去40年经历的全球化甜蜜时光会有很大不同。大国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这些竞争和争夺会围绕在资本、技术、金融、地缘和治理等主要方面。
10.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可能会区域化、内卷化和近岸化。在疫情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下,中国取得跨国资本的青睐成为世界工厂,但疫情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未来会形成三个大型供应链中心——北美、亚洲、欧洲。未来产业链大概率会布局在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较近的区位,而不会进行更远的部署,这就是近岸化。
11.大国竞争的最核心部分一定是技术创新。现在的创新(5G、卫星导航等)已经具有明显的政治化、集团化趋势,将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技术路线以及相应的体系分割。
技术创新是大国竞争的核心。
12.货币方面,优势货币特权滥用,未来主权货币出现出割裂化、武器化、竞争化。一方面美元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享受了至高无上的霸权,向全球输出过度的流动性。美元指数贬值下行会对全球资源进行掠夺式收割;另外一方面,美国动用包括SWIFT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美元体系基础设施和工具,对某些经济实体和个人进行定向制裁,切断他们与全球美元经济的交流。
13.疫情后的世界大概率将伴随着地缘风险的不断上升,出现暴力化和显著化。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滞、交往阻断和人员伤亡都恶化了每个经济体内的治理结构,内部压力外部释放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选择。
14.全球治理结构的碎片化、离群化和修正化。各类国际组织(如WTO、WHO、IMF、UN等)构成了当下全球治理的主要部分,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本质上它为全球提供了公共物品和服务。众多的全球性事件,都需要全球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不断完善和升级全球治理体系,而非直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