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五期间(1953年-1957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有156个援建项目。项目涵盖煤炭、钢铁、化学、装备制造、航空、电子、船舶等重工业,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5月,根据中苏合作协议,苏联在湖北地区援建一座大型机床厂。苏方负责初步设计、提供主要生产厂房和核心动力设备,以及相关的设计施工图。5月15日,一机部成立中南重型机床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前身)筹备处,筹备处由多个部门组成,成员共58人。
经过多地的勘测采点,厂址最终确定在武汉武昌东湖湖畔答王庙,1956年4月20日,武汉重型机床厂正式破土动工。根据建设规划,整个工程工期为四年,总投资1.5亿元。
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建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建设初期,一机部从沈阳、齐齐哈尔、上海、重庆、南京、济南等地的20多个工厂抽调858名工程技术骨干支援武汉重型机床厂建设,他们与省建筑公司的同志一起并肩作战。
建设期间,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建设项目众多,国家尚处于复苏阶段,因此非常艰苦,建筑材料短缺、专业人员短缺,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建设者的建设热情,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极致。
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建设一直牵动着毛主席的心,1956年6月初,毛主席来到武汉重型机床厂调研时强调:“及早抓住工人的培训工作,使新生力量很快地成长起来,将来新老结合起来,床子开动了,你们就主动了”,主席的到来使建设者们热情空前高涨。
武汉重型机床厂认真贯彻主席的话,当年在武汉地区招收1160名学徒工,使当时职工人数达到3683人。为了提高职工的专业素养,选派2100名职工到齐齐哈尔、沈阳、南京、无锡等地的机床厂进行培训。另外选送80名后备干部、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同时还选送100多名青年职工到大中院校进行深造。
1958年6月20日,武汉重型机床厂完成建设,比计划工期提前了一年半,比计划预算节省1900万元。1958年9月初,武汉重型机床厂正式生产。
武汉重型机床厂最初主要仿制苏制产品,产品仅有5个系列17个品种。1957年武重生产的第一台龙门刨床试制成功,1958年,第一台龙门铣床试制成功,工厂逐渐步入正轨,1958年共生产各类机床217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62台,锻压设备55台。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武重厂只能自力更生,开始进行了近十年的扩建和续建,先后完成了恒温车间、超重型机械加工装配车间、铸件车间、51车间(军工产品车间)等14个生产车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格局和市场需求发生了改变,武汉重型机床厂开始开发数控机床,1984年,成功研制出CK52 40A型数控立式车床,这项成果提高了机床加工精度和性能,能够加工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紧密零件。
1986年武汉重型机床厂下放到武汉市,1987年拥有职工9877人,厂区面积1874亩,1989年,被授予“国家一级计量单位”。
九十年代,先后研制出CK53-160型单柱移动式超重型数控立式车床、XK21 50型5米数控龙门镗铣床,实现了由数控机床向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数控轧辊磨床技术升级,开始应用模块化技术。
咨询机床设备:13522079385
1995年开始,武汉重型机床厂开始连年亏损,为了改变颓势,企业制定了三年脱困攻坚目标,2000年扭亏为盈,此阶段有职工4092人。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趋势,2001年11月6日,武重完成改制。
2010年,武汉市根据城市规划,同时为武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将老厂整体搬迁到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的佛祖岭工业园。2012年,老厂区大部厂房被拆除,仅保留一座苏式老厂门和铸造车间冲天炉烟囱,被列入武汉市文物保护名录。旧址被开发成现代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