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机械工业和机床工业总体形势上仍在高位运行,增长速度没有太大变化,增长幅度超过30%,机械工业2007年有望完成产值6万亿元,在贡献率方面,汽车行业为35%,电气工业是30%。这两个行业占六成以上,机床行业为4%左右,这是历史最高值。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机床行业2007年预计总产值为两千六百亿左右,同比增长30%~35%。从产量上看,数控金属加工机床有望达到12万台,非数控金切机床今年将达到50万台,与去年比产量增长15%,锻压机床将达到15万台,同比增长20%,木工、锻造、锻压也有少量增长,工具增长可以达到17%。
2007年机床工具行业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 市场空前繁荣,机床配套渐趋完善,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明显,大型、重型机床市场需求扩大。国内重型机床厂由过去的十三、四家,发展到现在数不胜数,产品规格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从资金结构角度进行抽样分析,重型机床、大型机组过去只占总值的二十分之一,现在已经提高到十分之一。数控机床中较高档次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需求量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七分之一.成套、成线机床要求不断提高,多品种取胜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这些结构性变化体现出用户对国产机床的需求不断上升。
(2) 制造企业增加迅速,企业间的规模、水平差距明显,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依然需要借助于国外。全国机床生产企业五万多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黑、吉、辽,陕、甘、宁,及西南地区,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机床工业的壮大提供了基础,但普遍存在低价、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局面虽有改观,但“高档精加工靠进口,中低档加工靠国内”的市场心态没多大改变。从这些特点来看,我国机床行业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规划调整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机床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进入恢复性增长以来,已经摆脱基础性、政策性的制约因素,经过连续八年的增长,规模上已经进入到世界前三名。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机床行业只有不想干的、不愿意干的,没有不能干的,这种观点在行业内占比例很大,认为我国机床行业已经进入到世界领先的第一方阵。再一个观点是认为我国机床行业虽然有长足进步,但核心技术还不多,关键品种还没有发展起来,企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发展后劲不足,用户要求高的干不了,要求低的都想干。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机床行业没有质的变化,只有量的递增。
在这两种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机床行业确实有长足进步,但中国机床行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机床行业具有战略和经济的双重性,机床行业确实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各个地方部门,外到国外企业,内到民营老总,方方面面都很关注。我认为中国机床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我们还没有能力完全把握自己,我们一直没有突破,没有发挥出国内产品的优势,市场结构还不合理,我们的产值在增长,但对进口依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我们统计了一百个机床为主的招标项目,跟踪的结果,外商中标的占78%,国内企业只占22%。
中国机床行业对国家贡献到底有多大?200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约为三十万亿,机械产值六万亿,我们机床行业占机械工业的4.3%,是二千六百亿左右,在经济上我们对国家贡献不高。机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我们是基础行业,国防工业的重要部门,国家的重点项目,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国内需求机床总价值2000多亿,进口大约是640亿(不只是整机),国内可以提供70%以上的产品,国内产品占主要地位,虽然量的比重很大,但关键的产品国内还依然处于劣势,在高端上可能是倒三.七,即国外产品占70%,国内产品占30%。由于进出口的顺差还比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一些不利于机床工业发展的政策,此外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口机床在市场更具竞争力,这些都使我国机床行业优化调整的步子减缓。
值得一提的是,机床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从某种程式度上改变了社会大众对装备工业的看法和心态,促进了社会进步,机床行业是应用最广的载体,近年来,很多民营企业加入到机床生产企业当中,这些民营企业以做中高档数控机床为主,他们起点高,有着较为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这些新鲜的血液为机床行业带来了活力,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008年是值得重视的一年,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看待机床行业的发展,目前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盲目乐观,认为无须为未来过份担忧。一种是提心吊胆,生怕拐点早早出现。刚开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稳一严,两个防止”。这些对机床行业影响很大,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驱动”,创新是很关键的,它决定着中国经济快车前进的速度和方向。
我认为明年机床行业的形势需要审慎看待,主要有两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