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型腔。
轴承及其它零件。
压力容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设备的失效分析。
重型工件。
已安装的机械或永久性组装部件。
试验空间很狭小的工件。
要求对测试结果有正规的原始记录。
金属材料仓库的材料区分。
大型工件大范围内多处测量部位的快速检验。
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值。计算公式如
下:
计算方法:HL=1000×VB/ VA
式中:HL——里氏硬度值
VB——冲击体回弹速度
VA——冲击体冲击速度
测量前可使用经过标定的里氏硬度块对仪器进行检验,其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不大于表1-1之规定。
如果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超出表1-1之规定,则应校准仪器(使用基本校准功能,必要 时可进行多点校准)后再使用;
校准后仍然存在较大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误差的,请阅读本手册第六章(故障分析与排除),或者联系生产厂家寻求技术
支持或进行维修。
1、加载
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对于DC型冲击装置,则可将加载杆吸于试样表面,将DC 型冲击装置插入加载杆,直到停止
位置为止),此时就完成了冲击装置的加载。
2、定位
将冲击装置支承环按选定的测量方向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试验面垂直。
3、测量
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要求试样、冲击装置、操作者均 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
击装置轴线。试样的每个需要测量的部位一般进行3~5 次测量。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任意两压痕之间距离
或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符合表4-1之规定。
表4-1
冲击装置类型 |
两压痕中心间距离 |
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 |
不小于(mm) |
不小于(mm) |
|
D、DC |
3 |
5 |
DL |
3 |
5 |
D+15 |
3 |
5 |
G |
4 |
8 |
C |
2 |
4 |
4、读取测量值
用多个有效试验点的测量平均值作为一个里氏硬度测量数据。 记录里氏硬度测量结果时,在里氏硬度符号HL前示出硬
度数值,在HL后面示出冲击 装置类型。例如780HLD表示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里氏硬度值为780。
对于用里氏硬度换算的其它硬度,应在里氏硬度符号之前附以相应的硬度符号。例如 420HVHLD表示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
的里氏硬度换算的维氏硬度值为420。
注意:不同冲击装置类型测得的HL值不同,例如780HLD≠780HLC。本仪器内置了不同冲击装置测得的HL值之间的换算表,
使用方法详见5.6。
注意事项:
工件表面温度不能过热,应该小于120℃。
工件表面粗糙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测量误差。工件的被测表面必须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不得有油污。
重量在2-5kg有悬伸部分的试件或薄壁试件在测试时应采用物体支撑,以避免冲击力引起试件变形、变曲和移动;对于中
型工件的测量,须置于平坦、坚固的平面上。
必须绝对平稳置放,不得有任何晃动;
只有重大于5kg的重型试样,无需支承即可直接测量。便携式里氏硬度计对于被测工件 厚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工件最小厚
度应符合说明书规范要求。
对于具有表面硬化层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应符合说明书规范。
对于较轻的工件,必须使之与坚固的支承体紧密耦合,两耦合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耦合剂用量不宜过多,测试方向须垂
直于耦合平面;当工件为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时,即使重量、厚度较大仍可能引起试件变形和失稳,导致测试值不
准,故应在测试点的背面加固或支承工件本身磁性应小于30高斯曲面工件:工件的试验面最好是平面。
当被测表面曲率半径R小于30mm的工件在测试时应使用小支承环或异型支承环。
贮存时应远离振动、强烈磁场、腐蚀性介质、潮湿、尘埃,应在常温下贮存。
运输时在保证原包装的状态下,可在三级公路条件下进行。
冲击装置使用1000~2000次后,要用尼龙刷清理冲击装置的导管及冲击体。清洁导管时先将支承环旋下,再将冲击体取
出,将尼龙刷以逆时针方向旋入管内,到底后拉出,如此反复5次,再将冲击体及支承环装上;使用完毕后,应将冲击体释放;
冲击装置内严禁使用各种润滑剂。
仪器维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