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 复苏迹象初显?
2009-02-13 17:17:0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的PMI数据显示,1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5.3%,在去年11月的历史低位上连续第二个月攀升。
通常制造业PMI指数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由于处于去年四季度政府加快购买滞后效应和春节消费热潮的交叉点,对于PMI指数所展现的正面迹象,学者和分析师认为需要审慎判断。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章俊和王庆表示,现在确定拐点还为时尚早,目前的回暖可能只是去年四季度经济硬着陆的技术性回调,而并非是持续稳定的、实质性复苏所表现的拐点。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1月份的PMI指数表明,中国经济低谷逐步回升的态势正在形成。
他指出,2008年11月份以后,库存调整活动大体结束,国内市场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企业由于消化库存而停顿下来的生产也开始启动,扩大内需的政策,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效果开始通过投资品订单陆续传递到企业。
但他也强调,预计中国经济在一季度会出现回升态势,由于春节的关系,这些变化需要等待1~2月份的经济指标公布之后才能够确定。
同上月相比,12个指数中,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明显上升,升幅多在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势尤为明显,升幅超过6个百分点。
相较于去年12月的数据,新出炉的PMI有着诸多亮点。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压力继续降低,1月份,产成品库存进一步从去年12月份的44.7下降至43.5。
对市场的主要拉动因素还是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下的内需拉动。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5.0%,比上月上升7.7个百分点。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只有33.7%,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外需并没有明显回升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雇员状况还在萎缩,就业压力未减。1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3.0%,比上月微降0.3个百分点。该指数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是连续五个月下降,在50%以下已经持续四个月。
进入2009年后,全球各国的制造业生产阴雨绵绵。除Markit发布的PMI显示欧元区整体生产萎缩有放缓迹象外,瑞士、德国、美国和日本的PMI指数均又创下了新低。虽然中国的生产数据好于其他国家,但制造业PMI指数仍然位于较低水平。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明春则进一步表示,虽然全球需求持续萎缩可能会进一步遏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犹在,但至少1月份的PMI数据再次支持了2009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将高于2008年第四季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