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是德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首要受益者的主要原因。在世界经济大国里,只有中国和德国自2000年之后出口份额有较大增长。德国的出口份额增长了5%,而法国、日本和美国的出口份额却分别下滑了10%、25%和30%。美国目前的出口份额占全球的约8.6%,而2006年时曾占12%。德国的出口份额则从8.5%增长到了9.4%,中国的从3.8%增长到了8.1%。
当其它西方国家担忧经济下滑时,德国经济却似乎正处于马达轰鸣的前进中。占德国出口份额1/3的机械制造商协会,2007年11月修订了当年的产品数量——增长了15%——这是自1969年以来最快的增长率。汽车工业的最新数字表明,2007年的出口飞速增长了11%,这个行业使就业率比1995年增长了20%,解决了16万名工人的就业问题,而由于汽车出口的带动带来的工作数量,也从1995年的590万增长到了现在的830万。诸如火车、涡轮机以及化学制品业等其它制造业也在快速增长,经济学家们开始谈论“德国的再次工业化”和“第二次经济奇迹”了。
德国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看来会损害德国经济的国家——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国家的成功。它们没有削弱德国的经济,反而给德国经济增长增添了动力。因为它们的新兴中产阶级购买了大量德国汽车,而且其工厂购买了大量德国高科技重型机械。这些是德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其它西方国家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2003年,德国——而不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械出口国。2006年,德国公司向国外出口了价值1.1万亿美元的产品,同年美国出口商品总价值为1.04万亿美元,中国为9690亿美元;如果加上售后服务,美国稍微领先一点。
曾经有人认为,全球化会让德国这样的传统的高工资经济国家再也过不上舒服日子了。因为未来是属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而不是老式的制造业。但是,德国颠覆了常人的看法,这可能为其它发达国家提供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正当邻国关注一些奇迹时,德国公司重新获得了他们在1990年代初期失去的竞争力。例如,与一些联盟、协会打交道的技巧,帮助宝马公司(BMW)和西门子公司(Siemens)这样的大出口商,与其它法国这样的主要出口国家的竞争者们相比,降低工资费用约15%。当德国的劳动力市场由于负担过重而僵化不变时,1990年代临时工的合法化帮助企业变得更加灵活。
全球化里巧用势
但那只是故事中最著名的部分。更不为人熟知的是德国公司在全球化浪潮里巧妙地利用优势发展自己。首先是回归传统经济模式。和流行的看法不同,自从新千年来临之后,并非信息产业或者中国制造的消费者产品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那是因为1990年代曾让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大获收益的信息技术(IT)的繁荣,因为技术硬件价格的下跌而已显失败。
同样,约占世界贸易1/5的服务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处于停滞状态。而新兴经济体购买机械设备的数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比如,中国和俄罗斯都在中东建立工厂,大规模地升级改造交通运输设施和改善基础设施--据经济学家们预测,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1995年以来,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德国出口增长的1/3以上,德国2006年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甚至达110亿欧元,如果不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能源提供商计算在内的话,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