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部件产业落后于主机产业
我国功能部件生产相对数控机床主机来说,发展滞后,品种少,产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些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
有一个例子非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内地主机产业的快速崛起,台湾主机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但是台湾的功能部件产品却依然在大陆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这表明,在主机生产方面,内地产品已经超越台湾产品,但在功能部件方面,内地的产品与台湾产品尚有差距,还不能实现有效替代。
因为这种发展的差距,功能部件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席卷下,整体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据记者采访了解,经过上半年的复苏后,从7、8月的销售形势看,一些功能部件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形势不甚乐观,相对于一些主力发展中高档机床的主机厂,似乎后劲不足。
专家一再强调,关键部件、配件决定着主机发展,只有关键部件、配件发展上了水平,关键功能部件自配率提高了,才能形成一批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数控机床制造企业。而功能部件产业的滞后必将成为制约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瓶颈,比如大量使用进口功能部件使一些高端数控机床成本大大提高,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另外,产业安全也受到威胁。
眼下,数控机床制造技术正向高速、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主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要求配套功能部件也必须迅速提高自身水平。没有高质量功能部件,数控机床迅速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政策落实要涵盖市场层面
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以下简称“三年规划 ”)。振兴规划对基础零部件从之前“发展主机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转变为“一手抓主机一手抓关键零部件发展”,这表明国家对发展基础功能部件产业已经足够重视。
事实上,政策对于功能部件产业的支持的声音近年来一直在加强。但相关行业人士表示,“三年规划”确实改变了以往技术引进或技改重主机轻配套做法,但具体而言,对功能部件产业的扶持政策一直不够细化,似乎力度也稍显不够。就像上面提到的,在数控机床专项规划中已经审批的项目的中,功能部件项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优势。
面对眼下的局势,功能部件产业一直切盼国家加大对基础工业扶持力度,希望政策上能对功能部件产业有细化方案给予支持。
专家表示,发展我国功能部件,首先要解决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问题,形成专业化、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走合资合作或产学研相结合路子,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最后要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提倡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努力把市场做大。
要解决上述问题,单靠某企业自身发展显然远远不够,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建设应该由国家出面来引导扶持。而要解决治本问题也不能单靠这次“三年振兴规划”,国家要长期不断扶持下去。
另外,长期以来还有这样一个误区。政府对自主创新,往往局限于立项投入研发经费这样的支持方式,这的确是一种途径,但对于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占领市场的支持却还不够重视,这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以及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非常艰难。
事实上,政策的支持应该充分关注市场层面。比如,比起国产机床,国产机床核心部件在政府采购中遭遇的歧视似乎更为严重。
中、高档功能部件的主要用户是我国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设备采购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而这些企业一直以来形成了使用国外产品的习惯,导致政府采购招标时,在标书中指定使用国外品牌的功能部件。这一做法明显违反国家招标法的有关规定,但已成为政府采购招标的“惯例”,致使国产品牌丧失了与国外品牌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
以数控系统为例,对于数控系统这样的战略性产业,就非常需要政府从市场方面给予扶持。只有自主创新的国产产品在市场上构成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才能迫使国外取消对中国的封锁限制,才能逼迫国外降低对我国的价格垄断。
事实上,类似这种现象早已经被注意到,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业内自身都在致力改善这种局面,而政策扶持的力度与速度显然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