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创新面临的难题
2009-12-28 15:49:38
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装备制造亚基本面表现良好,回暖趋势较为明显。三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与上季度基本持平,降幅大幅收窄。其中,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从业人员、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有所增长,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净额情况基本稳定,亏损企亚的覆盖面进一步减少。
在金融危机之下,我国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使行业内目前存在的关键技术研发偏散,综合配套水平偏低,“走出去”能力偏弱等几方面“软肋”显现出来,影响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转型。
首先,是关键技术研发分散、薄弱。我国现有的创新多是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自主自创新能力较差,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不仅高技术行业,轻纺业也是如此。应在这一轮结构调整中突出加强技术创新。
其次,是综合配套水平偏低。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配套企亚少,且规模偏小,大部分零部件需要省外或国外远距离配套。
第三,是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我国企业在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还有就是我国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的投入总量并不低,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应该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好的环境和支持政策鼓励创新及自主品牌发展,尤其要支持中小企亚单独或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未必成熟,因此美国、韩国等国家都对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企业给予风险补贴,以鼓励使用本国产品,不断发展本国制造业。我国也应尽快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对订购和使用首合(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给予财政补贴和贴息贷款、项目投产后若干年内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同时,扩大补助范围,对装备研发与制造企业也给予适当补助。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亚应积极而谨慎地探索自己的国际化道路。国内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同类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
今年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虽然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基础配套水平、支持装备产品出口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目前应尽快出台装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不管这些扶持政策是侧重支持国企还是支持所有装备企业,都会对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