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从骑兵到高速钢麻花钻
2010-01-06 17:09:07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新华网关于记者探访解放军最后的骑兵的文章。
文章说,骑兵,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一点一点消失,普通百姓也只能从《大决战》等战争影片中修补一下脑海中残存的记忆,谁也不能否认骑兵这个传统兵种在现代科技战争中的尴尬地位,威武的马刀抵不过飞速的子弹,战马奔腾的马蹄印正被装备精良的步兵战车匆匆碾过。
这不由我联想到了高速钢麻花钻。高速钢麻花钻是一种发明、使用了一个世纪的最普遍的孔加工刀具。由于长期以来,孔加工的工作量大致占整个金属切除工作量的25%,高速钢麻花钻在金属切削中的历史作用自然不容小觑。
虽然它在整个大工业范围内还是一种使用相当普遍的刀具,但不可否认它在现代制造的领域内的生存空间已经显著减少了。在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三个发动机制造厂,原先就只有在建造最早的发动机一厂内的生产线上高速钢麻花钻使用比较普遍,而在后来建设的发动机二厂和发动机三厂这两个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上,高速钢麻花钻已经难觅踪迹而普遍使用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可转位钻头和可换头的钻头。
现在,他们的发动机一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行业内很多人预测,当该技术改造完成后,在那条生产线上高速钢麻花钻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地压缩,就像现代军队中用机械化部队来取代骑兵那样。
在探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共和国最后的骑兵部队依然驰骋着时,文章援引被采访的骑兵排长长福的话说,“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传统,骑兵见证了中华民族3000多年的战争史,成吉思汗曾经率领骑兵直抵欧洲大陆,盛极一时,只要有战争,就会有骑兵,骑兵不会落伍。”
是的,高速钢麻花钻也许同样如此。是什么原因促使高速钢麻花钻还继续在制造行业占有显而易见的一席之地呢?高速钢麻花钻也同样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传统。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作为我国工具行业的“四大金刚”之一、曾经的国家一级企业上海工具厂,记得它得到过的仅有的两个国家质量金质奖就是都出自于高速钢麻花钻:一个是高速钢直柄麻花钻,另一个是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年的上海工具厂正是在高速钢麻花钻制造技术的领先,才造就了上工厂的名满中华。而且当年的上工厂为进出口公司定牌生产的“钻石”牌高速钢麻花钻的出口,其产品水平我认为也不是现在的那些成十亿以上规模出口的高速钢麻花钻的水平可比拟的。因此,上工人中的许多人,一直为他们的高速钢麻花钻而骄傲,就像骑兵排长为骑兵这个兵种而骄傲一样。
但是,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定是存在的,尽管高速钢麻花钻的生命周期看起来已经是很长了。我在《海外收购引发的思考》一文中曾经谈论过这个话题。我曾援引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工具分会的秘书长沈壮行先生在我们举办的《中国刀具设计制造培训课程2008培训研讨班》上的报告,介绍了他对德国一家生产标准刀具和专用装备的著名工具企业Rohde Doerrenberg 公司在1984年突然宣布破产进行的分析解读。沈秘书长指出,Rohde Doerrenberg 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发明麻花钻四辊轧制新工艺而闻名于世,但在这场技术发展的大变革中却因墨守成规而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出局。他认为四辊轧制工艺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对刀具也出现了新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高效率和多样化。这种事态发展,导致只适合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标准刀具的轧制工艺被淘汰出局。这一事件表明国外工具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迅速启动了从标准化向多样化的急剧转变。
我认为:在材料特性方面,高速钢的优势在韧性和工艺性方面,而硬质合金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耐高温性能和刚性方面(反映在更高的切削速度和可进行更多种类的涂层,以及更小的变形)。在金属加工的领域内,高速钢钻头在小直径、大直径和大长径比等领域内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至少在上个世纪末还是如此。而这些年刀具技术与其它许多技术一样,在不断的成长、发展:硬质合金制造技术如材料的微颗粒化使硬质合金的韧性得到很大改善,刀具结构的创新又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硬质合金工艺性的不足(其不足主要是难以制造大尺寸和复杂形状)。
如今,目前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在小直径方面如Walter Titex已达0.1mm,加工曲轴油孔的大长径比整体硬质合金钻头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Walter Titex和肯纳),而在大直径方面则是结合中心硬质合金钻头加外围可转位刀片的组合结构(如肯纳的KSEM和KSEM PLUS),或者焊接或可转位刀片的内排屑、外排屑大钻头(如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喷吸钻),高速钢钻头在金属加工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有限。在这样的形式下维持高速钢钻头的生产对于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的那些刀具制造商而言应该不是好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就像许多通讯设备厂商当年放弃生产寻呼机一样。因此,除了像前不久肯纳金属剥离整个高速钢钻头生产线之外,也有刀具业国际巨头采用合并高速钢钻头的生产线。这种迹象据笔者分析,是很有可能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