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回暖原因,离不开关键的两点:一是国家四万亿投资以及一系列扶植政策的拉动;二是下游产业的刚性需求极大程度上刺激了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母机,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行业),间接决定了机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下游产业的盘点,可以很好地预测出机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汽车行业前景光明——2009年10月20日10时45分,随着长春一汽生产的解放J6驶下生产线,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诞生,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迈进千万行列的汽车产销大国。截止2009年底,中国汽车产销历史性地达到136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在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农民买车给补贴、以旧换新、发布《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汽车产量还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继续节节攀升。
汽车行业如此火爆,机床行业能否成为最大的收益者?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些为时过早,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火爆的只是汽车行业,机床行业还没有跟着“鸡犬升天”,这其中不排除一定的滞后效应,但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机床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还没有到达汽车制造业的需求水平。
汽车产业对机床制造在生产和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国内汽车生产厂商为了提高竞争力,正在投入新一轮的零部件和整车加工制造生产线,为此大量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数控机床未来会更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表示:“汽车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水平,同时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对机床的要求还会进一步提高。受惠于汽车产业的大幅拉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装备需求将和汽车产量的增长态势保持吻合。
造船业形势需认清形势——从近10年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2009年11月份的统计中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完工量为2778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31.2%,过去位居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韩国首次被中国超越。
尽管船舶市场出现了小幅回升,但总体上看,全球造船市场尚未到复苏的时刻,1~2年内造船市场仍以低迷为主。“未来几年新船需求即使出现回暖,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003~2008年的高峰水平,不景气将会长期持续。”2009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十八届造船高峰会议上(J E C KU),与会的近百名代表对未来全球船舶市场的走向做出了如此判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也表示: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接船难、交船难、融资难的局面没有改变,而产能庞大、开工率不足、产品同质性强等问题,引发行业间的低价竞争。此外,中国造船工业仍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的严重考验。作为持续为船用柴油机、螺旋推进器、船用机械和仪表、海洋工程、船台起重机等提供机械装备的机床行业,面对当前的市场,认清形势,不能盲目乐观。
航空航天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大飞机项目的启动,2009年5 月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内9 家机体供给商签署了《C919大型客机机体供给商理解备忘录》。9月初,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外形样机在亚洲国际航空展览会上首度亮相,同一时期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在湖北荆门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正式启动......
中国航空航天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由于航空航天工业产品零件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难加工、合金材料与复合材料多、复杂结构件多和工艺要求高等特点,要求机床加工设备向大型(重型、超重型)、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航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加工需要大量高精密机床作支撑,发动机中结构复杂的整体机匣和叶片加工需要多功能、高精度数控机床,如数控立车、数控精密镗床和五轴加工中心等。
鉴于欧美、日本等国外企业的对国内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部分垄断,已经进入或想要进入该领域的国内机床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才能与之抗衡,这也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电行业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作为环保、绿色的能源产业,中国风电产业在国家相关新能源政策激励下,迈入了新一轮的投资高峰期。风力发电行业需要多种精密、大型数控、专用机床与之配套,如大规格铣齿机、大规格磨齿机、大规格测齿机、落地镗床和大电机制造类机床等,机床普遍特点是大规格、大吨位、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