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德国,感叹于其文化的深邃、制造业的强盛,但其实在150多年前,德国作为一个国家还不存在。在1860年代,中国和日本作为后进国家,分别开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来追赶英法。其实同一时间,德国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1871年德国才实现统一,而且当时还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家。
德国走上工业化道路,也是从学习英国开始的,学习英国人的设计、对英国产品进行逆向工程、模仿甚至伪造英国制造厂商标志。当然,可以想见,“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就像早些年的“Made in China”一样,是廉价但低质量的代名词。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了一次世界博览会,德国的工业设备第一次出国展览,与英国、法国、美国放在一起陈列,但他们的产品是最让人头疼的。当时,德国大使在博览会也公开承认德国工业学英国、法国,产品价格低廉,但质量确实也较为次之,对在场人士表示抱歉。1887年,英国议会甚至通过了一项歧视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欧洲大陆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原产地以示区分,而他们针对的就是“Made in Germany”。
但就是这样一个“Made in Germany”,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成为制造业里最佳质量保证的代名词。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是高品质的产品,是高质量的保障,是制造业转型,是往高端走、往高质量走,而其背后转变的过程则复杂得多,就像冰山,我们看到的海面上的部分,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小块。
1. 标准化的企业生产和产业合作形态
德国制造有几个明显特点:自动化、流程化和标准化。
得益于深厚的哲学方法论积淀,德国企业很早就建立了这样一种理念:在制造业流程各个环节,人为因素越多,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他们提高品质的方式就是将生产过程自动化、流程化,将其分解成机器也能够执行的简单动作,或者至少也能达到人像机器一样机械操作。
当下制造业言必称4.0,其实制造从1.0至4.0的进化,是一个自动化、流程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国目前的制造业,1.0(机械化)、2.0(电气自动化)、3.0(信息化)混杂,与其人人都宣称要向4.0进军,还不如先将2.0、3.0的课补完。比如汽车行业,德国大众汽车60年代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比现今国内很多车厂的自动化程度都高。
自动化效率的另一面,就是标准化。德国在1926年的时候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为所有工业制成品设置标准。过去工厂生产一个轴承,分别销售到全世界,标准可以不一,但协会成立后,所有的轴承、齿轮、配件都需要标准化。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今天德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中是25000多个标准的制定者,占据了全球工业制成品的半壁江山。
2. 学徒制和职业教育的人才模式
德国制造业的第二个关键元素就是与产业匹配的人才模式。德国的学徒制和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业建立了稳固的人才基本盘。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它在1884年从教育部剥离给了贸易部。换言之,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一个管理经济贸易的部门来管理的,那么其职业导向毫无疑问带有产业的致用性。在这之后的20多年中,德国大力投资技术工人教育,一线产业技术工人教育培训上岗的规模增加了20倍。
这些工人后来成为德国制造的基本盘。今天中国制造的次品率是德国的8-10倍,主要的问题不是设备,而是产业工人的熟练度。如果中国制造需要全面改善质量,对于一线工人技能的投入和培养还有很多要做。
3. 持续的创新研发投入
德国制造的另一项武器是其庞大的创新研发投入。
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德国、日本、美国一直是新技术开发和创新领域投入占GDP比重最高的三个国家,长期维持在2.5%以上,其中德国和日本在3%左右,这三个国家也是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顶端掌握定价权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的比例为2.1%,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还低于美、日、德三国。
这些创新研发投入,流入了不同的行业,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汽车行业。2015年的Top10中,有三家来自于德国。
在今天,全世界最大的一个中产阶级群体正在快速兴起,上亿的中国中产阶层,在消费上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抓住这个群体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为创新和研发进行技术投入,不断生产、更新、迭代替换高质量的产品。就创新投入最大的汽车行业而言,中国中产消费者还有大量未满足的希望,比如更舒适、更有代表性的车型。
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OK智能制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