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选择葡萄酒一样,年份,是一个重要因素。“德国制造”,也得看年份。在历史上,“德国制造”,一直颇有名气。但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那名声很臭,是廉价与劣质的代名词。那时候,大英帝国是最先工业化的国家,它的产品,代表着工艺和技术的尖端。“买英国货”(Buy British),在当时,不仅是人所尽知的时髦语言,还是一种富有的象征。
那时候的德国,工业很落后,产品从材料、工艺到质量,都很差劲。就连德国人自己,也不喜欢。1876年,一位德国教授兼法官,对了,他还是位机械制造的专家,名叫鲁洛(Franz Reuleaux),参加了美国费城(Philadelphia)的世界博览会上。就是这个德国人,他把展会上所有的德国产品,统统称为廉价加劣质,痛斥不已。这个举动,在德国,引起一片哗然。而在英国报纸上,则成为头版头条特大新闻,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德国制造,如同过街老鼠,臭名昭著。
德国人心里憋着气,他们很想弄清楚,那个日不落岛国,到底有什么神力?于是,他们派出众多经济间谍,越洋过海,来到英国。英国人在自我陶醉中,一点儿没有察觉。君不见,在**小小的经济巨头沙龙里,在高等学府中下午茶的餐桌旁,晃动着许多身影,流利的英语中,带着日耳曼口音。比如那位斯诺普(Schroop)先生,是一个见人就笑、态度友好的翩翩绅士,自称只是私下对钢铁制造感点兴趣的一介草民,但其话题和谈话对象的选择,却总与最新的炼钢技术有关。他的真实身份,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德国钢铁伯爵和兵工巨头克鲁普(Alfred Krupp)。
克鲁普,哦,应该称斯诺普先生,只是当时大批在英国探寻究竟的德国经济界名人中的一个。那时,这种工作,被称为“学**旅行”(Studienreise),有点象今天的出国留学。一大批的留英德国学生,在新建的大本钟(Big Ben,建于1858年4月10日)下穿梭,数量多得令人起疑。其中,不具备斯诺普先生那种表演天赋的,也大有人在。太过明显的间谍行为,以至被人察觉后报了警。比如,那位后来的德国炼铁企业家赫施(Eberhard Hoesch),就在与人探讨炼铁技术的聊天中,露出了狐狸尾巴。幸运的是,他在警察到来的最后一刻,逃掉了。
这些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的德国人!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合法的或不合法的,获取了大量经济情报。回到家里,这些情报被研究复制,模仿成产品。然后,再出口到英国,与那里的商品一样,堂而皇之,进入英国家庭。德国当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更使德国产品,有着廉价的特征。一时间,在英国市场上,从铅笔、玩具、药品、钟表、啤酒、纺织物、工具到钢琴和家具,无不充斥着“德国制造”。
一位英国记者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多少年之后,写了一本名为《德国制造》的书。谈到当时铺天盖地的“德国制造”,他使用了愤世嫉俗的幽默口吻:英国人呐,当你的妻子,从歌剧院回家,从听到的歌剧音乐、歌剧演员、指挥、乐器,甚至乐谱,都是“德国制造”,你有何感触?当你在梦中,也受到“德国制造”的追逐,那个可怕的标志,显示在圣彼得的光环上。你被禁止进入天堂,唯一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你的头额上,缺乏着“德国制造”的烙印。
最可气的,是来自德国索林根(Solingen)刀剪餐具,居然胆敢仿造锋利、耐用的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名牌产品。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谢菲尔德人发明了坩埚钢工艺,因而锻造出比以往更高质量的钢铁。同时,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将熔化的银镀在铜锭上、生产银餐具的技术。从此,“谢菲尔德餐具”名扬四海,尽人皆知。然而,德国的垃圾货,使用低劣的材质和错误百出的技术指标,看起去却与谢菲尔德餐具一模一样,还异常便宜。这还了得?
英国人气蒙了。这些可恶的德国人,这些可恶的“德国制造”!必须做点什么,来阻止这种廉价劣质的垃圾货的蔓延。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Merchandise Marks Act),其中规定,所有的外国进口产品,必须打上产地国的标志。而这项法案的重点打击对象,就是来自日耳曼的“德国制造”。从此,偷偷摸摸的德国垃圾货,英国30%的进口产品,如同烙在脸上的“红字”,裸露在英国消费者面前。
这是大英帝国的一个杰出发明。在一个时期内,也是一个打击海盗、抵制伪劣产品的锐利武器。更有甚者,它还激发了英国人爱国主义的热情,抵制“德国制造”,保护民族经济,一箭双雕。英国人太自豪了,一个小小的标记,竟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但是,多少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战略失误,一个重大的误判!其原因,是英国人低估了日耳曼人的气性。历来,德国人在世人眼里,都是毫无幽默感的书呆子。但恰恰是这个书呆子,身上还有着非同小可的秉性:理性、严谨、勤奋、守时、敬业、系统、精确、讲究科学,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做至完美极致。靠着这些秉性和美德,仅仅十年光景,“德国制造”的消极声誉,就被德国人扔到了爪哇国。
1896年,英国记者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在他的《德国制造》书中,大声疾呼,那项法案,那个大英帝国的伟大发明,错就错在,它给德国生产厂家,做了免费广告。它所起的作用,不是一篇探讨贸易关系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个“战斗的号角”。
是的,这是一个唤起德国人所有潜能的战斗号角。那个“红字”,那种声誉,不仅仅只是刺痛了他们的心。他们从那时起,开始了行动。不再是抄袭仿造,而是自己发明创造,研制出属于自己的、名副其实的原创“德国制造”。那些书呆子们,他们没有忘记鲁洛(Franz Reuleaux)教授的话:“征服世界市场,不能靠廉价的商品,必须拿出上乘的质量!”
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在他的《德国制造》书中,曾提到过一家在埃尔博菲尔德(Elberfeld)的化工企业。这家不大的工厂,竟然雇佣了60多名化学工程师。这些人拿着高薪,却并不参与日常生产,只做科研。科研,这是德国人的叫法。威廉姆斯说,在英国人眼里,这些人,啥都没干。等到“啥都没干”的那些人,发明出一种新的产品,这个德国企业,就在高质量、新产品的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威廉姆斯补充说,这样的企业在德国,并非个别现象。埃尔博菲尔德,是整个德国体系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
除了科研,德国人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业标准体系,叫做“DIN Norm”。从1918年的第一号“锥形销”标准开始,迄今已有33149个标准项目。这些标准,日积月累,涉及到从工业生产到民用产品的各个领域。如今,其中80%以上的“DIN Norm”,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很快的,英国消费者就根据自身的使用经验,得出了新的感受和认知:还是那些同样的“德国制造”,铅笔、玩具、药品、钟表、啤酒、纺织物、工具、钢琴和家具,比起本国产品,变得结实、耐用,而且一如既往地便宜。这种性价比高,物美价廉的美誉,也渐渐风靡世界。“德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又出现了被称为“德国奇迹”的经济发展高峰。汽车、洗衣机、吸尘器和电视机,不用英国人强迫,自觉地带着“德国制造”的标记,走向全世界。
自此,“德国制造”的概念,从最初的生产国标记和海盗名声,转变到原创标志,延伸为德国高效率、完美工艺的代名词和优质可信产品的同义词。“德国制造”,带着耐用、可靠、安全和精确的基本特征,有着专利创新的声誉。蒸汽火车头、电话、汽油发动机、电动机车、排字机、汽车、柴油发动机、飞机、X光射线、雷达、微型照相机、电子显微镜、直升飞机、太空火箭、传真机、扫描机、磁带随身听、MP3播放器、阿司匹林和磁悬浮列车,都是德国人的发明和原创。
那个英国法案制定的始作俑者,德国城市索林根(Solingen),如今已是驰名国际的“刀城”,产生了诸如双立人(Zwilling)、博克(B?ker)和三叉牌(Wüsthof)等国际顶级刀具品牌。借用一句双立人的广告词:“人世间,只婵娟一剑,磨尽天下英雄。”德国人,只十年一剑,磨尽心中忧痛。看来,凡事只要认真做,就没有做不成的。
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OK智能制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