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有报道称“小鹏汽车已获得港股上市批准,拟融资20亿美元”,小鹏汽车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如果小鹏二次上市成功,这意味着继阿里、京东、网易、携程等巨头之后,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回港上市了。
今年2月,快手赴港上市,虽有“短视频第一股”之称,但因为连年巨亏,4个月来股价一路暴跌,跌幅最高超50%。
小鹏若回港上市,或将重复同样的故事。
5月13日,小鹏汽车公布2021年Q1财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29.51亿元,同比增长616.1%。销量方面,小累计交付新车1.33万辆,同比增长487.4%。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营收翻6倍、销量翻5倍,小鹏汽车一季度人仍巨亏7.87亿元,让投资者大失所望。
著名投资人阎焱最近曾在采访中表示,造车新势力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很多已经奄奄一息了....
始终无法摆脱巨亏魔咒的小鹏汽车,能否坚持下去?
壹
2021年以来,因为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无数公司股价暴跌,造车新势力一度集体腰斩。
我们说过,流动性泛滥时热门赛道的热门公司,股价被暴炒很正常,比如新能源车产业的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蔚来、理想、小鹏。
但流动性收紧后,市场没那么多钱,就要看你业绩硬不硬了。以小鹏一季度亏损程度来看,股价阴跌在所难免。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翻6倍、销量翻5倍,毛利率达到11.2%,去年同期仅-4.8%。多重指标向好却依旧净亏损7.87亿元,为啥?
因为两点:营销过重、高研发投入尚未真正奏效。
在电动车领域,互联网跨界而来的造车新势力最擅长营销,其中又以小鹏汽车最为“突出”。
何小鹏曾说过,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在制造。为了营销造势,小鹏确实没少下功夫。
财报显示,今年Q1小鹏汽车销售和管理费用已达到7.21亿元,同比大涨124%。其中包括汽车销售所需的营销、促销和广告费用增加,销售网络及相关人员成本的增加等等。
6月22日,小鹏汽车宣布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还称自己是首家与NBA中国携手的智能汽车品牌。在营销这块,蔚来、理想啥的都得靠边站....
近1/4的收入用去营销,质量方面小鹏却显得力不从心。
今年1月,因为逆变器存在短路隐患,小鹏宣布召回1.3万辆G3。整个2020年,小鹏才交付1.2万辆G3,相当于全召回了....
今年4月,广州天河区一辆小鹏G3发生自燃,现场火势凶猛,而这已经是小鹏汽车1年半内第4次自燃,其中两次均为小鹏G3,起火原因是电池箱受到磕碰以及外部火源所致。
搞营销搞到连年亏损,造出来的车却频繁发生事故,足以说明小鹏狂奔在智能汽车之路时,已忽略了造车最重要的安全性。造车核心在于营销不在制造,禁得起推敲吗?
除了营销费用,小鹏研发投入也是一大支出。一季度其研发支出已达5.35亿元,同比增长72.2%。根据小鹏现有产品来看,其研发成果主要是车载操作系统Xmart OS和自动驾驶系统XPILOT。
为了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小鹏可谓付出巨大,何小鹏也曾多次强调小鹏汽车的标签是智能,智能化才是小鹏的最核心优势。
遗憾的是,随着华为杀入智能汽车,小鹏自动驾驶的未来正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贰
2020年底,小鹏汽车发布基于激光雷达的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对岸的马斯克接连暗讽“他们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而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
何小鹏当即回怼:“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是寄予厚望,但这事挑战不是一般的大。
从人类驾驶到自动驾驶,这是人类出行史上一次巨大变革。相应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它涉及到视觉计算、AI、大数据、5G、人机交互,以及激光雷达、芯片等硬件,属于软硬件多重技术结合的产物。
目前自动驾驶领域已有特斯拉、华为两大巨头争锋,而且华为走的是也是激光雷达路线。狭路相逢的小鹏自动驾驶,生存空间将被无情挤压。
比如今年4月,小鹏推出旗下第三款量产车型—小鹏P5,号称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尴尬的是,小鹏P5还没热两天就被华为与北汽极狐合作的阿尔法S抢了风头。
搭载华为自动驾驶、鸿蒙座舱版本的极狐阿尔法S,全车使用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9颗摄像头,挡风玻璃上还有双目摄像头、长焦、超广角等4颗摄像头,配置全面碾压小鹏P5。
在资本市场,华为自动驾驶也被疯狂追捧:今年4—5月,与华为自动驾驶深度合作的北汽蓝谷、长安汽车股价涨势凌厉。
同期,小鹏汽车股价持续阴跌创下年内新低,资本市场更看好哪家自动驾驶一目了然。
从以往经验来看,华为不做则已做就一鸣惊人,它每进入一个赛道都会占据超强话语权,并让对手如履薄冰。
斥巨资押注自动驾驶的小鹏汽车,遇上华为、特斯拉两大对手,让其未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高额研发投入何时能换来大规模收益更是个问题。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著名投资人阎焱最近在采访中表示,造车新势力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最后能活下来的就那么几家寡头。
因为造车需要大量投资,没有几百亿的投资,车造不出来,现在已经看到很多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还指出,当年福特造车时美国有上百家企业在造车,最后只剩下3家。中国计算机刚刚兴起时,也是几百家企业进入,如今只剩下联想。
内有巨亏魔咒,外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宝马、上汽、吉利,以及正在路上的苹果、小米、百度等造车强敌。
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若想避免覆灭悲剧,先从质量、口碑出发,获得消费者认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