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也就是1月4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认错”,承认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表示此事未与自己商量过,并于1月6日要求立陶宛外交部拿出缓和方案。此事都已知晓,无须多言。
接着,又出现了一些新动态。
1, 立陶宛副议长要求改名
1月7日,立陶宛副议长安德柳斯·马祖罗尼斯表示,“我们需要寻找方法改变代表处的名称,这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案,这个名称对立陶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他还表示,“台湾代表处”应该被改称为“台北代表处”。
2, 反对党威胁发起动议
1月7日,立陶宛议会最大反对党“绿党和农民联盟”发表声明,要求现政府立即改正错误,更改“台湾代表处”名称,否则将在议会发起动议。
3, 反对党要求外长辞职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日报道,立陶宛社民党要求将“台湾代表处”改名,并要求立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辞职,称这是改善中立关系的第一步。
4, 立陶宛副外长承认失误
根据立陶宛国家电视台9日报道,立陶宛副外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当日表示,此前没有人预料到中立关系恶化会给立陶宛的投资环境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他进一步解释,之前根据双方的进出口数据,觉得金额不大,立陶宛外交部曾预计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现在的情况表明,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预计的那样发展,立陶宛企业面临很多困难,压力也很大,这都是早前没有预料到的。
5, 立陶宛影子内阁开始动作
立陶宛影子内阁也发表声明,希望立现政府纠正错误,将“台湾驻立代表处”改名为“台北代表处”,实现中立关系正常化。
上述一系列变化表明,立陶宛一部分政客已经感受到疼了,他们未必会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但估计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失误”,早前计算得不够准确。
从这些动态中还能看到2个新变化:
其一, 立陶宛民意变化
政客往往都是随民意变化而改变的,总统瑙塞达、立陶宛绿党及社民党、立副外长、立陶宛影子内阁等对象的立场变化,很可能就是出于这一因素。
根据立陶宛民调机构Vilmorus的数据显示,瑙塞达去年12月支持率最高,达52.5%,头铁的立总理希莫尼特大幅下滑至30.5%,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下滑到可怜的15.3%,立陶宛现政府支持率跌破20%,只剩下17.3%;它们的不支持率则大幅上升,比如兰茨贝尔吉斯上升到了66.4%。
其二, 金主很可能也发生了变化
立陶宛虽然直接出口中国的东西不多,但其数百家公司为同中国进行贸易的跨国公司生产服装、家具、零部件等等。
一旦传闻中的“二选一”成真,意味着这些公司将遭受巨大损失。
金主们若是不高兴了,还能有那帮政客的好果子吃吗?
如今,希莫尼特执政团队有2点比较糟糕:
一是处处失算,让民众看到了这是怎样低能的一个执政团队,难获民众信任;二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一旦民意尽失,一旦金主们不高兴了,以希莫尼特、兰茨贝尔吉斯为代表的那帮人,只怕结局不会太好。
如今更糟糕的是没有外援,美国口惠而实不至,只是嘴上说帮,不给实际好处;
欧盟也不会帮它,一则欧盟也想收拾立陶宛,不然中东欧那些小国都太听美国的,而不听欧盟的,这队伍还怎么带;二则欧盟也需要借机敲打那些小国,别到处惹事。要不然,若是这次帮了立陶宛,下次捷克、波兰、瑞典等国全都到处惹事,帮还是不帮?到处帮这些小国擦屁股,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挑衅到我们核心利益的,也需要杀一儆百,让其它蠢蠢欲动的小国多算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