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写过不少批驳日本“工匠精神”,嘲讽日吹的文章;随着日本传统大公司不断被曝造假+鞠躬道歉,“工匠精神”逐渐成为“躬僵精神”,日吹神话逐渐破灭。
然而,日式“工匠精神”虽式微,但德吹还在;所以,今天再来戳下“德吹”。
……
德国其实很尴尬,基本错过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什么像样的新产业;依然在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老本,却面临后发者追赶的压力 —— 简言之,就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尴尬至极。
二战之后,美国把德国的顶级人才(比如爱因斯坦等)都抢走了,苏联把德国的图纸和设备都抢走了。相当于德国发展的基础被抽调了,所以只能依靠雄厚家底,继续去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那些东西。
另一方面,德国社会严重扁平化,即“高福利+平均主义”制度 ——
① 规定所有人一天只能工作7个小时,一周只能工作5天;即使加班也有上限,超出总工作时间上限也是没钱的,所以不存在“多劳多得”。
② 在德国,考上清华大学和蓝翔技校,收入没有太大区别,假如清华毕业生每月3K收入,蓝翔技校每月2K —— 没太大区别,考上清华当然好,可考上蓝翔也不错,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发达,中国学不了的原因。
③ 高收入者重税,税收用来祭出“高福利”政策,从而再次拉平收入。
总之,在①&②&③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德国贫富差距小,严禁加班内卷 —— 但另一方面,“7小时×5天”的工作时间限定,也让德企在新产业(比如互联网)上没有办法跟美国和中国这种996工作模式竞争。
不单单是德国,整个欧洲都是如此,所以互联网这种大量资金和人力前置投入+激烈消耗德模式,整个欧洲都玩不了。这也是欧洲没办法发育出新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这种社会制度也让欧洲阶层板结,你看看欧洲的富豪榜,基本都是老头老太太、基本都是继承家族企业,白手起家的几乎没有。
你无论干什么、干多干少、甚至干不干(失业有高福利养着),都是这么多钱;想通过多劳多得致富,想创业通过勤奋快速响应来逆袭……制度已经给这些路堵死。
想发财就只能去美国。所以欧洲有拼劲、想改命的人,都润美国了,人才再次被收割。
综上,由于二战的人才储备和图纸设计等被美国苏联抽空,加上“高福利+平均主义”的制度,让德国没有办法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包括手机这种电子快销,欧洲也拼不过北美东亚(苹果+三星+华米OV)。所以发展新产业,是完全没戏的。
……
德国发展不起来新产业,就只能继续玩二次工业革命的东西、吃老本,所以其核心产业是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测试设备等整条产业链)和化工等传统产业 —— 其中,燃油车是德国的产业支柱。
事实上,德国的燃油车产业链上存在大量落后的乡镇企业,用着上世纪的老旧设备;这些落后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BBA(奔驰、宝马、奥迪)三巨头顶在最前面,养着这些中小企业。
BBA只是领头羊,背后是“发动机+变速箱+测试设备”这条产业链 —— 这也是德国的核心优势。所以,德系三巨头不搞混动,对电动车反应相对滞后(当然,还是比日本强),是因为如果搞混动、搞纯电动车:
就意味着要抛弃掉“发动机+变速箱+测试设备”,就意味着相关产业链大量企业面临倒闭,大量产业工人面临失业。
那么,工人就会闹事、工会就会发力,以阻止这种损害他们利益的、但却是正确的变革方向。在“发动机+变速箱+测试设备”这条既得利益产业链的绑架下,BBA会被严重拖后腿。
……
BBA拖着“发动机+变速箱+测试设备”这条兼具“产业优势+产业负担”的产业链、难以有效变革创新;为了提升毛利率,就只能搞“德吹”了。
BBA+西门子等德国巨头,每年花费5000亿欧元去营销,来塑造德国车和德国制造的品牌,从而通过品牌溢价来赚取高额利润。
没有哪个细分领域可以养育这么汽车媒体(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等),也没有哪个细分领域比汽车UP主活得更滋润,因为这里面存在巨量的营销费用,你很难看到有说BBA车不好的帖子或者文章,因为都被收买了。
如果拿掉品牌,纯比技术和性能,BBA是卖不出那么高的品牌溢价的。BBA 60万的车,其综合性能可能可能相当于国产车30-40万甚至更低的。
品宣搞出巨额溢价,让很多人花了大量钱,其实就是买个车标。这也是德国车脆弱的原因。如果我们在舆论上能够瓦解掉它的“品牌神话”,德国车的溢价不再之后,很容易崩掉。
即使德系车品牌还在,中美电动车的大力发展,也能逐渐收割德国燃油车产业。
……
俄乌战争,德国傻逼兮兮的跟着美国制裁,缺油缺气(巴斯夫很可能被迫停产,化工巨头也要在下坡路上被踩刹车)缺粮+各种涨价,怎么办?
油气等原材料涨价,汽车成本要涨;食品涨价,人力成本也要涨,最终摊在汽车上 —— 汽车只能被迫涨价,从而竞争力被削弱。
不单单是德国,俄乌战争是欧洲下坡路中的一脚油门。
综上所述,德国要玩,德吹恐怕越来越难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