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份,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额280亿人民币,同比暴涨了170%;同时,这也是日本连续第17个月对中国贸易逆差。中日贸易的历史关系已经被打破,以前是日本更赚钱,现在轮到中国了。
为什么会如此?中日工业竞争实力的翻转是关键。在一般人的眼中,中日工业实力和贸易关系是这样的:中国向日本出口低附加值的食品、服装、工业原料等商品,日本则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机器设备、核心零部件、汽车等商品;由于在中日贸易中,日本商品的附加值比较高;因而,中日贸易中,日本一直是顺差、中国一直是逆差。
这种看法,在2005年之前,(部分)属实;当时的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中,食品+服装+工业原料的比例,一度超过了60%;但其后,随着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食品+服装+工业原料的比例,一直在降低,而一般机械和电气设备(通信设备、PC电脑、家电、智能手机等)组成的机电商品占比,却一直在提升:2010年,机电商品的比例,攀升至42.7%;2021年,机电商品的比例,更一举破了50%,达到了52.6%。
现在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商品,早就不是以食品、服装、玩具、工业原料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而是向日本出口PC电脑、通信设备、智能手机、医药中间体、汽车零部件,甚至高端的医疗设备和智能制造机器。这些出口商品富含技术,附加值和单价都很高。
所以,随着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中日相互出口的商品附加值,趋于接近,日本在贸易中便没有多少优势了,甚至处于劣势了。这时候,日本对中国出现连续贸易逆差,非常合乎市场规律。
当然了,我们不能依据这17个月的表现,就判断日本工业不行了;但有一个事实可以肯定,那就是:日本工业,力压中国工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