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中国的汽车工业,规模已是日本的6倍
2022-11-02 09:47:11

1

中国的汽车工业怎么样?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这些年的记忆里充斥着所谓市场换技术,但技术也没换来,国产品牌没一个能上台面之类的信息。

以前确实是这样的,但现在不是了。

如今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别说外国普通人不信,就算是中国的普通人,也得拎出数据来才会信。

因为确实和印象中差距太大。

2021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在2600万辆以上,为全球第一高,接近第二名美国的2倍,差不多有第三名日本的6倍。

20221102094209.png

而在2005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才仅为607万辆,勉强超过日本,只有美国的零头。

20221102094222.png

换句话说,16年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膨胀了4.5倍,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巨无霸。


2

市场规模有啥用?
有杠精说,中国这个汽车的产销量全是合资车造出来的,中国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品牌。不,这个产销量数据很有用。市场换技术虽然失败了,但仅仅车厂搬到中国来,就已经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弯道超车的能量积蓄。汽车工业很特殊,是所有制造业里最特殊的那个。所有的汽车强国,一定是工业强国,一定是发达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例外。因为造汽车太难了。

一个汽车平均卖十万元左右,但却有着数万个零部件,设计寿命达10年以上。这就意味着汽车厂家要用平均几元一个的零部件价格,造出一个保证自己数万个零部件在十年里都具备高度可靠性的东西出来。飞机也可以实现这个可靠度,甚至可以实现更高的可靠度,但汽车企业把自己的成本压缩到了飞机企业不敢想象的极致。做到如此低价,靠的是超大规模的生产。

飞机企业年产量最多几百架,而汽车企业的年产量高达数百万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且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利润率只有百分之几,这就倒逼汽车行业诞生了人类最先进的制造业管理制度和成本控制体系。自汽车行业诞生以来,人类制造业最先进的管理体系,一直都是汽车行业率先创造出来的。而为了控制成本,汽车厂整条供应链的厂家大多数都在本地,这是为了尽可能的压缩库存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流转率。就那么百分之几的利润,你这个路上运输花十几天,那个运输花十几天,利润就被资金成本吃完了。

而汽车数万个零部件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部门,金属、橡胶、化工、纺织、设备等行业无所不包,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为1∶6~8之间。全球最大的三大产业分别是房地产、手机和汽车,但汽车不仅规模大,对国民经济的连带拉动作用也大,所以被称之为人类工业皇冠。日本和德国,汽车行业都是本国经济的支柱,就是因为这种连带拉动效益。燃油车大量的整车厂设在中国,是看中了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但因为这个行业的成本要求,整车厂在我们这,整个供应链就必须也设在中国,同时整车厂招聘的大量工人和中层管理,也源源不断的适应了人类最先进的管理制度,一旦辞职就可以为他人所用。

这些好处都是隐形的,但非常有用,是在源源不断的给中国蓄能,然后就只等一个机会。新能源技术革命后,中国汽车行业出现了大爆发,弯道超车,一举碾压了曾经高不可攀的众多竞争对手。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只有中美两国,美国的特斯拉对决中国的一堆新势力汽车,曾经的汽车强国德国和日本被瞬间甩的没影了,连一个叫得出名字的新能源汽车都没造出来。

现在很多人争论比亚迪有没有可能超过特斯拉,有人觉得完全有可能,有人在发笑。特斯拉确实强,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64万辆,特斯拉为56万辆,双方没有数量级的差距,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比亚迪完全可能反超。而且能出现这种争论,本身就是了不得的大突破。搁十年前,根本就没人会争论比亚迪能否超越大众和丰田,因为一点可能性都没有。而现在,大众和丰田已经不配在新能源车领域和比亚迪竞争了,中国汽车厂商的目标只瞄准特斯拉一家。

其他的新能源车厂,小鹏和蔚来等,也经常放出豪言说要超越特斯拉。大家笑归笑,但也只能说概率极低,并不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中国的123456号位汽车厂家,都瞄着特斯拉去竞争,根本没人提大众丰田等老牌厂商。这个情况本身,也足以说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生态位。美国一超,中国多强,其他国家没有,中美把全球新能源汽车业吃的锅干碗净,几乎一点渣都没留。


3

为什么中国的汽车品牌突然变得这么强?好像一夜之间就大翻身了。
大众和丰田怎么回事,电动汽车不是拼一拼就造出来了吗?怎么这两家老是造不出来?中国能一夜翻身,首先要靠的就是自1984年让外资汽车进入中国以来,这30多年里培育出的汽车产业供应链。这30多年来,虽然整车厂都是中外合资的,但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中国的,严格按照外国品牌的要求进行生产。汽车品牌先发优势很大,要求的资金门槛也很高,但这些零部件厂家没有那么高的门槛。

在这30多年的激烈厮杀中,一部分中国厂商脱颖而出,具备了国际一流水准的零部件生产能力。虽然看似是给外资企业打下手,但单论零部件的质量,这些厂家的产品完全不亚于外国原装进口,其制造能力和30年前有天壤之别。这发达的零部件生产能力,首先就孕育出了宁德时代,专门给新能源汽车造电池的零部件厂商。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吊打全球,一家吃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为人类目前的最强电池厂商,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出现巨大突破,在突破临界点之后引发了新能源车销量井喷式增加,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突破的功劳。新能源车所有零部件全部国产,且遥遥领先于世界,就是这发达的零部件厂商孕育出来的,也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的基础。中国发达的零部件厂商给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多少便利?没有中国供应商不能代工的东西,所有零件均可代工,甚至连整车都可以代工。

这让中国的新能源品牌在产量很低的时候就能获得量产的成本优势,迅速渡过了新品牌刚诞生时的虚弱期。整车也能代工?苹果手机整机都是在中国代工的,整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代工?比亚迪自己原本就是造车的,不需要代工,其他厂商几乎都是代工的。在之前的30年,中国燃油车品牌确实没崛起,但生产线和车间都造出来了。有些产能闲置,自然可以给别人代工。蔚来的车,是江淮汽车代工的。小鹏的车,是海马汽车代工的。

这样,小鹏和蔚来就只用出设计和测试,前期的土地、厂房和设备直接用别人的就行,等自己销售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再造自有工厂。当然像苹果那样从零部件到整装完全外包,自己只出设计,也不是不可以,中国类似的代工行业早已高度成熟,没什么做不到的,质量也完全有保障。这高度发达的零部件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一夜翻身的第一个基础。

但仅有这个基础是不够的,因为这些零部件市场,你能用,而在和平贸易的时期,外国汽车厂商也能用,最多你本地用的成本低一点而已,而这低一点的成本并不会导致你一定胜利。当年燃油车品牌很难崛起,不是不努力,最大的因素就是汽车行业先发优势太大,先胜利者能以战养战,在功劳簿的基础上,每年的利润拿出来一部分研发就可以构成技术优势,而追赶者需要一鼓作气追平历年来所有技术差距,在追赶的过程中一直亏损。

所以国家没有补贴燃油车去追赶技术,因为胜算真的太小。而新能源汽车不一样,这东西是全新的,除特斯拉外,其他人都没有技术储备,大家是同一起跑线。2010年,中国启动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补贴。前期研发需要烧钱,这钱国家补你们,你们的任务就是尽快渡过前期阶段,尽快建立技术优势,让自己成为先行者。出现了很多骗补的,但也有几个是具备梦想的,扎扎实实做了一番事。然后中国出现了好几个新能源汽车厂商,顺利渡过了需要大量技术测试的阶段,在零部件系统集成和软件控制方面建立了明显的技术优势。

美国那边,一直到2021年,在中国新能源车的强大压迫下,拜登才紧急启动了对美国新能源车的补贴,足足晚了中国11年。如果不是中国车的压力,估计美国晚个15~20年才启动补贴来促进行业发展也不奇怪。美国那体制嘛,干啥都要讨论再讨论,出现这种事一点都不奇怪,大家都能理解,新能源车八字没一撇的时候美国政府直接重金投入补贴新能源车那才叫奇怪呢,会被在野党直接质疑是不是收了马斯克的贿赂来盗窃纳税人的钱。日本和德国就更不用说了,到今天都没补贴,也补不起。

最大的行业补贴在中国,最大的销售市场也在中国,而且给了11年的发育时间,中国焉能不胜?在这11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从无到有,完成了弯道超车。日本丰田和德国大众已经反应过来了,但在新能源行业他们已经成了落后者。当初落后者苦苦追赶,持续亏钱见不到收益的窘状,出现了他们身上。需要不断的进行集成测试,需要不断的研发软件,在这个过程中拿出的所有汽车都是垃圾,消费者根本不认,无法给企业带来收益。等研发完第一轮,竞争对手可能已经推出了第二轮,甚至第三轮,永远比你快一步,导致你永远亏损,永不赚钱。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过了制霸国内的阶段,开始大量向国外出口。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1.1%,总出口201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2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就已经出口了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

按这速度,到今年底中国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而在2020年之前的10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都是原地踏步的。汽车不是普通日用品,其出口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和疫情无关,和中国新能源车强大的性价比已经得到了外国消费者认可有关。

很多对新能源车有歧视思维的人,没事可以多坐坐出租车,感受下那些售价10万不到的新能源汽车里面是个什么配置,尤其是这两年刚出厂的新车。新能源车能赢,能出现每年增长一倍的这种恐怖销量增速,靠的可不是自己节油和环保。环保这东西,大家都会喊口号,但真到了自己买车的时候,没有任何消费者会因为环保而下单的,看的一定是性价比,更和节油无关,因为一辈子省下的油也没几万块。

电池虽然贵,但电池技术革命后,汽车最复杂的发动机,这里省了很多钱,这些钱都砸在了内饰上,而新能源车的软件之发达更不是传统燃油车可以比拟的。新能源车更像智能手机,而传统燃油车更像机械式手表,大概就这差距,内饰方面,同价位前提下,燃油车完败。至于说加速度,那股弹射力,燃油车拍马都比不上新能源车,先天技术限定了燃油车的巨大劣势,30万的车加速度能直追法拉利跑车。

今天的中国,电动车的体验店已经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建议大家路过的时候可以去里面坐一坐,不用买,问下价格,体验一下内饰和软件,也可以踩两脚油门感受下那股“推背感”。然后你就知道为什么这玩意在2021年能年销量翻倍,并保持狂飙突进的增长势头了。和那些环保啊,省油啊,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纯粹就是性价比全方位的反超了燃油车。但这还不是尽头。现在的新能源车技术革命还在继续,性能每年都有巨大突破,成本每年都再降一截,而燃油车依然在原地踏步。

不用什么环保政策保护,撤销一切保护,燃油车也一定会被电动车淘汰,这就是技术革命的威力。而这一轮的汽车技术革命,中国不仅拿到了入场券,还是头部玩家。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占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59%,全球顶级新能源车厂家,除了特斯拉全是中国的。这趋势发展下去,德日汽车厂无立足之地,我们占完国内市场后,会走出国门,吃掉原本德日所占据的国外市场。而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就更离谱了。

第一名,中国宁德时代电池,市场份额55.6%。
第二名,中国比亚迪电池,市场份额14.2%。
第三名,中国的中航锂电,市场份额5.4%。
第四名,中国的国轩高科,市场份额5.4%。

光这4个中国企业,就吃掉了动力电池市场80%,几乎是锅干碗净,一点不剩。第五名是韩国的LG占3%,而后面的也有一半是中国企业。我们先用30年完成了汽车工业的基础准备,不惜做代工厂也要培育出汽车供应链的制造能力,然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发动闪击战,趁其他国家还没反应过来,甚至前几年还在质疑电动汽车行不行的时候,完成了弯道超车。现在想再追赶,就没那么容易了,需要砸比我们要多得多的钱才有可能,而且也没有中国那么大的市场来培育企业。

这轮汽车技术革命,因为特斯拉的存在,美国抓住了。但德国和日本没有抓住。德国还有一点其他产业可以支撑,日本的经济这些年早就摇摇欲坠了。日本汽车产业就业人口达总人口的10%,连带产业无法计算,要是在汽车领域出现了大溃败。日本变成发展中国家,那并不是不可能。

但是这和我们无关,我们的汽车腾飞,是用30年的血汗和11年的重金冒险换来的。德日也可以在2010年就大规模对新能源车补贴,但他们并没有,甚至没有重视新能源革命,平白浪费了自己的先发优势,那怪谁呢?

人努力就应该有回报,这个叫发展权。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 “HD”涂层超硬立铣刀 高硬度钢的高速切削   采用复合多层涂层的HD涂层,在高速切削高硬材料中发挥出卓越的切削性能。 ■ 被加工件表面质量更好   涂层表面经后处理,被加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得到显著提高。 ■ 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采用超细晶硬质合金基体及复合多层涂层的HD涂层,与传统刀具相比使用寿命得到显著的提高。 ■ 绿色环保加工   耐高温、抗磨损   尤其在空冷、高速切削的苛刻条件下,发挥出优秀性能,污染少,利于环保。 ■ 高精度加工   高刚性高精度刀具设计   实现高精度精加工
  • J13系列柱型台机械压力机 158机床网--本压力机采用开式钢板焊接结构机身,圆柱形工作台,气动磨擦离合器和制动器,根据用户订货要求安装光电式人身安全保护装置。
  • 拆卸楔铁ZY-100002 DIN317 ZY-100002 DIN317 拆卸楔铁
  • HIT系列台式三坐标 HIT系列台式三坐标采用桥式结构,使惯性影响最小化 各轴使用花岗岩,受温度影响最小化 产品性价比高 操作简便,适合小型零件测量
  • SBW-SG稳变一体机 SBW-SG稳变一体机根据行业用户对用电安全的不同需求,为众多行业用户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系列行业专用稳压器,希望用更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互利共赢为用户的资产保值增值。针对多数进口设备所需的输入电压与国内电网电压存在差异,专门设计该款集稳压、变压、保护功能于一体产品,该产品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性价比高、可以同时完成多路不同输出电压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