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终于看到国家重视消费了:
首次提及“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这是需求侧改革开始的前兆!
认识这一模式,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1
前几日,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发布,大家普遍关心的是未来通胀会怎么样。
殊不知,首次将“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才是最值深思的地方。
几十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却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这一转变,我认为是我们的经济政策开始转向了!
要知道,考虑企业成本是从供给端(企业)考虑经济问题,考虑消费成本则是从需求端(消费者)考虑经济问题。
首次提出,二者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恰恰说明2022年我们的需求端问题异常严重。
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两年),领导一定会把需求侧改革摆在供给侧改革的前面,而不像2015年后多次强调把工作中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而弱化需求侧。
请先记住这个结论!
2
说实话,我本人非常反感把经济政策放在供给端考虑问题,特别是中国体制下的经济。
其一: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提法说了几十年,也做了几十年,为什么效果甚微?
因为在中国国企具有天然的融资优势(地方担保),国企始终占据最多最便宜的信贷资源。
效率低而占有大量资源本身就不是经济!
虽然国企改革做过了,科创板等股权融资平台、以及央行结构性货币工具也出现了,让中小企业成本降低有了渠道和希望。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它的体量依然有限。
供给侧改革断断续续搞了三大波,本质上不是企业问题,而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此问题不解决,降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是空谈。
就业、收入就不稳定,消费就会经常断档。
然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的政策语以后还会提,还会做,还是...
但尽头肯定还会回到需求侧!!
其二:
需求若出了问题,它远比供给出问题严重的多!!
要知道,经济增长的根本就是需求,有需求经济才有增长。即便供给玩不出新产品新花样,顶多实际经济增长小于潜在经济增长。
但好歹,经济有增长的潜力空间,质量问题也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比如,2009年那段时间,国内好多人去日本买所谓的“高端”马桶,2013年以后还听说过吗?
手机、汽车等也是如此。
只要需求在,需求旺盛会倒逼国内企业为了高利润而自发创造!
政策只需要做好供给的“保护”工作,维护竞争的公平正义即可。
相反,若消费端出了问题,啥供给侧措施都白搭(即便,供给侧优化也会带动需求侧变动)!
病毒困难期,为啥不像欧美等国一样直接向居民端撒钱,而走的依然是“直接救助”企业的老路,本质上还是停留在供给侧思考经济问题。
或许,这种思路会从2022年以后开始转变,也一定会转变!
3
剩下的问题则是政策会如何“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我思考了很久,没有得出答案,只是隐隐约约觉着从今年以后,需求侧会变,而且会逐渐出现令你意想不到的政策!
如果是跟1992——2012年那样,靠“各种利好”刺激消费方式进行需求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考虑消费成本,站在消费可持续的角度考虑经济问题。
我只能说,我们距离0利率时代甚至撒钱时代只会越来越近。
这次领导已经明牌:我要给你降消费成本,刺激你消费!
眼前能看到的四种演进方式如下:
1)“精准防控”,降低病毒对消费的全面挤压;
2)定向降低消费成本——降房贷利率,倒逼银行投放廉价的消费信贷、发消费券等;
3)解决就业,确保收入——财政加量,央行放水,继续由上至下传导;
4)上述都搞了,没起来——量化宽松或直接撒钱。
前三个是并列推进的,第四个是最后的底牌——王炸,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用。
首先一个总的原则是:促消费归根结底还是要促就业、促收入!
第一条,懂得都懂,属于稳消费范畴,只是不让消费萎缩太快的“改善行为”。
在既不能“一封了之”、“一放了之”之间谋取平衡,还要一段时间博弈。
央行此次判断未来通胀压力大不是基于潜在的水太多(财政扩张效应)而是说需求会起来的可靠性存疑!
毕竟中国未来的通胀水平,高度始终由需求决定,水量只是加速通胀的搅屎棍。
中国利率曲线与通胀曲线皆在延续发达国家的势头:一波波的高点不断降低——已经说明中国贫富差距下需求萎缩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第二条,也就是央行所谓的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若没有新办法,它属于干瘪的海绵里找水喝,聊胜于无。
我们抱怨的同时,依然不能否认它存在的意义——毕竟只要有消费,就能带动部分生产,带动另外一部分人就业、收入。
看吧,随后类似的定向降消费成本的举措还会继续搞:比如鼓励银行给个人发放消费贷、给购房者各种“福利”、发放各种消费券等。
第三条,还是供给侧的老套路——明年大概率还会搞,只是方向上可能会往消费端适当的倾斜一点儿!
毕竟今年搞了,动作也不小,可积极作用依然架不住负面冲击。
加之边际效应逐渐递减,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只会越来越鸡肋!
第四条,参考2001年后的日本与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美国。
我的观点是:
1)世界没有迎来技术大爆炸将生产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前,我们也会走向零利率,也会量化宽松(方式仅仅会“委婉”点儿而已);
2)遇到巨大的全面冲击时,可以撒钱——2020年特别抗疫国债本质上就是定向撒钱。
总之,此刻真的变了!
领导一定会在需求侧下更多的功夫,且看未来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