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按理说,放假是件让人开心的好事。
可随着春节的临近,很多打工人却开心不起来。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对端不上铁饭碗的人来说,放假很可能意味着没有收入,眼看着这三年下来钱包越来越瘪,换谁能笑得出来呢?
比如前段时间,广东某企业就发了个放假通知:鉴于天气转冷、大环境也不咋地,所以公司决定从2022年12月1日起给大家放年假,一直放到2024年的2月21日,总共休息450天整。
当然了,带薪休假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暂不发放11月份的工资、只给大伙发600块钱过年红包,实在熬不下去的就去打个零工,一边干活一边等通知。
不发工资、连休两年,你说这跟关门有啥区别呢?
除了这种极端案例外,大部分厂子都还挺务实的。虽然他们也会在放假时少发部分工资,但最起码不会直接摆烂,最多也就是趁着没订单的时候提前休息,等到过完年后看情况再说。
本来呢,北方一到冬天就冷到不好开工、南方到年底也要做例行的检修,今年各地需求不振、地租水电和人工成本又居高不下,做一单亏一单、越奋斗越不幸。
实在坚持不下去咋办呢?干脆就停工呗。
按照部分媒体的统计,等到今年12月底,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差不多有60%的企业可能会停工放假,其中纺织、印染、涂料、化工、电子等行业是“停工放假”的重灾区。
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往年江浙加弹、织机12月份的平均开工负荷率大概是78%和67%,而今年的数据分别是55%和48%,等到一月份放假停工肯定还得再跌上一跌。
加上这些行业的特点也很鲜明,一是劳动密集型、用工形式灵活,二是利润不高,所以抗风险能力很有限。好在大部分厂长都看得很开——躺平是为了自救,放假则是为了来年能更好的活下去。
02
纷纷放假除了内需的原因,主要是海外订单的萎缩。
往年十月份,沿海地区的外贸企业都很忙。因为老外要过圣诞节,很多礼物、商品啥的都得从咱们国内进口,必须提前一到俩月下单、给企业留出生产和运输的时间。
可就算提前做了准备,供不应求的趋势却也得不到缓解。去年最夸张的时候,你想把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上海运到美国,光运费就要花掉3万美元、大概是过去的20倍。
可到了今年,情况又变了。
一方面,去年大伙扫货的兴致太高,一下子就把库存给撑爆了;加上全球航运又很紧张、部分港口效率太低,很多集装箱到货的时候已经延迟了大半年,直接导致今年的商品库存过剩。
另一方面,通胀的影响也很大。毕竟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也不是冤大头,物价涨太狠他们也会精打细算,比如有六成英国人打算削减圣诞开支、还有四分之三的法国人认为购买力水平正在下降。
卖家想着清库存、老百姓观望着不花钱,这供需矛盾自然要变尖锐。连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大拿都在8月份紧急取消了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市场的萧条可见一斑。
这样的情况,在数据上也有着相当直观的反应。
整个11月,国内对美国的出口较10月份回落了12.9%,对欧盟回落了1.7%,对日本出口同比由正转负,对东盟和非洲的出口涨幅也开始跟着收窄。
订单少了,航运物流自然也跟着开始萧条。
去年运一个40英尺集装箱到美西的标价不是最高飙到过3万美元吗?今年1月份,这个价格就跌到了1.5万美元,8月份的时候跌到了4000美元、12月份的时候更是进一步跌破了1000美元关口。
更夸张的是东南亚方向,据说有货代公司对每个集装箱开出了象征性的1美元运费。这就像航空公司起飞前放出来的廉价机票,讲究的是“打破门牙和血吞”。
至于运力到底有多过剩,你问问跑集卡的司机师傅就知道了。
03
既然问题搞清楚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吧。
最近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把一切都归咎于逐渐放开的防控。比如有很多人觉得,既然过去咱们靠着及时封控保证了制造业的正常运转,那就继续按照之前的路子搞呗。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但这其实就是在刻舟求剑。先不说这么做的成本有多高,就算时光能够倒流、咱们的外贸企业也没那么多订单可接了。
自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美国祭出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美联储不仅一度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零点附近,还把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2倍之多、达到了9万亿美元的“巅峰”。
印了钱那就花呗,于是一系列针对消费和需求端的纾困法案也随之而来。
按照机构的统计,这期间大概有2.3万亿美元的现金和各类补贴被提供给美国普通家庭,进而流入到了消费市场中。老百姓有了钱就买买买,于是商场和零售商就给咱们疯狂下订单。
但这样的“繁荣”,显然是不可能持续的。
正所谓印钱一时爽、通胀火葬场,在充裕的流动性以及俄乌冲突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通胀数据从年初开始就压不住了、最高时达到了9.1%,最终迫使美联储冒着刺破资产泡沫的风险开始加息。(戳链接阅读原文)
美国加息、美元回流,想不被收割的各大经济体又不得不跟着加息,就连全球仅剩的“负利率独苗”日本都开始转向了。这冷不丁一紧缩、大家都想办法削减开支,于是萧条就蔓延开来了。
反正就目前而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经济学家们统一了共识,认为全球经济在2023年大概率会陷入一场全面衰退,至于危机能不能达到1929年的夸张水平,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
04
眼下的情况,其实跟08年有点像。
那时候媒体上最常见的一个经济学术语是啥?产能过剩。如果对此置之不理、任其向生产端传导的话,企业停工、资金链断裂、工人失业等一系列后果就会随之而来。
有鉴于此,很多肯用心抓经济的地方都在未雨绸缪。比如江浙、广东就一边牵头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一边给工人发钱发消费券、想办法在国内“抢人”。
这不比“非必要不返乡”听着暖心多了?
不过从长期来看,更重要的还是提振消费和内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海外经济过热的盛况肯定是不会再有了,反倒是国内的十几亿人还有一些潜力可以挖掘。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扩大内需也被提到了战略规划的高度。虽然有一些困难存在,但连地产、教培和平台经济都能枯木逢春,普通人是不也能稍微乐观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