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各项关键技术获得有效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也大幅上涨。
那么,立足于2023年的开端,中国汽车市场还将迎来怎样的新发展?尤其在技术领域,哪些发展趋势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为了更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近期发布2023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小编在此梳理报告,并融入技术类型、趋势解读、典型企业等内容,以飨读者。
1
趋势1:中央计算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将实现重大突破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趋势解读:随着车辆智能化需求升级,当前车辆先进电子电气架构从跨域融合向中央计算发展。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提条件,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通过上层软件的调度,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底层芯片的处理能力,使得车内通信、OTA升级更加便利。
2023年,将重点突破车辆功能全局动态部署、软硬件解耦、功能持续更新等技术难点,实现中央计算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
2
趋势2:360Wh/kg混合固液动力电池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趋势解读:高比能、高安全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提高续势里程及运行安全的必要保障。混合固液动力电池相较于现有电池体系,比能量更高,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3年,360Wh/kg混合固液动力电池将率先在高端车型上配套搭载。像广汽埃安、蔚来汽车、高合等车企,都在积极自研,或者与电池生厂商合作,共同推进混合固液动力电池上车的进程。
3
趋势3:车桩协同大功率超充 ( HPC) 技术放量普及
技术类型:应用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趋势解读:车桩协同大功率超充 ( HPC) 技术将大幅提升充电效率、保障充电安全,并且还能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将会是公众场所、高速公路等场景充电的重要解决方案。
2023年,得益于整车高电压平台、高倍率快充型电池、安全状态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车桩协同大功率超充 ( HPC) 技术会得到普及,规模将超过3000台。
4
趋势4:冗余转向系统技术突破将满足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控制需求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趋势解读:冗余转向的线控技术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的关键支撑技术。2023年,将突破系统冗余设计、转向力矩观测与辨识、路感反馈控制、可变传动比等关键技术,实现更高要求的冗余转向的线控技术,满足L3级自动驾驶的控制需求。
5
趋势5:千兆车载以太网将在多车型中实现前装标配
技术类型:应用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趋势解读:随着智能网联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车内通信数据传输需求,车载以太网将从局部应用逐步拓展为车内数据传输的骨干网。2023年,多款自主品牌将搭载应用1000Mb/s车载以太网,应用规模将达到50万辆以上。
举例而言,2022年,小鹏G9在国内首次实现千兆以太网为主干通信架构;2023年,长安、比亚迪、广汽、吉利等自主品牌将推出千兆以太网适用车型。
6
趋势6:高性能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将实现上车搭载应用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趋势解读:高性能无线短距通信可以实现车辆功能模块轻量化、灵活部署与无缝连接的新型装配模式,有效地减少整车线束连接复杂度。此外,未来车辆智能增量部件的无线装配需求,会对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在高可靠、精同步、高并发、高安全、低功耗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3年,无线短距通信将实现上车搭载应用,支持360环视、车载无线BMS等系统落地。
7
趋势7:铝合金免热处理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技术类型:应用规模显著提升技术
趋势解读:大型复杂一体化压铸技术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车辆后底板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之后,预计能减重25%以上,制造时间缩短60%以上。
2023年,大型复杂一体化压铸技术将在前舱总成、电池包壳体等方面实现突破,多家车企将在十多款中高端车型上率先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除了特斯拉,我国众多车企也在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譬如蔚来汽车目前已有车型量产上市,小鹏汽车、长安、广汽等也会在2023年陆续上车。
8
趋势8:纯固态Flash激光雷达将在补盲领域迎来量产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趋势解读:相较于半固态激光雷达,纯固态Flash激光雷达具备纯芯片化设计、可靠性与性价比大幅提高,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纯固态Flash激光雷达有望上车搭载应用。以固态Flash技术路线为代表的车载补盲激光雷达已接近量产状态。
2022年,亮道、禾赛等公司相继发布固态Flash补盲激光雷达,预计2023年将实现前装搭载应用。
9
趋势9:70MPa IV型储氢瓶将实现小规模搭载应用
技术类型:新量产技术
趋势解读:70MPa是提高质量储氢密度的重要手段,是车载储氢系统商业化应用的必然趋势。随着大功率、长续驶里程燃料电池系统的应用,对储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35MPa储氢瓶,70MPa IV型的储氢密度可提升50%。
2023年,随着标准法规的进一步完善,70MPa IV型车载储氢系统有望实现装车应用。
10
趋势10: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将突破45%
技术类型:实现重大突破技术
趋势解读:采用更高热效率的专用发动机,将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水平。2023年,主动预燃室射流点火、超稀薄燃烧及其排放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将实现重大突破,推动45%热效率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进入样机测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举例来说,吉利、广汽、长城、奇瑞等车企都积极投入研发,预计2025年起,45%热效率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将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