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欧洲制造业转移:到底是转到中国的多,还是转到美国的多?
2023-04-03 09:19:51

其实,“危机”是一种零和思维,像相互作用的力学概念,有危必有机。从区域来看,欧洲之“危”可能就是中东、东亚和美洲之“机”;从国家来看,德法荷意等国家的亏损,就有可能是中美日韩的收益。


当然,存量搏杀时代,经济活动本身就不是请客吃饭做文章,而是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的暴烈活动。除非你的牙口足够好,拳头足够硬,否则只能祈祷西北方含葡萄糖。

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危机始于2016年,世界经济开始滑坡倒霉催。标志事件就是美国群众选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最强大脑。同时,还有个大事件,就是美军跟我们在南海眼神对视了一下。

确认过眼神之后,美国立马缩了回去,并再次深刻认同:帝国主义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热战不行,那就只能冷战了!于是开足马力搞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甚至病毒战,把能用的手段一股脑全押上。新冠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国家第一次同台竞技,结果咋样大伙都知道。

这几次战役应该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战役,第一强国和第二强国对撼,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金融帝国搏杀,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一货币大国角斗。结果双方互有胜负打成平手,而平手就意味着第一强国输了。

死磕6年,美国被尬住了,冷热都不行,咋办?于是开启”游击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模式。啥意思呢?就是一边对我们以游击战骚扰为主,今天一个议案,明天一个法案,怎么恶心怎么来。一边另辟战场,不能把危机转嫁给你,难道还不能转嫁给别人?


欧洲就被盯上了,为啥?因为相比中国的头铁,欧洲在新冠战役中,动员力、凝聚力和执行力都虚得一批,竟然陷入“抢口罩”乱局。德国“截”了瑞士的口罩,法国砍了英国口罩订单,可怜的意大利遭到多个盟友“截胡”……没一个善茬,手黑不讲究。

当一个体系在丛林世界露出自己虚弱的一面,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掀桌和背叛,整个体系都将面临分崩离析。面对这么一个濒临崩溃的体系,美国的处理方式就是冲上去猛踹一脚,俄乌冲突就尬场了。

至于说美国为啥不搞别人,主要是其他人都穷得一批,打下来也就三瓜两枣,根本不够吃,而欧洲是老财主,还有很多老钱。我们在《动荡欧洲:游行示威大罢工,攒了500多年的老钱就花完了?》中聊过这事。


当美国向欧洲转嫁危机时,我们的“机”就来了。这个“机”就是欧洲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那欧洲制造业转移,到底是更多的转向中国,还是美国?

首先得弄清楚啥是产业转移?主要分两种:一是欧洲企业倒闭,其他地方通过提升产量和新增企业吃掉欧洲市场;二是欧洲把企业直接搬过来。

第一种:2022年第四季度,欧盟申请破产企业为2015年来最高水平。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去年第四季度所有行业申请破产企业数量都高于上一季度。其中,运输和仓储业增加72.2%、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增加39.4%,教育、卫生和社会活动增幅29.5%……


比如,法国去年申请破产企业数量较2021年增加50%,而陷入破产困境的中小企业数较上年增加78%,且有三成以上在第四季度正式提出破产申请。

而疫情防控之下的2022年,我们平均每天新增企业2.38万户,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5200万户。如果把个体户之类的市场主体计算在内,2022年末总体数量是1.7亿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4万户,比上年增加了2908万户。

从这点来看,很多人喊“躺平”都是矫情骗人的鬼话。他们可能嘴上喊着躺平,心里却希望别人躺平,自己悄咪咪把钱挣了,还把老婆给娶了。其实,我们最重家庭,父母都眼巴巴指望大伙成龙成凤,压根就没法躺,即使躺下也躺不平,总会时不时支楞起来。


第二种:直接搬迁企业会复杂很多,涉及到转移深度问题。组装代工类容易些,只要有足够的便宜劳动力,搞“三来一补”就行,但很难撬动产业链转移。所以,无论是印度越南,还是印尼孟加拉,更多的是属于我们的“产业链飞地”。

重化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加工和高科技企业的转移就比较复杂,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而且规模都很大,主要是这类重工业的利润通常都不高。比如,重化工业被公认为夕阳产业,投资大利润薄,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最大限度压低成本获得利润。

相比而言,这类企业不只看便宜劳动力,而是看有为政府+庞大工程师队伍+高素质劳动力+稳定市场+高效基础设施+……他们更看重综合成本,这也是为啥印度越南不可能替代中国制造,而欧美日韩制造业必然被中国替代的根本原因。


典型案例是特斯拉,从动力总成系统、中控系统、电驱系统到内饰,产业链本土化达到95%。这种极低的综合成本,让特斯拉国内售价仅为美国70%、欧盟63%、英国75%……就这,特斯拉国内单车毛利还能达到大约¥10万元,是大众2倍,丰田4倍,福特5倍。

在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薅羊毛、能源价格高企、大通胀等背景下,很多欧洲大企业纷纷向外转移产能。

2022年,往美国跑的有:化工巨头巴斯夫将在美国投资110多亿欧元,拜耳制药在波士顿新增1亿美元建立生物技术中心,特种化工巨头赢创在印第安纳州新增2亿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大众宣布5年内在北美新增71亿美元投资,奔驰在阿拉巴马州新建设电池工厂,宝马在南卡罗莱纳新建生产线……


但这些消息不仅水分大,而且真假难辨,为啥?为了选票嘛!很多投资都还停留在嘴上,充其量签了个“备忘录”,八字没一撇就到处嚷嚷。就算真的去美国投资,很多也是半拉子工程。

远的有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厂,这个“非凡的机遇”一度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实际各种扯皮、停建和更改:早先说要建10.5代面板,后来又说改建6代面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又说要生产呼吸机、谷歌服务器、咖啡机器人……反正没一个落地的,到现在也就建了个小仓库。

近的有台积电在美建厂,美国各种胁迫,还撸了1000多台积电工程师去美国,为啥?因为美国快乐教育只能培养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前段时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向媒体透露,台积电赴美成本被大幅低估。


我们是“韩信带兵”,2022年德国巴斯夫、宝马大众、默克、蔡司,瑞士英力士、法国道尔达、西班牙达诺巴德等大型跨国企业纷纷追加在华投资。最近,比杜甫还忙的可能就是商务部,5天接待了苹果公司、溢达集团、雀巢集团、宝马集团等11家跨国公司高管,跟吃流水席似的。

从数据来看,欧盟2022年从中国进口增加8.6%,对中国出口则下降7.9%。其中,法国下降9%、德国下降7%、荷兰下降10.6%、意大利下降11%、西班牙下降21%、克罗地亚下降53%,二愣子立陶宛更是下降了79%。当然,这些都是面上的数据,再看下用电量和钢铁生产可能会更清楚些。

用电:2023年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一产农业用电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二产工业用电4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三产服务业用电1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工业用电占比达到了77%,这说明制造业正在全面复苏。


钢铁:2022年中国10.1亿吨下降2.1%,主要受疫情封控和房地产拖累;美国8070万吨下降5.9%,继续奔跑在去工业化的大道上。奇葩的是,俄罗斯跟乌克兰大炮对轰一年,钢铁产量竟然下降7.2%仅7150万吨。

再看今年2月数据就更明显了,中国8000万吨上涨5.6%,美国600万吨下降5.3%,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那些所谓的在美投资建厂基本都是口嗨,没几个能落地实施的。搞笑的是,俄罗斯钢铁产量又下跌8.6%,仅560万吨,可见它有多虚。

另外,从跟钢铁同样重要的铝产量来看,2022年美国原铝产量只有86万吨,下降3%,中国原铝产量4021万吨,增长4.5%,占世界60%。


聊了这么多,大伙应该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了。其实,欧洲产业转移向中还是向美,说到底是一种道路选择。选择美国就是选择战争与动荡,选择中国就是选择和平与发展,经过6年激烈博弈,答案其实已清晰可见。这说明和平永远都是正确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永远都不会过时。

2016年,我们完成人类历史最大规模工业化,还清了华夏文明从明清到民国的工业文明历史欠账,回到跟西方工业文明的并行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光环”逐渐消褪,发达国家也逐步“祛魅”。


正如仆人眼里没有神,因为无论他咋伪装,在与之朝夕相处的仆人眼里,也只是个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的普通人而已。所以,当我们越是了解美国,越是认识到他的本质时,就会越鄙视他,就这?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