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2024年巴黎奥运会闭幕式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闭幕式上,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代表亚洲吹灭圣火,而中美金牌战,以美国女篮凭借微弱优势击败东道主法国女篮、获得最后一枚金牌为结束,“绝平”中国代表团的40枚金牌记录。这戏剧性的一幕几乎是东京奥运会的复刻,三年前中美金牌战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刻才分胜负。
2024.8月9日,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借鉴奥运会的比喻,将中美两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比作一场地缘政治的“奥运会”,他认为,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几乎所有其他领域迅速崛起,堪称美国“全方位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正如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所隐喻的那样,中美竞争会创造出更大的蛋糕,让每个国家都可以分得更大的一块,也就是“双赢”。
然而在双赢之后,双方必须考虑如何划分所得。此时就容易陷入零和博弈的逻辑——一方的份额越大,另一方的份额就越小。艾利森指出,虽然美国和中国注定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但双方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竞争是由双方面临的生存挑战决定的,没有对方的合作,任何一方都无法获胜。
因此,中美需要找到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确保双方在竭尽全力击败对方的同时,仍保持开放的渠道,在最微妙和危险的问题上进行定期、坦诚、私下的沟通。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困难的,就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述,“(需要)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并且仍然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
他呼吁,两国政府需在未来几十年维持平衡,经受将对方完全击溃的诱惑,保持合作。
本文原载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原题为《中国与美国:地缘政治奥运会》,由“观察者网”编译。本刊发布时添补全文,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中国与美国:地缘政治奥运会
观看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是一种令人谦卑的体验。看到人类同胞的非凡能力令人惊叹。每当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时,我都会欢呼。但与观看这些赛事报道的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当然不会保持中立。我会注意哪些国家的运动员赢得了金牌,哪些没有。我很高兴听到我们的国歌在颁奖台上首先响起,而且响起的次数最多。
和当今世界上大多数比赛一样,本届奥运会上有两个超级大国——而且只有两个:中国和美国。截至 8 月 9 日,美国已获得 30 枚金牌,而中国获得 32 枚。在总奖牌数上,美国运动员目前已获得 104 枚,而中国选手获得 77 枚。下周日将颁发 987 枚奖牌中的最后一枚,届时东道主法国将竭尽全力打出与开场一样精彩的收官战,美国夺得冠军的几率约为 80%。但正如尤吉·贝拉(Yogi Berra,知名前美国棒球运动员)告诉我们的那样:“不到最后一刻,结果无从知晓。”
在 2020 年的总统竞选期间,我和以埃兹拉·沃格尔为主席的一组哈佛学者被要求为 2020 年大选后上任的政府过渡团队准备一系列报告。具体来说,我们的任务是“记录过去二十年中美之间一系列竞争中实际发生的事情”。目标是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库,作为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挑战进行根本战略重新评估的基础。(这些大竞争报告后来以贝尔弗讨论文件的形式出版)。这些报告深入探讨了美国和中国在五个核心领域的竞争:经济、技术、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在每一份报告中,我们都确定了评估每场竞争的标准、指标以及每个主题的最佳可用数据来源。
每份报告都总结了 21 世纪前二十年发生的事情的证据,并对每个国家在 2020 年的立场做出了坦率的判断。
五份报告的基本结论都是一样的:一个在本世纪初还无法从我们的后视镜中看到的国家,如今正与我们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领先于我们。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情报局坚持勉强将中国称为“越来越接近对手的竞争对手”是一个怀旧的错误。问问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就知道了。中国必须被承认为一个全方位的对手。
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衡量国家经济的最佳标准,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2023 年底,中国的 GDP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31.2 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4.6 万亿美元。
许多美国人发现这与他们内心深处的认知相去甚远,根本无法相信。他们指出,按照以市场汇率衡量经济体的传统标准,美国仍然位居第一。他们提醒我们,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因此人均 GDP 仍然远远落后。在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取代了竞争对手,失去了其惯常的地位,即第一大贸易国、世界制造工厂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技术竞争领域,美国仍然居于先进技术的前沿,随着美国人工智能公司不断向前发展,这在未来十年可能最为重要。目前,美国对先进半导体和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但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的下一代绿色技术方面,中国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至少在未来十年,西方的绿色发展亮起了红灯。
而在军事竞争中,美国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结束。艾利森说,美国作为全球军事超级大国的地位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在几乎每个大陆都有条约盟友和基地网络。然而,中国现在是一个棘手的军事对手。中国的反进入/区域拒止系统改变了其周边地域的游戏规则,包括台湾地区、南海和东海。在美国国防部对台海冲突的模拟中,中方以18比0取得胜利。用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的话来说,当“所有底牌都亮出”时,美国在国防开支上不再胜过中国。
1996年,中国国防预算仅为美国的三十分之一。到2020年,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的支出超过美国支出的一半,有望与美国持平。此外,中国可以用更少的钱做到更多的事。中国每名现役士兵的开销成本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虽然中国的核武库规模比美国小得多,但其核力量足以做到“相互确保毁灭”(MAD)。
那又怎么样?以下五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首先,正如传统的奥林匹克宣言所说的那样:“更快、更高、更强”。竞争促使对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在投掷铁饼或铅球时表现出比独处时更强的力量。正如亚当·斯密告诉我们的那样,对于专注竞争优势和贸易的国家来说,他们的竞争会创造出更大的蛋糕,让每个国家都可以分得更大的一块,也就是“双赢”。
其次,正如奥运会为人熟知的那样,每个项目只有一个人能拿到金牌。大多数人永远不会进入胜利者的圈子。所以,从一方面看,任何有资格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奥运会选手,都可以说是赢家,但另一方面,这些赢家里的大多数人,将成为奖牌竞赛中的失败者。在博弈论中,双赢的经典案例是猎鹿:两个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捕获到鹿。
但此后,他们必须决定如何划分所得,在一场零和输赢的游戏中,一方的份额越大,另一方的份额就越少。同样,在生产电动汽车或半导体等贸易产品时,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建立主导地位,它就拥有可以影响其他国家的权力。
第三,中国经常否认美国所谓中美是竞争对手的看法,但在体育领域,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热情而坚定的竞争对手。中方曾指出,中美“应该开展双赢合作,而不是敌对竞争”,还表示美国所谓的“竞争”不过是全方位围堵打压,中美竞争应像马场竞赛,而非摔跤比赛。在拳击赛场上,中国队迄今已获得一金一银,而美国队仅获得一枚铜牌。在摔跤比赛中,美国队获得两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一银三铜。
第四,虽然奥运会本质上事关民族自豪感,但在核心地缘政治竞争中,GDP、技术领导力、军事力量和外交实力会影响国家安全甚至生存。美国人都认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国际安全秩序,并在此后几十年里一直是这一秩序的守护者,那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时代。这种前所未有的“长期和平”提供了稳定,让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球80多亿人,在收入、健康和福祉方面,都比史上任何其他时代有了更大的增长。
然而,中国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战美国在全球等级制度顶端的既有地位,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的竞争。大多数修昔底德式的对抗以战争告终。第五,正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口号说的那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类似地,虽然美国和中国注定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但双方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竞争是由双方面临的生存挑战决定的,没有对方的合作,任何一方都无法获胜。
如今,两国都拥有核武库,如果爆发全面战争,可能会将对方从地图上抹去。这两个经济体是如此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若两国没有采取协调一致的刺激措施,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萧条。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和中国并没有面临另一场大萧条,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都不想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此外,限制流行病和全球恐怖主义等跨国威胁对核武器扩散造成的危险,也需要双方的协调与合作。
中美能否既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也是认真的合作伙伴?在一个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二者择一的世界里,似乎一个人必须战胜另一个人。然而,商界领导者经常会选择“合作性竞争”(co-optition)。例如,苹果和三星在销售高端智能手机方面是残酷的竞争对手。但谁是苹果手机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呢?恰恰是三星。当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被问到这件事时,他说,“生活是很复杂的”。美国和中国政治家能否找到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呢?拜登政府认为,其“竞争共存”战略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会曾提到了竞争、沟通与合作的概念,在竭尽全力击败对方的同时,双方还保持开放的渠道,在最微妙和危险的问题上进行定期、坦诚、私下的沟通。不仅包括两国元首及其信任的国家安全顾问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内阁官员和军事领导人之间的类似会议。两国还在涉台、气候、芬太尼、贸易等问题上以符合各自国家利益的方式进行合作。
美国知名作家菲茨杰拉德曾写道:“衡量一流智力的标准是,能够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并且仍然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 我们必须希望像政府这样复杂的机构能够经受住这一考验——并且在未来几十年里都能做到这一点。
本文原载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原题为《中国与美国:地缘政治奥运会》,由“观察者网”编译。本刊发布时添补全文,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