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一个企业可能我没这个本事,但是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当然,这几天在网络上又出现了对这句话的一个补充,虽然在网络上曝光了一个执法人员的录音,但是我相信他绝对不是在中国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只是他说的这句话被人录音了,被人传到了网络。
但是后续的任何一种解释显得都苍白无力,因为这一句话已经在互联网得到了很大的传播,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思考,这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而是对中国的“营商环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显然中国营商环境的完善需要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而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牵扯一些执法人员的初心以及个人素质,如果你真正去帮助一个企业发展,即使这个企业没真正的发展起来,但不是你的错,因为你已经尽职尽责。
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去扶持一个企业,反而对一个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压,不管这个企业活着或者是已经倒闭,这都意味着做了一件违背社会原则的事,违背了国家意志的事,显然在这个层面来看,那就不简简单单是个人行为了。
如果你这两年特别注重各地的新闻信息,就可以看到很多省市的市场管理监督部门领导被查被抓了,那就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希望从市场管理部门去着手消除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重塑行业新风,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国家领导对于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只是在执行层面很多人执行的不到位,而且有的时候也变味了,所以针对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公平、公正、客观、理性去看待这些问题。
有些现象是个人问题或者是一些地方不正之风促使了这种现象,但每一个系统里都有一些工作风气特别好的人,也能够守住初心,更能做到实事求是,但是这种执法人员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不一定能够走到工作岗位。领导发话了,领导暗示了,那他们能不做吗?
当然,对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事,我们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根据客观规律去判断一个事的对与错,当然,只要传出了这些言论,显然就有特定的环境,这个特定的环境恰恰更值得关注。如果你单纯从他说的这句话来讲,可能他说的也是他的心里话,但这句心里话违背社会主旋律和目前国家当下的政策原则,有极大的冲突,因为国家是希望国家市场管理部门真正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你不仅没有真正帮助企业成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手中权利去扼杀一些企业。
当然,他说这句话并不意味着举措不对,因为有些企业确实犯了原则性错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执法部门有罚款权利,但具体罚多少,依据标准是什么?这些才值得我们去探讨。
对于一些执法部门来讲,罚得太轻不足以震慑企业,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开出了大额罚款,而对这种大eu罚款,企业承受不了,意味着将血本无归,只能关门大吉。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采取“鱼死网破”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举报,如此一来就会给当地带来极大压力,出现了这种负面压力之后,感觉到最敏感的倒不是这家管理部门领导,而是当地政府的相关领导,因为很容易延伸到地方的其他负面信息,引起连锁反应。
对此,很多相关领导都有深刻教训,所以一旦出现,不管什么情况下的问题,基本是先降低热度,先压住再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彻底维护企业利益,而是建立调查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谁对了、谁错了、谁在某一个方面对了、谁在某一个方面错了,会做出调查研究以及考量与衡量,在这种情况之下,那就不是互联网舆论导向所能决定的问题了,而是国家法律法规能决定的具体事情况了,但这件事情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事情,是因为他这句话太雷人。
社交媒体上的很多言论,在很多层面上都带有个人主观意志,而这种主观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很多人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和认知。但如果站在一个全面角度来看待一件事,其实每一件事的背后都不复杂,而这种背后复杂原因也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而是多年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了一定的监督,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就出现了一些“弹性度”,而掌握这些弹性度的执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掌握这个度变得很重要。
有时会直接影响被执行程的一些个人权益,有些人很老实,不愿意惹事,于是怎么处罚就怎么接受,但有些人天生不喜欢无形中被拿捏,于是选择对抗,而且选择在互联网引发舆论对抗。当然,犯错,犯了罪该承担什么那就承担什么,但在一些“弹性问题”上没达到个人诉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矛盾。过去产生矛盾,都是到当地政府实名举报,写信或者是到信访科去反映问题,但现在很多人为了省事省力,于是就采取了网络“实名举报”。
虽然网络实名举报容易形成网络热点事件,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形成网络热点事件之后,发布信息的人就一定会得到权益保障,可能同时会变成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行为方式变了。可能大家对目前这些热点事件的后续多一些了解,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的结果了。
如今经济大环境不好,应该从上到下全力以赴去激活中国经济,然而,激活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问题是营商环境的改造,如果不能快速改善营商环境,那么经济复苏就会面临周期拉长。但改善营商环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是国家政策红利颁布,而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到做企业的难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难处。
我们换句话说,就是今天国家去大力扶持这些中小企业,他们都不一定能在当下生存下来,如果过度严格要求,可能更难生存下来。如果这些在市场中经受了无数苦难的中小企业都无法生存下来,那么新的创业者想存活下来就会变得更难。虽然这个说法不具有绝对性,但符合大众规则。所以我个人始终认为,很多矛盾背后一定有着深刻背后根源,而这种背后根源也不简简单单靠处罚。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企业和市场管理部门所出现的矛盾点基本在这个层面,你对他处罚,他对你举报,如此一来就进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而这种恶性循环对改善中国营商环境并没有起到本质作用,而且延缓了营商环境正向发展。
因为站在市场经济的调和作用来讲,最合理的状况就是企业经营者用心去经营企业,而市场监督管理能真正体谅到企业经营者难处,而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时去理解并善待经营者,特别是太多太多的中小企业者,如此一来才能彼此理解、彼此包容、也能促进营商环境又好又快的发展,否则很难很难。虽然这位执法者说了一句在互联网引发震动的话,但这句话“背后”更值得思考。
当然,对我这样一个喜欢深思考的人来讲,想着想着就想多了,写着写着也就写多了,但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