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江博,大变局时代,关注我,看懂趋势,看到财富。
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现在有一个新的判断很有意思,它意味着中国可能不会面临未来“失去的30年”。最近,投资人李蓓在北大的一场内部演讲火了。
她抛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就是现在的中国并不像1990年崩盘后的日本,反而更像是1970-1980年前后的日本。我们国内对日本的宏观叙事往往从1989年泡沫破裂开始起算,这就导致我们喜欢拿当下的中国同1990年代崩盘后的日本所比较,得出中国即将“失去多少年”的结论。
我的看法,李蓓的说法可能更值得思考。
不管是从GDP增速、城镇化率、产业结构,还是人均收入、楼市股市来看,当下的中国其实表现都更接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从宏观层面来看:
1、日本的GDP增速从1970前后将近20%的高增长,降低到1980-1983年的4%-8%左右,和我们当下的GDP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速十分相似。
2、日本的城镇化率从1955年的56%增长到1978年的77%,而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03年的40.5%增长到2024年的66%。
3、根据统计,在1975年以前,日本的出口中,纺织、加工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产品大约占到了总出口量的62.8%,而我国在本世纪初的十年也主要是以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为主。
而在国际上,日本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使得日本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其中日美摩擦最为突出。
美国从1960年代开始针对日本,先是在纺织品、钢铁等个别商品到1970年代的彩电、机床等更多产品,美国也使用提高关税、限制数量和行政壁垒对日本进行经贸打击,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和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也十分类同。
而从微观层面上,则更加相似:
1、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从1970年的+10.4%,跌到了1978年的-5.5%;
2、就业率和破产企业数量都在1970年代初的几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崖;
3、包括日本全国的土地、房产价格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回调,中小城市房价加速“鹤岗化”,而日本六大都市的房价调整后又开始新一轮上涨(与上海比较相似)。
包括股市表现、银行贷款、信用利差,1970-1980的日本都和现在的中国非常相似。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点,那么就是当年的日本受到中东战争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影响,其国内在1970-1980间都处于通胀阶段,而中国的当下,则处于一种更加TongSuo的状态。
上面所有种种的“神相似”和“雷同”只是外在表现。
真正的原因仍是在经济内部,当年的1970-1980年代的日本正值三大时期叠加:制造业瓶颈、老龄化开启、城镇化尾声。
和当下中国的十分相似,这大概是所有要依靠工业制造业来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后发国家的普遍规律。
那日本应对这样的经济困境,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两个最关键的措施:产业升级和金融自由化。
1970年代,在日本通产省(现改名为经济产业省)的主导下,日本调整了过去“贸易立国”的发展逻辑,转而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新主张。日本技术立国的产业转型之路核心是三大导向:
1、从数量导向型向质量导向型转变。
2、从重化工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着科技/制造/装备为核心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3、大力发展和推动第三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补充。同时日本放开日元,让日元更多地参与国际化竞争,提高日元和日本金融在国际中的份额和影响力。
这两个举措是不是和当下我国的两大战略:
“新质生产力”和“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如出一辙?
这自然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其内在自身的驱动力量和拖累因素,经济发展曲线相似的国家总是会选择类似的解决办法。
日本的这两条路确实走对了,在两大措施的加持下,1980年后,日本经济重现高速增长,高端出口开始制霸世界金字塔顶端,居民收入开始倍数增长,沉寂十年的楼市股市也开始爆发,一个繁荣的日本似乎又回来了。
那有人会问,日本1990年后不是再次崩盘了吗?怎么能说他当年的这两条路走对了呢?
我的答案是:日本的转型思路并没有问题,而且可以说十分高超,问题在于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太快,日本政府没有控制好金融开放的“度”,导致金融侵蚀实体和国际热钱投机。
因为财富的创造有两个条件:
一是通过实体和劳动创造,
二是需要时间累积。
如果少数资本和境外资本通过炒高金融资产拿走了本国居民未来几十年才能积累下来的财富,那财富当然就被“透支”了,整个国家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 “失去的三十年”。
因此,日本的楼市股市越是迭创新高,日本的资产泡沫则越是大如危卵,日本的整个经济也就越是无法挽回。
这或许才是日本经济带给我们真正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