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事的“大牌”舞台上,美国航母无疑是最显眼的选手。11艘超级航母,每艘10万吨的“身架”,携带多达75架舰载机,这种规格就像是一个拥有超强表现欲的好莱坞巨星。然而,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中国的航母似乎显得相形见绌——辽宁舰和山东舰每艘约6万吨,搭载30-40架战机的排场并不如美国那般耀眼。不过,中国以另一种方式悄然擢升,正如《国家利益》杂志所言,中国正在打造一套精妙的区域防御网络,走出了一条“迂回制胜”的新路。
当我们深入探索中国的区域防御策略时,不难发现其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可循。上世纪90年代,台海危机让中国意识到自身海防能力的薄弱,被迫直面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的压境,这种震撼促使中国对提高防御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精心织就了自己的区域拒止系统,就像是为自己的家园穿上了一层牢不可破的“防弹衣”。这套“大网”由四道防线构成,各司其职。首先,远程预警雷达和卫星充当“千里眼”;随后,反舰导弹系统如同“利剑出鞘”,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被誉为“航母杀手”)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展现出令人畏惧的威慑力;
接下来,潜艇部队潜伏深海,成为“隐形杀手”;最后,近海防御力量用雷达和声呐监测网络构建起“一支看不见的防线”,默默地坚守着每一寸海域。这套系统不仅是一种保障,更是一种战略选择。这种战略差异背后藏着地缘政治的深刻考量:中国拒绝“步美军后尘”的远洋征伐,而是将重点放在周边海域防御上,实施更加经济实惠的“区域拒止”战略。中国选择不与美国在航母数量方面大动干戈,而是着力于织密这张让敌人“望而却步”的防御网络,以较小的代价达到高效防御。合理布局的区域拒止战略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成本控制。相比美国福特级航母大约130亿美元的造价,中国打造完整的反舰导弹网络仅需其三分之一的开销,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无疑令决策者感到欣慰。
当然,早期的区域拒止战略曾因被海岸线束缚而面临窘境,宛如一座固若金汤却难以出城作战的古城堡。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新型反舰导弹的射程可达3000-4000公里,空射导弹则借助轰炸机将射程延伸至5000公里以上,使得打击范围大幅扩展。此举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基地纳入威胁范围,就像1940年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整个不列颠空战态势发生改变一样,今天东风-26也在悄然改变区域内的战略格局。
与此同时,美国仍在推进“远洋决战”战略,与二战时期的“跳岛战术”异曲同工,通过控制关键岛屿以期切断敌方的海上补给线。今日美国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强化部署,仿佛重演了一场现代版的特拉法加海战。
然而,中国对于此类挑战也并非毫无应对之策。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陆上贸易通道建设,以此分散海运压力,比如投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开发中巴经济走廊等。然而,面对巨大的海上贸易依赖,完全放弃海上路线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加快本国造船业发展无疑是中国在防御中“稳中求进”的关键一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中国而言,加强航母和防御体系建设就是增强自身硬实力最直接的方式。预计到2030年,中国有望拥有6艘航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硬实力。而这种发展速度,也让人不由联想到当年美国“自由轮”计划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