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欧盟正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额外加征17%~35.3%的反补贴关税。就在关税大战愈演愈烈之际却峰回路转,双边有望达成和解协议:
欧盟取消反补贴关税,而中国新能源车的售价,必须不低于某个承诺价格。其实还是变相征税,换汤不换药。
之所以加税,本质上还是中国出口的新能源车价廉物美,而欧盟国家,尤其是德国汽车电动化转型太慢,没赶上趟,做出来的新能源车价格太贵。如果任凭中国出口,德国汽车工业有垮掉的风险。
在过去,德国汽车一直是高品质、高性能、引领技术潮流的代名词。但就在这几天,大众宣布将在德国关裁员3.5万、高管降薪10%,10万员工未来4年不涨薪。“BBA”御三家业绩也均有下滑,利润暴跌。
德国汽车如今怎么这么拉胯了?
一、恰如彼时彼刻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上世纪前半叶,德国品牌相机引领了整个影像行业。奈何好景不长,日本相机工业敏锐地意识到,单反相机才是未来。
彼时,德国同行却抱着旁轴相机不撒手,转型大潮中没赶上趟。一步错步步错,如今只有徕卡这棵独苗,扛着德国相机工业的高端招牌。
而在汽车行业,一个同样强劲的竞争对手借着新能源浪潮崛起,德国汽车工业依旧抱着内燃机不撒手,电气化转型大潮上也没赶上趟,方有今日之败。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高端、豪华车领域,德国车企依旧保有不少的优势,靠着这些优势畅销全球。也许未来,德国汽车也会跟德国相机一样,只做高端变成奢侈品,放弃中低端市场。
德国汽车工业近几年拉胯,本质上还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太慢造成的。电动车绝不是燃油车“油改电”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电动汽车供应链上游为锂、钴、镍等原材料,与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供应链中游则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电控、电机与电池;下游主要是整车制造、充电桩等部分。
这就意味着,德国汽车工业电气化转型需要重新建构一整条供应链,这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干成的事情。
一打开许多德国汽车品牌的官网、对比下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和混动)跟传统燃油车的车型数量差距。要说有好好推电动化,我反正是不信的。
以中低端车型为基本盘的大众集团,在这波浪潮中首当其冲。由于大众家底雄厚,船大不好调头,在转型过程中决策不够果决。
其实早在2020年,大众集团内部成立子公司Cariad,旨在为大众集团各品牌车型开发智能化软件平台。奈何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光今年前9个月,Cariad就亏损超过20亿欧元,大众自家的车机依旧难用、不稳定、BUG频发。
窘境中的大众,一边是入股国内新势力小鹏汽车5%,两家合作搞智能化;另一头豪掷50亿美元,投资美国新势力Rivian,成立合资公司,以利用后者在电气化架构与软件上面的研发力量。
二、裁员、跑路
今年1至9月,大众集团净利润为129亿欧元,去年同期则是162亿欧元;集团现金流约33亿欧元,而去年1至9月则是49亿,业绩相当不理想。
奥迪这边,今年1至9月纯电动车交付量下降5.9%,销售收入同比降低8.2%至463亿欧元;“BBA”另外两家里奔驰稍好,宝马前九个月税前利润跌幅达33.9%,仅88.6亿欧元。保时捷也不容乐观,今年前3季度全球市场汽车交付量下降6.9%,利润同期跌幅达26.7%。
德国汽车产业为了降本增效,下一步自然便是裁员,把产能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不光是德国车企,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疯狂裁员:博世计划裁员5千人,其中约3800个岗位位于德国。做变速箱的采埃孚(ZF)、轮胎厂大陆(德国马牌),还有做空调和天窗的伟巴斯特等等,也都开始裁员。
关键问题还是德产电动车价格实在太贵没人买。以纯电动两厢小车大众ID.3为例,这款车在德国最低配起售价3.3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41万元)。
对比之下,上海大众国产ID.3起售价则只有12.98万(约合1.7万欧元),更不必说线下还有价格优惠了。
俗话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相同车型中德售价如此悬殊,“串货”的情况很快就出现了。
去年8月,一家位于柏林的格里高利汽车贸易公司,从中国进口了22辆上汽大众版ID.6X纯电动SUV汽车到德国。结果这批车刚一到德国就被扣下了,德国大众法务部迅速出动,向法院起诉要求就地销毁,必欲除之而后快。
毕竟,这条路能走通的话,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法。中国产大众纯电动车,相比德产直接打骨折的售价,即使交了各种进口税费后,依旧比后者有很大的价格优势。都这么干,傻子才会花贵得多的钱去买德产的纯电大众。
一边是在德国裁员,另一边是德国车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频频加码投资。今年4月,德国大众宣布向位于合肥的工厂投资25亿欧元,主要用于电动车的开发,以及与小鹏进行合作。
宝马集团也在4月份向位于沈阳的工厂投资25亿欧元,目标是2026年投产电动车。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高达74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三、用我的魔法对付我?
这一轮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税,欧盟背后的小九九,其实是用高关税逼迫中国车企到欧盟国家投资建厂,这样就可以在当地创造工作岗位,借此实现“市场换技术”。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耳熟就对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也是寄希望于“市场换技术”这条路,让我们自己“腾笼换鸟”、在高附加值制造业立足。
这一招,之前美国也用过: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时,日系车凭借省油可靠、性价比高在美国大卖。底特律“御三家”这下绷不住了,政府这边迅速要求日本“自愿”降低汽车出口量。
80年代初,本田、日产、丰田、马自达等日系品牌先后在美投资建厂,在美国本土生产适合当地消费者的车型,这事儿暂时就先过去了。
就在中欧就关税问题谈判之际,曾爆出消息说,中方建议中国车企暂缓在欧盟国家投资建厂,尤其是支持加关税的法、意等国。
如果这条消息为真,我觉得此举目的就是在谈判中增加筹码。如果你执意要加关税,就不给你投资建厂,这块蛋糕你就吃不到。
欧盟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加税,德国恰恰是那个反对的,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其实也很好理解,德国害怕中国对等报复,对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加关税。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崛起,不断占领南北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所以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中高端、豪华车,就不容有失了。以保时捷为例:今年中国市场1~9月销量下跌29%,经销商被迫开始降价过日子。
扩大到宏观层面,汽车产业对于德国堪比擎天之柱,一旦垮了,德国经济的天就真塌了。
据统计,德国每7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与汽车产业有关,汽车供应链上下游大大小小企业每年可以贡献约10%的GDP。
德国的汽车工业如果完全垮了,那就是数以万计的职工失业,连带着难以逆转的经济衰退。
目前看来,德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路子,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德国本土亏了,我从中国赚回来。
从长远来看,德国汽车工业依旧是我们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或许这几年比较拉胯,但远远没到垮掉的地步。对于我们的警示,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只靠一个支柱产业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