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韩国媒体:中国在被美国制裁的绝境下,个别芯片技术已经反超韩国
2025-04-05 18:47:46

今天咱们聊个热乎的话题 - 中国芯片的“逆袭”故事。你们看到新闻了吗?韩国媒体最近发布了一份长达24页的报告,承认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中国在芯片某些领域已经超越韩国啦!

这事儿可不简单,要知道美国这些年可没少给中国芯片产业设置“路障”,各种制裁、封锁轮番上阵。可谁能想到,压力没把中国芯压垮,反而催生出一批“技术黑马”?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越是艰难越向前!咱们一起看看这背后有啥门道。

芯片是啥玩意儿? 别看它小,可是现代生活的“心脏”哦!手机、电视、冰箱,甚至你们用的游戏机,没有芯片都玩不转。简单理解,芯片就是把大量微型晶体管、电阻压缩到一块硅片上,体积越小技术含量越高。过去说到芯片,亚洲地区就是韩国和台湾“唱主角”,中国基本是“跑龙套”。


怎么突然就反超了?

 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的报告可不是吹的。调查显示,中国在高性能传感技术、功率半导体芯片和高性能低能耗芯片这些领域已经甩开韩国一个身位了!最让韩国人惊讶的是: 中国竟然在没有荷兰ASML公司先进EUV光刻机的情况下,用老旧的DUV设备硬是造出了7纳米芯片 。这就跟用旧车床造出精密手表一样不可思议!


咱们聊聊长江存储的成就吧。

这家公司已经量产232层闪存芯片,内存密度达到15.8Gb/mm²,这个数字已经领先全球。韩国人看了直咂舌,三星实验室里的236层原型片都没这么高的密度。有韩国专家忍不住感叹:“他们用自行车改装出了跑车。”

说到市场份额,韩国占全球存储器市场的63%,中国仅有5%。但别被这个数字迷惑, 中国已经在悄悄搭建一条完整的“去美化”产业链 :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盛美半导体的清洗设备,再加上长电科技的封装技术,环环相扣。韩国《首尔经济》的评价很生动:“中国人用白菜价卖芯片,我们连泡菜坛子都要保不住了。”


美国制裁反而成了“催化剂”?

这话不假。美国这几年使劲卡中国“脖子”,结果中国科技企业开始拼命“长脑袋”。在芯片领域投入了海量资金、人才和时间,用十年“笨功夫”硬是砸出一条自主创新路。美国想“断供”,中国就拼命研发替代品;美国限制设备出口,中国就改进工艺流程绕过技术障碍。这就像你们考试,老师不许带计算器,你们就练就了快速心算的本领,最后反而比依赖计算器的同学掌握了更扎实的计算能力。


人才优势太明显了 。

韩国报告里的数据很吓人:中国每年新增7万名芯片相关专业毕业生,是韩国的5倍!有韩国教授说得好:“三星工程师加班到凌晨,中国工程师直接睡在实验室,这种玩命劲头我们拿什么比?”记得我前几天看到一个采访,中国某芯片企业的年轻工程师说:“别人家过年吃团圆饭,我在实验室里陪着我的'宝贝'(芯片)过年。”这种精神,真的很了不起!


国家政策支持 也功不可没。

中国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从融资、税收到土地使用,给了芯片企业不少“甜头”。更关键的是, 中国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互相配合,共同突围。韩国企业虽然技术强,但过度依赖美日设备,一旦被“卡脖子”,就容易陷入被动。


现在韩国人最担心什么?

他们害怕三星和SK海力士的高端市场被欧美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又被中国企业蚕食,最后变成“两头挨打”的局面。这就像两个同学,一个只会做难题,一个只会做简单题,结果考试大部分是中等难度的题目,两人都吃亏。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