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美国大V评论:中国是一个落后农村,却正向全球输出高科技产品,电动汽车、5G、智能手机、芯片和无人机
2025-06-06 13:24:13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这两年有点看不懂中美之间的角色互换了? 

 一个是全世界印象里的高科技霸主,结果现在满地是破地铁、瘾君子、老鼠和尿味。另一个是说了几十年的世界工厂,却在输出电动汽车、5G设备、无人机,还顺手把锂电池和光伏产业链垄断了。 


 这不光是印象反转,有时候真的像是剧本写崩了。 

 我前几天刷到一个美国大V发的帖子,原话差不多是:中国是个落后农村,却在向全世界出口电动车、芯片和无人机,而美国还在像1850年一样向全世界兜售玉米和大豆。看完我愣了几秒,不是因为惊讶,而是因为他说得还真挺有画面感。 

   

 我也去查了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3年,美国出口最多的商品前三名分别是:大豆、玉米、小麦,总额加起来快接近80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金额达到3430亿元人民币,约合480亿美元,同比涨幅接近80%(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这还是一个单项产品的出口数据。 


 而且这不仅是量的问题,还有质的变化。 

 你以为中国出口的只是便宜货?不是的。根据中汽协的说法,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市场里,欧洲占了6个。中国品牌在德国、西班牙、法国都有正增长。 

 你以为法国人会开着低端货去兜风吗?不会的。他们要的是技术、体验、续航。 

 再说说美国。你听说过底特律复兴的故事吗?我查了一圈,看到的更多是福特、通用在裁员、工会罢工。去年底的底特律三巨头罢工潮,最终靠加薪妥协才告一段落。 

 但问题没解决,传统汽车转型电动化依然混乱。他们甚至在考虑把更多的产线转到墨西哥。为啥?因为美国工人成本太高且效率低。

 

 彭博社评论得很直白:

美国汽车制造商正陷入高成本低效率陷阱,想推新能源却拖着一身旧包袱。 

 而中国的智能工厂,尤其像比亚迪、蔚来的生产线,已经不是车间的概念了。你搜下央视财经对比亚迪工厂的实地拍摄,整条电池生产线只见机器人挥舞,不见人影。别说罢工,连摸鱼都没法摸。 

 我朋友在上海搞自动化,他说最恐怖的不是一条流水线少了工人,是他们连岗位都不设了,设计之初就是为无人化服务的。怎么比?这是两个赛道。 

 但表面这边在出货,那边在喊重建制造业,看起来像是两个时代同时存在。 

 美国其实也不是没动作。2022年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520亿美元补贴半导体产业。但效果呢?截至2024年Q1,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真正落地建厂的不到计划投资的一半。 

 而英特尔、台积电都在延期、追加成本,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工厂甚至因为美国技术工人没法跟上流程而被迫让台湾工程师飞过去驻扎。 

 这哪是科技复兴?这更像是高薪请人装不懂图纸。 

   

 再说一个更直观的场景。你去纽约地铁看看,再去杭州地铁看看。别说技术,光是气味都能分出优劣。 

 纽约地铁站现在甚至开始发放无家可归者庇护传单,因为乘客投诉地铁站成了睡觉和撒尿的地方。美联社也报道,2023年纽约市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创下新高,官方数字突破10万人。 

 

 你要问为啥美国没把技术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我觉得这是个体制惯性的事。他们的制度设计里,资本效率优先于工业韧性。一个新能源项目,一年还没批下来,资本已经撤了。 


 而中国的模式,说直白点,就是一旦国家定调,产业上下连夜开工,资源整合、政策推动、融资统筹一整套流程走得飞快。 

 我也不是说中国就高枕无忧了。中国在芯片、关键软件、先进制程这块依然卡脖子。但如果你真的关注趋势,而不是盯着谁高大上,你会发现真正值得怕的,不是美国今天有没有最强的芯片,而是中国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把中低端技术做到极致的系统能力。 

  

 而这一点,才是制造业最怕的东西。苹果把iPhone搬回美国试产都失败过几次,就是因为美国工人夜里不加班、供应商反应慢、物流系统不适配。 


 你说科技领先,那为啥连一条现代化的电动车装配线都搞不顺? 

 我知道很多人一提美国就天然高看两眼,说人家毕竟是灯塔。但我想问你,灯塔要是十年不修,灯泡不换,也就剩个壳子在那闪了。你真敢开船靠它导航? 

 你说这是落后农村输出高科技,还是发达国家掉队太久忘了换挡? 


 参考来源和文献: 

1. 《学者之声 | 雷少华:科技、产业与中美竞争》 

2. 《新能源车行业地图,动力电池产业链跟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动力电池》 

3. 《工作报告首提锂电池、新型储能!锂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4. 《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5.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对全球科技合作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 

6. 《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7. 《北大报告:中美科技脱钩,中国制造业关键领域或陷入瓶颈》 

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4)》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