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计划2011年前将400家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出中心城区,武重是其中之一。“预计全部搬迁改造工作将于2009年底之前完工并投产,届时武重的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亿元,相当于现有销售收入的2倍。”武重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厂建成后,武重在重型和超重型机床的加工方面,将进入重型机床行业第一方阵。
发展驶入快车道
此次整体搬迁改造工程,是武重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武重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国新表示,只要找准路子,大胆改革,企业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武重的前身是我国“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武汉重型机床厂,是我国制造数控重型和超重型机床的大型骨干企业,曾被誉为机床制造业的“亚洲明珠”。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机械行业出现负增长,武重也陷于困境,成了武汉市有名的“困难大户”。
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武重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2004年武重开始将拥有市场优势产品的立车公司推向市场,吸引了华中数控、东湖高新等4家企业参股,成立武汉威泰立车公司,专门生产市场畅销的立车产品。随后,武重铸锻、武重机加、武重镗床、武重铣床等专业化公司也相继“裂变”问世。
裂变的结果,催生出惊人的经济效益。自2000年以来的7年,武重年均销售收入增长达31%;利税年均增长达755%,2006年首破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8亿元,成为武汉市纳税百强企业。
“我们的目标是要承担起‘制造重大装备装备中国’的重任,而且还要进军国际机床市场,与世界先进制造业行家们同台竞技。”对于整体搬迁,陈国新充满自信。
突破产能瓶颈
尽管武重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设备普遍老化,厂房接近设计寿命,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小,发展后劲不足。武重负责规划发展的副总经理黄照告诉记者,启动整体搬迁改造,将从根本上解决因扰企业发展的产能不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武重大部分设备均是建厂初期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服役”的,此次搬迁改造,将采用“进口一批、自制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方法,采购和制造世界一流的高效低耗的数控设备装备、建设新厂,其中90%的设备重新购置,仅设备投资预算将达数亿元。
此次武重整体搬迁改造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搬迁后的土地出让收益为武重提供了充实的资金支持。据了解,今年初,武重搬迁工程尚未全面展开,市土地储备中心就将老厂区按评估价收购,使武重利用土地置换的收益,通过改进技术装备,重点开发高性能的重型数控机床,使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陈国新表示,要借此机遇,将武重集团公司建设成为一流的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研发制造基地和华中地区加工协作基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新木认为,多数老工业基地包袱沉重,通过土地置换,轻装上阵,将带来新的生机。按照武重整体搬迁改造计划,搬迁后武重集团年均增长将达到30%以上。
据了解,武重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新厂址占地约800亩,用地规模虽然略小于老厂,但是布局更为优化、合理,过去从生铁到机床,厂内进行“一条龙”式生产加工制造。新厂建成以后,有色、铸钢、煤气站等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将通过社会协作来实现,节省了生产空间,并清洁了工厂,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武重整体搬迁改造大约需要2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将按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标准建设。新厂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品生产结构向精密数控、加工中心、柔性单元等高档机电一体化转化,使制造水平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亿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