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小型轮式拖拉机需求量大促进发展须疏堵结合
2007-12-20 13:34:43
小型轮式拖拉机是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拖拉机产品,每年产销量多达80万台左右。尤其是皮带传动的小四轮拖拉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成批生产以来,历经30多年而不衰。据2006年年底的统计,全国小轮拖保有量已达824.28万台,有统计记载的生产企业有140多家。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大量远销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小轮拖有着切实的市场需求小轮拖产品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是因为产品特点符合国情、民情,适应农村的现状,符合农民的需求。而且它既能承受低速载货汽车(原农用运输车)对其道路运输功能的“剥夺”,又能抵御大中马力拖拉机对其农田作业功能的冲击。其两大“法宝”是:一、技术成熟、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低。二、驾驭容易,通过性能好,弥补了农村运力的需求。


小轮拖的机型定型于上世纪70年代,传动形式、变速箱、前后桥、提升器等主要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至今已有30多年的生产历史。有很多生产配件和整机的企业,设计图纸、工装等多年不变,成本很低。进入这个领域所需技术要求不高,资金量不大,零部件社会化程度非常高,整机厂可以实现100%外协供给,整机的制造成本低。一台皮带传动的小轮拖有上千个零部件,需要钢铁1000公斤左右,售价只有5000~8000元。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农民都认同这个价格,愿意买,也买得起。由于其机型和零部件几十年来无多大变化,被农村中绝大多数机手、农机装备供销和农机维修系统所熟悉,且零部件供应网点众多,维修方便,维修和养护价格低,使用成本低。2006年的普查结果显示,每台小轮拖一年使用平均费用只有1187.36元,确实是一般的农户都能承受的。


此外,由于小轮拖的速度范围在2千米~30千米/小时之间,车体长度只有2.8米左右,宽1.3米左右,有6~8个前进挡,两个倒挡,绝大多数没有驾驶室,在驾驶位置可以直接观测到前后轮,视野宽,操作方便,它的行走系统能适应很差的道路条件,非常适宜在农户的房前屋后、田间等窄小、甚至泥泞的路面上行驶,能基本满足个体农民的农田作业和家庭的运力需求,深受道路等级低和没有交通工具地区农民的欢迎。因此,这类机型在很多地区,都从农田作业为主,转为家庭乘用和运输为主。


然而,就是这个极具特色的产品,其管理较之其他行业,却比较松散,没有全国性的技术标准协会。2006年,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受农业部委托,对小轮拖进行了质量安全普查,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但制造技术成熟、社会化程度高,使用维修方便,日常维护费用较低,在农村中的普及率高(有些地区基本达到每户一台),而且保持了每年较高的增长量。另一方面,产品中有的安全防护和标志缺失较多,驾驶员培训和车辆上户情况较差(培训率43%,上户占49%),农田作业的年平均天数较低(95天),国家监督抽查的合格率较低(除2004年外,进入21世纪以来,连续多年低于或等于40%)。
提高质量努力创新势在必行


在全新的农业和农机化发展形势下,带着很多问题的小轮拖直接面临着是被淘汰,还是继续发展的考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后,促进农机产品向着全面提高技术含量、质量水平,提高安全性、适应性和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在发展中还要求必须完成节能减排的战略任务。小轮拖在农村中有着巨大的保有量和年增长量,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这类机型的状况与农机化发展要求确实存在差距,解决好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从国家监督抽查中安全防护和标志合格率100%可以看出,这类产品出厂的安全防护和标识齐全。但从2006年普查得知,有40%被调查样机安全防护缺失,其中无飞轮防护罩18%,无排气管路防护18%,无后反光器24%。原因是制造成本过低,造成飞轮和排气管路防护罩的安装工艺性很差,拆卸一次后就很难安装。反光器材是纸质,使用一段时间就脱落了。提高安全防护装置的耐用性的技术是成熟的,关键是成本。目前在标准中需要规定耐久性要求,企业在实施中成本的提高可以从政策方面解决。


皮带式小轮拖的原设计是人工手摇启动,但当时的功率只有8.8千瓦(12马力),启动力矩不大,摇把反转打手问题能控制,只需在说明书中提醒用户抓紧摇把即可。但目前功率已经发展到18.4千瓦(25马力)以上,启动力矩加大,有时需两个机手一起摇动,摇把反转打手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在,已有企业加装电瓶和启动电机,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价格偏高。2006年普查中对驾驶员年龄进行了调查,年龄40岁以上的占40.7%,在启动问题上,很多人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这既是安全问题,也是人机工程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目前,欧洲要求拖拉机驾驶员耳旁噪声要低于86分贝,我国要求低于95分贝,差距很大。由于农民对噪声不关注,在选购时没有要求,形成了企业在抽查中得过且过,不能根本解决的局面。农民机手没有意识不等于噪声没有危害。国外研究证明,机手在90分贝的环境中能正常工<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