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天水装备制造业高歌猛进展宏图
2008-01-02 10:36:58
天水装备制造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目前,天水市已拥有装备制造企业61户,资产总额56亿元,从业人员26401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8%、62%和55.6%,鸦去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99亿元,比2000年增长2.14倍,销售收入37.02亿元,比2000年增长1.41倍。 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支撑天水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熏天水装备制造业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熏向市场发力。甘肃省把2007年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后,本报记者来到天水采访,看到的是这个老工业基地正在高歌猛进。

    10年前,当记者踏入天水这片古老的土地时,所看到的是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改革举步维艰,所听到的是不理解企业改革和不支持企业改革的声音。一位在基层国税部门工作的同志向记者说,天水的工业支柱产业再这么效益下滑下去,他的国家税务局长就没法当了。说起天水的工业支柱产业,人们不约而同的会想到的是装备制造业,天水装备制造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阵痛期后,如一个大病初愈的西部汉子,开始轻装上阵了。

    众所周知 熏天水的装备制造业是甘肃装备制造业之“牛耳”,省上有关部门在政策支持上已对天水市做了不少工作,最近,省上相关部门在听取省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后,省科技厅实地视察了天水企业现状,决定凡天水市申报装备制造业方面的项目,将在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省级科技支撑计划、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等科技计划中得到重点支持;每年选择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将天水列入重点支持区域;天水申报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将得到重点支持。此外,天水还将成为培育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工作的重点地区。在2000年至2006年的6年间,国家和省科技厅给天水市企业立项的工业科技项目达185项,无偿资助资金4138万元,项目中的80%属于装备制造业,全市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6%。截至目前,全省10家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水市拥有4家,2006年,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天水市在各项指标中均占绝对优势。其中,18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天水占据7席,38项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天水包揽14项。

    天水市立足实际,紧抓历史机遇,把加快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关于实施“10强50户”工程的意见》和《天水市“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快装备制造企业改革步伐,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工业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与2000年相比,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41.3%增加到52.4%,销售收入所占的比重由43.2%增加到55.7%,装备制造业进入到逐年提速发展的“快车道”。

    应该看到,天水的装备制造业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企业历史负担、增加企业内在活力等一系列根本性措施,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收到了明显成效。到今年上半年,天水市已完成改制企业442户,改制面达96%,加上目前正在破产重组的企业,共剥离、核销企业各类债务33.22亿元,工业企业已开始扭亏为盈。企业改制给绝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销售收入由2003年的1.5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67亿元,三年增长3.71倍。与此同时,近几年天水市共实施技改项目455项,完成投资32.87亿元,其中用于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占到82%,相继引进和新上了一系列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5个。开发新产品707项,新产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40%以上,鸦培育了“长城”电器、“星火”机床、“燎原”凿岩机、“石林”接触器、“海林”轴承等一批名牌产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世安、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维谦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留言板
姓名:
电话:
邮箱:
Q  Q:
提交
免费通话


您好!欢迎光临!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们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