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中国机械制造业
2008-03-04 15:09:29
摘要 首次阐明了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要求——适用先进方针和可继续发展方针。提出了21世纪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几个主要问题,以求抓住重点、满足要求、加大国际合作、增强发展潜力。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 中国 先进制造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TH
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知识产业时代正在来临;二是世界经济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之一,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三是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日趋紧密。
我国国内形势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正由量的追求转向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国家大力促进经济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体制进一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正向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深度和提高合作质量的方向转变。
在这样的内外形势下,中国机械制造业既面临国内装备市场巨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的机遇,同时也受到国际竞争对手强大和自身适应能力不足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探讨一下世纪之交的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方针和战略、成就和使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 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1.1 机械制造业的地位不断提高,方针更趋明朗,保证了行业健康发展
1.1.1 机械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趋明朗
中国机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为23%左右;重要机械产品的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1996年发电设备产量占世界第四位,机床产量虽有下降,仍占世界第六位。
改革开放的19年中,机械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达14.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机械工业是工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机械产品年出口约300亿美元,为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仅次于纺织服装行业居第二位。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保证了国内建设所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由于机械制造业作为装备工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广泛关联度,国家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建筑工业、石化工业同列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1.1.2 机械制造业瞄准发展中的四个重点
国家产业政策在明确机械工业、汽车工业支柱地位的同时,还指出机械工业要以关键的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成套设备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汽车工业要尽快形成少厂点、大批量的生产体制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为此,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为近期的发展确定了具有基础性和带动性的四个重点:
(1)重要基础机械 主要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生产线,如生产汽车、摩托车的金属切削、锻压和焊接生产线设备及相应的工卡量模具。
(2)重要基础件 主要是液压、气动、密封元件及系统、轴承、电器元件、电力电子器件和重要的铸锻毛坯件。
(3)重大技术设备 主要是大型火力、水力、核发电设备,以及为钢铁冶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港口矿山等提供的重大装备。
(4)汽车 主要是经济型轿车、专用底盘、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大型模具等。
1.1.3 机械制造业确定基本发展战略
机械制造业确定了产业发展的5项战略:
(1)竞争促发展战略 对于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满足需求,取得效益;对于政府,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依靠经济、法律、信息等手段,引导发展方向,培育市场,创造有序竞争环境。
(2)依靠科技进步战略 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研成果产业化,积极采用适用先进技术;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全面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
(3)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战略 采用“特定范围,有限目标,择优扶植,集中突破”的方针,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振兴若干重要领域。
(4)经济规模战略 扶植大企业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道路;发展专业化的“小型巨人”。
(5)内外结合战略 促进国内外产品互通有无,以及技术、管理和资金上的合作,促进行业内外的结合。
1.1.4 机械制造业的科技发展方针
从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相应的科技发展方针,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1)强调适用先进的技术 在适用前提下力求先进,追求先进必先考虑适用:既要水平,更要实效,既讲先进,更看实用。
(2)突出质量和服务 在质量(Q)、服务(S)、供货时间(T)、价格/成本(C)四要素中,区分轻重缓急,权衡利弊,现阶段中国机械制造业要突出的无疑是产品质量(特别强调可靠性)和服务。
(3)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要成为产业科技发展的投入主体、实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