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优秀到卓越 中国制造业要过什么关?
2008-03-06 15:08:1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来自计划经济的内部,当改革到这一层次时,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会本能地反对,他们并不代表现代工业文明,也不代表国际惯例,只代表小团体的权力和利益。因此,改革28年后,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冲破既得利益集团设置的层层障碍。
在全球化时代,竞争的焦点从产品阶段前移至研究开发阶段。而我们的企业在关键领域不具备核心优势。表现在:中国的制药工业几乎完全依靠国外技术,90%以上的产品靠仿制;搞空调的不能生产压缩机,搞计算机的不能生产CPU。正是缺乏原创性成果,使得中国企业无法冲破跨国公司设置的科技壁垒。
改革28年来,有建树的中国企业家实在是凤毛麟角。原因就在于:如果整个社会是创富的文化,那么,企业家肯定会自动脱颖而出;如果整个社会是仇富的文化,那么,企业家都自动消亡——企业家的职责就是创富,没有创富文化,何来企业家?
改革28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变化实在太大。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83085亿,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经济体。2006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有望在2008年赶上台湾。中国制造业的变化令西方匪夷所思,长期以来西方跨国公司一直对中国制造存在三大误读。
跨国公司误读中国
误读之一,他们以前一直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小作坊生产,只有他们才能进行工业化大生产;现在才发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目前居全球第4位,而且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中国产业的集聚优势,已超越低成本的优势。
中国目前已形成数千个各类产业集群,主要有化纤纺织、丝绸纺织、汽车摩托等,浙江产业集群创造的产值,约占全省GDP的49%。而西方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生产线正在转移至中国。摩根斯坦利香港公司的一名经济学家说:“中国崛起为一个生产基地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好似当年美国工业化对世界造成的影响,而且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误读之二,西方认为中国是个儒家思想影响很重的国家,以家族式企业为多,排斥异己,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发展壮大;现在中国的许多民营企业不仅能够广纳贤人,而且迅速成长为跨国公司。万向集团在美国的销售中心就充分做到了经营管理本土化,该中心除了一名董事长是中国人以外,其余人员全是在美国相关企业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美国人,企业的运营方式完全采用美国同行业的通行做法,因此万向集团才能在经营管理上胜人一筹。
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集团CEO先后都由老外担任。在海尔集团的4个海外分厂中,除了菲律宾暂时还留有中方人员外,其余都是由当地人进行管理。即使在菲律宾,也仅有3名中方人员,负责全面管理、财务和技术三方面的工作。人才不论国界,不分亲疏,大大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这是西方所始料不及的。